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袁紹不迎漢獻帝,本沒有錯,錯就錯在他後來被曹操打殘了

袁紹不迎漢獻帝,本沒有錯,錯就錯在他後來被曹操打殘了

曹操最為人稱道的一個戰略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和當年齊桓公「尊王攘夷」的戰略比較相像;齊桓公以此戰略稱霸諸侯,曹操也以此戰略站在了道義的制高點,屢屢掌握戰爭宣傳的主動權。

袁紹本來是有機會率先迎尊漢獻帝的,但最終沒有實施;後人也以此對袁紹的戰略眼光頗多詬病。袁紹選擇不迎漢獻帝,就事論事來說,本沒有大的錯誤;錯就錯在官渡之戰他被曹操打殘了,一蹶不振。所謂「成王敗寇」,袁紹的失敗,顯得他的許多選擇都是錯誤的,其中也包括沒有「迎尊漢獻帝」;其實不然,為什麼這麼說?有以下四點原因:

一、漢朝已經衰敗到無可救藥的地步。從漢桓帝開始,除了宦官擅權以外,賣官鬻爵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三公九卿居然都明碼標價;此等治國為政之道,豈能不令天下所有士人寒心。正像袁紹的謀士郭圖、淳于瓊說的:漢室陵遲,為日久矣,今欲興之,不亦難乎!

二、袁紹兵強馬壯,不需要漢獻帝這桿大旗。官渡之戰前夕的袁紹,已並有四州之地,帶甲百萬,谷支十年,天下士人多附;田豐、沮授、郭圖、淳于瓊、許攸為之謀,顏良、文丑為之戰。從戰爭硬體上來說,天下沒人可與之爭鋒,所以袁紹覺得也不需要漢獻帝為之裝點門面。雖然漢獻帝在曹操的身邊,但曹操不還是把最高的職位大將軍一職讓給自己,難道曹操不是忌憚自己的雄厚實力嗎?

三、攜勸降韓馥、大敗公孫瓚之餘威。袁紹採納逢紀計策,勸降韓馥;以曲義為異軍,大敗公孫瓚。袁紹自起兵始,所向披靡,未嘗敗績;他以為曹操不過爾爾,手到擒來。拿下了曹操,還怕漢獻帝跑了嗎?漢獻帝不就到了自己的股掌之間了嗎?

四、以為漢獻帝在旁,束手束腳。郭圖曰:若迎天子以自近,動輒表聞,從之則權輕,違之則拒命,非計之善者也。什麼意思?天子在旁,幹個什麼事,都得上奏朝廷,不自由不說,也容易貽誤戰機;你向他報告吧,束手束腳,你不向他報告吧,顯得你抗命不尊。後來曹操南征張綉,出發之前上奏漢獻帝,誰能想到來到宮中交戟叉頸而前,自此曹操也不再覲見漢獻帝了。

綜上所述,袁紹不迎漢獻帝,本沒有錯,錯就錯在他後來被曹操打殘了;失敗的結局,顯得他哪哪都錯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喜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李廣的飛將軍是匈奴人封的,漢武帝嫌棄他命不好

TAG:喜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