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場為了面子的戰爭

一場為了面子的戰爭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美國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

偷襲珍珠港只是日本人上的第一道開胃菜,珍珠港事件第二天,也就是12月8日凌晨,日本人精心準備的大餐正式開始,由寺內壽一指揮的新銳南方軍同時向香港、新加坡、馬來亞、菲律賓、關島等地發動了突襲。

其他地方按下不表,今天單說香港戰役

01

抗戰爆發後,日軍除了以武力打擊中國的抵抗之外,也格外重視封鎖戰略,即切斷中國的對外交通線,阻止中國獲得外部援助,從而使中國在經濟、軍事上窒息而崩潰。

河北、山東、江蘇、上海等地淪陷後,中國東面的出海口完全被封鎖。

為了阻止中國以華南沿海港口從外部輸入戰略物資,1938年10月,日軍發動了廣州戰役,佔領了廣州灣及其附近地區,為了切斷香港往中國大陸輸送物資,日軍還分兵佔領了深圳河北岸。

深圳河是香港與中國大陸的界河,深圳河以北是深圳,以南是香港新界

卧榻之側,正常人都不會讓別人酣睡。

日本人在河對岸囂張逞凶,大英帝國會做出什麼反應呢?

他強由他強,清風拂山岡。他橫任他橫,明月照大江。

這就是英國人的態度,沉默。

不沉默也沒辦法,英國在歐洲被希特勒德國搞得焦頭爛額,美國大兄弟盛行孤立主義,講求獨善其身,孤立的英國不敢同時得罪德國和日本。

沉默也不代表不作為,英國意識到英日之間日後必有一戰後,便著手構建香港防禦體系。

香港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由北往南分別是新界、九龍半島、香港島

香港區域圖

因此,香港的防禦體系也有三部分組成。

第一條防線:東起沙頭角,經羅湖沿深圳河至后海灣,由於地勢上無險可守,英軍沒有在此布置重兵,只放了少量工兵。他們的任務是監視對岸日軍的動向,如果日軍發動進攻,就搶先炸毀深圳河上的橋樑,破壞道路,遲滯日軍的進攻速度。

第二條防線:醉酒灣防線,位於新界南部,自醉酒灣經過金山、城門水塘、畢架山、獅子山、大老山,直至西貢牛尾海,全長70餘里,是香港陸地防線的重心所在,防線附近的高地構築了密集的混凝土炮台、碉堡、地堡和防空工事,被稱為「東方馬奇諾防線」。英國人估計,這條防線至少能阻擋日軍半年以上。

英軍摩星嶺炮台

第三條防線:香港島防禦,英軍在維多利亞港東西兩側構築隱蔽且堅固的炮台,配備重炮,封鎖香港島北部海面,又在香港島沿岸設置了70多座機槍碉堡和防步兵鐵絲網。

英軍炮台

在防空方面,港英當局採取「分區防空制」,在各防空區配備防空預警器和高射炮,並動員民眾挖掘了60個防空洞,組織防空演習,宣傳防空知識,培訓防護員。

此外,港英當局還下令實施徵兵制,組編後備警察和街區自衛團,又頒布發了《緊急條例》和《防衛規則》等相關法令,從法律、輿論、動員、保密等方面配合保衛香港。

到1941年下半年,香港的防禦體系已基本完成,英軍駐港部隊達到了13000人,包括英軍、印度軍隊、加拿大軍隊和少量華人軍隊。此外,英軍在香港還有3搜驅逐艦、4艘炮艇、8艘魚雷快艇、15艘武裝巡邏艇;3架魚雷轟炸機和2架水陸兩用機。

以上部隊按照兩個旅的建制進行調配,分別駐守新界和香港島,前者由沃利斯准將指揮,後者由勞森准將指揮,所有駐港部隊由莫德庇少將指揮。

02

日本佔領廣州灣之後,雖然對香港很有想法,但苦於時機不成熟,強行壓下了慾望。

1941年,日本大本營正式將「北上戰略」調整為「南進政策」,並制定了太平洋作戰計劃。

太平洋作戰計劃的目標是摧毀ABCD四個敵國在亞洲-太平洋區域的勢力,控制這一區域的戰略資源。

ABCD四個敵國即American(美國)、British(英國)、China(中國)、Dutch(荷蘭)。

作為英國在遠東的兩大支點(新加坡和香港)之一,香港是日軍「南進戰略」中的重要目標。

1941年11月5日,日本天皇正式批准了對美、英、荷戰爭的作戰計劃後,第二天,日軍總參謀長便向中國派遣軍總司令畑俊六下達了攻佔香港的作戰命令:

中國派遣軍司令官應與海軍協同作戰,以第二十三軍司令官指揮的第三十八師團為基幹部隊,進行攻佔香港的準備。

香港戰役示意圖

太平洋作戰計劃是一個完整的作戰計劃,整個計劃以偷襲珍珠港為開端。所以其他戰役都必須圍繞偷襲珍珠港計劃而展開,不能提前暴露意圖,不能提前與美英荷發生摩擦或者撕破臉。

既然是偷襲,就必須注重隱蔽性,既然以偷襲珍珠港為開端,那麼偷襲香港就不能在偷襲珍珠港之前。其他的馬來作戰計劃、新加坡作戰計劃、菲律賓作戰計劃也一樣。

為了儘快完成對香港的作戰準備,而又不被外界發現,日軍在保密方面下了狠功夫。

首先就是通訊加密,防止被對手破譯;其次,往深圳集結部隊時晝伏夜出,禁止燈火,再次,運輸作戰物資時,極盡偽裝之能事:所有彈藥一律放在房屋之內,工兵建築材料都設在英國人看不到的偏遠窪地,渡河器材則藏在森林之中,小件物資白天用帆布完全蓋住後運送,大件物資則在晚上熄燈運送。

為了迷惑英國人,日本在邊境上的兵力和警戒配置一切照舊,他們釋放假消息,說最近將進攻昆明,同時,邊境地區的商店都照常營業,日本駐軍還開辦日語學校,教中國兒童學習日語,給外界以日軍將長期駐紮的印象,對於英國飛機的偵查活動, 日軍也是極力忍耐,不挑釁,不越界追擊。

自我保密只是一個方面,另一個方面就是破壞敵人的保密。

作為一個自由、開放的貿易城市,香港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各色人等,儼然一個信息集散中心,因此這裡又是各國各方勢力情報人員活動的重要舞台,各種諜報戰、特工戰在這裡精彩上演。

抗戰時期,不僅國民政府在香港有辦事處,八路軍在香港也有辦事處,至於日本,那就更不用說了,日本情報人員早就把香港的防務情況摸了個底清。

香港以山地為主,因此日軍攻港部隊強化了山地作戰訓練:

在廣州白雲山附近的山區建立模擬訓練基地,讓進攻香港的部隊,選擇與日後攻擊目標類似的地形進行訓練,如步兵練習攀登陡坡、懸崖,炮兵練習山地觀測、馱載,輜重兵練習在山道上運送彈藥,衛生兵練習山地急救等等。

為了對付港英當局在香港設置的堅固防線,日軍為攻擊部隊配備了專門的攻堅裝備。共計3000面防盾、96個火焰發射器以及大量繩子、梯子等攻擊要塞的器材。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日軍組建了第1炮兵團,這是日軍為了攻擊要塞而專門編成的炮兵部隊,裝備240毫米榴彈炮和150毫米加農炮以及速射炮。榴彈炮和加農炮是攻城重炮,速射炮可以對碉堡的射孔進行直接瞄準,精準的壓制碉堡火力。

吃一塹,長一智,要塞作戰是日軍心中永恆的痛。當年在日俄戰爭中,為了攻克俄軍旅順要塞,日軍發動肉彈進攻,陣亡數萬人,代價極其慘重。為了避免悲劇再次上演,日軍不得不做萬全準備。

03

日本緊鑼密鼓的籌備香港作戰時,英國人在想什麼呢?

大英帝國是日不落帝國,其戰略眼光一直是放眼全球,根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受威脅程度,英國人的世界戰略首先是保護英國本土,其次是歐洲,最後才是遠東。

在遠東,英國勢力的核心是新加坡,新加坡控制著馬六甲海峽,這是一條有著世界意義的海峽,所以英國遠東戰區司令部和參謀部都設在了新加坡,其海陸空三軍也主要集結於此。

英國人認為,能否保住馬六甲海峽,決定著其在遠東殖民地的命運。

既然把籌碼押在新加坡,那香港只能自求多福了。

對於香港,英國人從來不相信自己能守住,能拖一天是一天,最好能拖到夏威夷的美軍和新加的英軍趕來助戰,裡應外合擊敗日軍。誰也沒有料到後來日本人不安常理出牌。

鑒於英國在香港的實力有限,國民政府曾主動提出幫助英軍防守香港,但被英國拒絕。

在英國人看來,香港寧可讓日本佔領,也不能讓中國幫忙。日本佔領了,以後打回來就是了,中國一旦插手香港,那有可能趁機收復香港,那英國就永遠沒戲了。

英國人只要求日軍進攻香港時,中國軍隊進攻廣州附近,牽制日軍行動,減輕香港壓力。

中國表示同意。

04

1941年12月8日凌晨,第二十三軍司令酒井隆下達了香港作戰的命令,上午7時,日軍戰機自廣州起飛,13架九七式戰鬥機掩護34架九七式輕型轟炸機直撲香港,轟炸香港啟德機場和停泊在港灣的英軍艦艇。

英軍的五架飛機全部被摧毀在機場,一艘驅逐艦被擊沉,剩下兩艘驅逐艦隨後搭載英軍眷屬逃往新加坡。

日軍不宣而戰之後,香港英軍司令部下令第一防線的工兵立即炸毀深圳河上的橋樑,並在重要通道上設置路障,遲滯日軍的推進。

主攻香港的日軍是第38師團的228聯隊、229聯隊、230聯隊,由於英軍未在第一防線布置重兵,因此日軍的進展很順利,除了路不好走之外,基本沒遇到什麼抵抗。

香港作戰圖

12月9日,日軍抵達了第二道防線——醉酒灣防線,防守醉酒灣防線的是沃利斯准將指揮的3個營,這3個營分別防守醉酒灣防線的東、中、西三翼。

日軍很重視醉酒灣防線,為了確保協同作戰,萬無一失。第38師團長佐野忠義命令日軍進入陣地後,做一個星期的攻堅戰鬥準備,在此期間不得擅自出擊。

當天深夜,佐野忠義收到了228聯隊長土井大佐一封電報:我聯隊將使用底大隊的2個中隊奪取225高地。

225高地是醉酒灣防線西翼的關鍵制高點,一旦奪取225高地,醉酒灣防線西翼就會土崩瓦解。

佐野忠義嚴令土井大佐立即把部隊撤回來,接受處罰。土井並不理會,真的帶上兩個中隊偷襲225高地去了。佐野忠義將情況反映給了酒井隆,酒井隆大怒,嚴令立即撤回部隊,嚴懲責任人。

土井為什麼不惜違反軍令,堅持奇襲225高地呢?因為他在前沿陣地視察時,發現了英軍部署上的弱點,機會稍縱即逝,只能先斬後奏。

10日,土井竟然真的拿下了225高地,佐野忠義也就不談懲罰的事了,命令全線攻擊醉酒灣防線。

225高地失守,日軍炸毀了西翼英軍的重炮炮位,失去重炮掩護的西翼陣地火力大減,日軍一鼓作氣突破了防線,隨即從缺口處順青山道直撲荔枝灣,企圖抄襲英軍後路。

英軍立即派炮艇在葵涌海面封鎖青山道,阻截日軍深入。日軍則呼叫航空兵前來轟炸英軍炮艦和守軍陣地,英軍漸漸不支。

激戰至11日上午,醉酒灣防線已千瘡百孔,為了保全實力,英軍決定放棄醉酒灣防線,退守香港島。至此,之前揚言能至少能抵禦半年的「東方馬奇諾」防線不到兩天就被日軍所攻陷。

13日,日軍完全佔領了新界和九龍,下一個目標就是香港島。

此時,日軍已在奇襲珍珠港中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並出兵進攻新加坡、馬來島和菲律賓,12月10日,在新加坡戰役中,日本22航空隊的85架飛機擊沉了英軍「威爾士親王號」和「反擊號」戰列艦,消滅英軍遠東海軍主力。

換句話說,香港不可能獲得來自以上地區的援助。

中國戰區,阿南惟幾第十一軍正蠢蠢欲動,中國方面正加緊為第三次長沙會戰備戰,無力在廣州附近發動進攻,牽制日軍進攻香港。

日軍發動第三次長沙會戰,很大程度就是了牽制中國軍隊,阻止其援助香港英軍。

05

佔領新界、九龍後,日軍立即著手準備渡海進攻香港島。

日軍工兵部隊拚命搶修被毀壞的交通要道,運送作戰物資;日軍炮兵部隊將重炮拉到了九龍半島南端,晝夜轟擊香港島的英軍炮兵陣地和防禦工事;日軍步兵則集中游泳好手組成敢死隊,訓練搶灘登陸作戰。

日軍山炮聯隊經過大黃廣橋

日軍在加緊做搶灘登陸的準備時,英軍也在加緊強化香港島的防禦。

為了阻止日軍登陸,英軍在香港島北部自沉了十幾艘商船和老舊軍艦,堵塞航道,又在沿岸設置雷區、路障、鐵絲網以及大功率探照燈,防備日軍夜襲,最後,又在縱深地帶布置快速部隊,隨時支援前線吃緊的陣地。

國民政府在香港的軍事代表陳策中將發起組織華裔敢死隊,打算配合英軍保護香港,但港英當局擔心陳策搞事情,拒絕為華裔敢死隊提供武器,此事最後不了了之。

18日夜間,天黑大雨,加上前一天北角油庫因日軍轟炸著火,濃煙蔽空,整個香港島北部被漆黑所籠罩。

日軍敢死隊趁視野不清,泅渡過海,將英軍的探照燈和電話線盡數破壞,日軍主力隨即發動了搶灘登陸作戰。

沒有探照燈,通訊又中斷,英軍無法判斷日軍的進攻方位,也無法協同作戰,各自為戰的結果就是各個被殲滅。

日軍登島成功後,立即向香港島南部的山地推進,後面的日軍則源源不斷的將重武器和輜重運往香港島。

日軍炮兵在寶馬山攻擊英軍

後面的戰役幾乎都是一個套路,英軍憑藉有利的地形和防禦工事據險防守,日軍則組織敢死隊攜帶炸藥包和爆破筒輪番衝擊,炸毀英軍工事和火力點。實在啃不動時,日軍才會迂迴攻擊英軍側翼或者偷襲英軍指揮部。

日軍有必死之志,英軍無固守之心,結果可想而知。

激戰至19日中午,香港島東部制高點全部淪陷。

20日,日軍進攻跑馬地和淺水灣,沃利斯幾次組織反擊,均被日軍擊退;之後,日軍輕鬆攻佔了黃泥涌水庫,切斷了香港的水源。

斷水後的香港很快變成了臭港,軍心民心大亂。

英國首相丘吉爾及時來電:多抵抗一日,對全球盟軍就多一分貢獻

23日,島上除中區和赤柱之外,其餘地方全部淪陷。

香港總督楊慕琦向首相丘吉爾彙報了情況,並請示下一步怎麼辦。

丘吉爾一貫以強硬著稱,從來不知道投降怎麼寫。現在香港已經陷入絕境,繼續抵抗下去是自取滅亡。但是為了維護自己一貫強硬的形象,丘吉爾指示楊慕琦:抵抗到底,即使巷戰,也在所不惜。

12月25日,是西方聖誕節,丘吉爾再次致電港英當局,向全體軍民致以節日的問候和祝福,並勉勵他們繼續抵抗,堅持到底。

與此同時,日軍也向港英當局發出最後警告,限令英軍24小時內投降,否則皇軍完全佔領香港後將大開殺戒。

25日下午15時,楊慕琦、莫德庇及其他港府高級官員緊急磋商後,決定無條件投降。

莫德庇在斷電的半島酒店與日軍洽降

17時,英軍代表與日軍接洽,商量投降事宜,19時,楊慕琦和莫德庇來到位於九龍半島的半島飯點三樓,向日軍指揮官酒井隆正式投降,開啟了香港3年零八個月的日治時期

日軍舉行入城儀式

在香港保衛戰中,英軍陣亡2113人,被俘8500人,日軍陣亡706人,負傷1534人。日軍原計劃用一個月左右時間拿下香港,沒想到在機緣巧合之下,只花了18天時間。

不過,正如英國政府所認為的那樣,在海南島、廣州灣相繼被日軍佔領之後,三面受敵的香港肯定保不住,淪陷是遲早的事。此外,香港的地形確實不利於防守,其戰略位置在戰爭期間也並不是很重要,所以英軍在香港採取的戰略沒有大問題。

不戰而降太沒面子,打又打不不過,只能節節抵抗,能拖一天算一天。

相比較而言,英軍在新加坡戰役中的表現才算垃圾。

圖片來自網路

【讚賞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戰爭藝術 的精彩文章:

從《紅海行動》中的「車隊遇襲」看指揮員的戰術應變能力

TAG:戰爭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