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馮小剛讓《芳華》女主跳舞:飯局中的「看與被看」

馮小剛讓《芳華》女主跳舞:飯局中的「看與被看」

大年初一,陳道明,馮小剛等大腕的一次私人聚會的小視頻流出,造成了一場全國性的聲討。

馮小剛讓《芳華》里何小萍的飾演者苗苗跳舞,陳道明解圍,說人家姑娘穿著高跟鞋不方便。旁邊一群猥瑣男起鬨,哎呀就是比劃比劃嘛。陳道明怒懟,「你特么沒看過跳舞啊!」最後,苗苗光著腳,跳了舞。

視頻曝光之後,馮小剛似乎是坐穩了油膩中年男的稱號,而被女主解圍的陳道明則備受好評,人們盛讚其為「真紳士」。不過與之而來的還有大量的爭議,有人認為油膩中年男對女性的不尊重,但也有人覺得這是正常的社交舉動。

馮小剛貌似又一次站在了風口浪尖,但實際人們所討論的其實不是他本人或是所謂的「京圈聚會」,那些都離人們的生活太遠。

這個視頻之所以會引發討論,是源於其揭露了廣泛存在於生活中的「酒桌文化」,這樣的聚會可謂是無處不在,而且頗有些「換湯不換藥」的感覺,主角們只不過由娛樂圈的名人換成了普通人,但所做的事情卻是大同小異。

有人也許會將之解讀為飯局上中年男人對女性的物化,就像之前GQ的文章《一桌沒有姑娘的飯局,還能叫吃飯嗎》中所言,「有了姑娘,具體說是有了飯局之花之後,這個飯局才顯得完整,坐在飯桌周圍的男人們揣好各自的鬼胎,揣摩說話的語氣,有不經意的諂媚和討好,有恰到好處的挑逗,一個圓滑的女人,就是一個滴水不漏的漏勺,泄露出的甜蜜汁液攪拌著一個多情的夜晚。」

從更深遠的角度去看,就是所謂的「青樓文化」,多才多藝的歌姬們會在文人墨客的聚會上唱曲彈琴助興。這是從純粹的性別角度去解讀這個現象,不排除有這個因素存在,但酒桌文化的根源還不只是性別上的不平等。

試想一下,在現實生活中,也存在著很多女領導讓男下屬喝酒的現象。而更引發人們共鳴的還是父母喜歡讓孩子在親戚面前表演節目,比如過年過節的時候,父母會習慣性地讓孩子在眾人面前唱歌跳舞背唐詩等。

所以說酒桌文化的本質是權力上的不平等,就如約翰·伯格在《觀看之道》中所言:「她必須觀察自己和自己的行為,因為她給別人的印象,特別是給男性的印象,將會成為別人評判她一生成敗的關鍵。別人對她的印象,取代了她原有的的自我感覺。

這就是為何人們厭惡飯局的原因,喝酒和表演節目本身沒有任何問題,但問題出自於這些舉動都不是自願的。它潛意識中是在將表演者當作一個工具,用以滿足的是領導或者父母的虛榮心或者滿足感。

在這種狀況下,表演者和觀看者的地位的差距是被放大了,無論是舞蹈、歌曲還是唐詩都只是附加產品,人們根本不會以一個尊重的態度去欣賞藝術,而是將之作為取樂的工具,而表演者自身則是其中最大的產品。

不過從某種程度上看,這種酒桌文化作為某種習俗被流傳下來,成為了社交和晉陞的途徑。就如在此前的視頻事件中,有人認為馮小剛讓苗苗跳舞是為之提供一個機會,甚至是不拿她當外人看的一個表現。

他們認為有這樣的機會就應該抓住,沒必要「假清高」。因為通常在這樣的情況中,順勢而為的會被看作是情商高。而從純利益的角度看,這樣會讓你立馬獲益,不僅是娛樂圈如此,在職場的很多場合也是同理。

當然,這純粹是個人的選擇,無所謂對錯。作為成年人,如果不願意你大可選擇直接拒絕,只要做好承擔後果的準備就好。

但是的確也有人在此情況下選擇了拒絕,歷史上就有一個這樣的例子。

北宋仁宗時期,持群牧司工作的是名臣包拯,司馬光、王安石同任群牧司判官之職。有一次,衙門裡的牡丹花開了。包拯特意邀請他們倆來賞花,司馬光和王安石都不怎麼喝酒。但是包拯卻一直勸他們倆喝酒,司馬光礙於情面,喝了一杯又一杯。

然而,敬到王安石面前時,王安石卻還是站起來,恭恭敬敬推脫:「屬下生平不飲酒、恕難從命,請包大人擔待一二。」包拯只好自個找台階下,嘆氣道:「介甫不飲酒,如何知飲者之樂?」

當然,如果你是像王安石那樣意志堅定和堅守原則的人,那這樣的情況也根本不會對你造成困擾。的確是有這麼一群人,擁有濃厚的士大夫情結,將名節和個人尊嚴看得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即便順從可以獲益他們也可以視而不見。

然而大部分人遠沒有達到此高度,他們更多的是在兩端徘徊,不想得罪人,但也不願意拉下臉來陪笑。所以他們會將自己帶入到視頻中的苗苗身上,以一種不情願的態度來完成眾人的要求。但從內心中,是厭惡這種強迫性的任務的。

和任何一件事情一樣,人們都會習慣性地分出好壞。然而,在這件事情上從本質上看,並沒有好壞之分,馮小剛的本意也許是好心,就如很多長輩和領導一樣,但這樣的方式卻是不太合適的,它忽視了個體的尊嚴和平等。

也許有人會將之看作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中國的酒桌文化是集體主義的體現,而西方的party則是個人主義的展現。其實遠非如此,儘管酒桌上的惡習依舊大量存在於日常生活中,人們也默認這為「潛規則」,但是毫無疑問這是上不了檯面的。

在主流的層面,被千古流傳的卻是《醉翁亭記》和《蘭亭集序》這類高雅的聚會。人們可以承認這就是某種社會現實,但也應該知道何為更好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一味地去為之維護,認為這就是合理的。

一個好的聚會,是讓人們感到自由和放鬆,而非借著權力和名望去安排表演以活躍氣氛,讓一部分人來取悅另一部分人,而其本質是人格的平等。

正如《醉翁亭記》中所寫「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髮,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而這完全取決於太守歐陽修的人格修養,在人情社會中這樣的通透可謂是鳳毛麟角,大部分人的運氣或許不會這麼好。

而此視頻引發的爭議也恰恰證明了某種觀念的轉變,更多的人開始說出自己的不滿,而非逆來順受,在過去習以為常的事情,也並非意味著是永遠合理的。

只不過馮小剛、苗苗以及陳道明被有意識地當作了批判者、受害者和理想人格的化身,人們入戲,只是在借著他們的角色說著自己的話。

校訂:吳巍 / 姚色豐 | 本文圖片均來自於網路

▌新生訂閱號精選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生大學 的精彩文章:

從李誕到韓寒,人間不值得?

TAG:新生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