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盛世佳話:李世民與幾百名死囚一場名垂青史的「生死約定」

盛世佳話:李世民與幾百名死囚一場名垂青史的「生死約定」

1400年前的盛唐,唐太宗李世民就曾與幾百名死囚,有過一場名垂青史的「生死約定」。

在「慎刑」思想的影響下,中國古來就有「錄囚」的制度,也就是要定期對在押犯人進行詢問,核實罪狀以平雪冤獄。

有唐一代,錄囚制度有所發展並趨於完備,皇帝親錄囚徒、尤其是死囚成為不廢的常典。我們的故事,就從唐太宗的一次錄囚開始。

貞觀七年,唐太宗「親錄繫囚」。其中是否發現有冤錯的,史籍無載。

但此前兩年,因痛悔「死者不能復生」,唐太宗先是下詔「死刑雖令即決,皆三覆奏」,對於判死刑立即執行的,在行刑前也要三次奏報,以便皇帝多做考慮;後又將「三複奏」改為「五復奏」。

如此「慎刑」,獄中囚犯恐怕並無隱情,多是「應死」。

按照《新唐書》的記載,唐太宗「以寬仁治天下」。哪怕看到死囚都是罪有應得之徒,但終究也是李唐治下之民,這位皇帝也不由得心生憐憫。

於是,他與系獄待死的囚徒們做了個「生死約定」:現在將你們從獄中放歸家裡,與親人團聚,待明年秋天行刑的時候,你們自行前來赴死。約定既成,刑徒盡釋之。

唐太宗的寬仁收到了應有的回應。9個月後,放歸的390名死囚在「無人督帥」的情況下,都按期自行趕赴官署,無一人逾期不至。唐太宗感念囚犯的誠信,把他們全部赦免,「悉原之」。

縱囚盡返,自此成為僅屬於盛世的佳話。

詩人白居易就曾做歌雲「死囚四百來歸獄」、「以心感人人心歸」。

清代甚至有學者專門考證「縱囚不始於唐太宗」,足見此事給後人留下的印象之深。

也無怪乎北宋時司馬光感嘆:「太宗文武之才,高出前古。蓋三代以還,中國之盛未之有也。」

這是青史留名的盛世氣度。

太有度 一個懂生活 知分寸 有態度的傳統文化平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有度 的精彩文章:

比「犯我中華雖遠必誅」還霸氣!值得銘記的大漢風采
皇帝:你想要什麼賞賜 將軍:臣想要這個官妓做老婆

TAG:太有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