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每日背詩 春日

每日背詩 春日

春日

宋·汪藻

一春略無十日晴,處處浮雲將雨行。

野田春水碧於鏡,人影渡傍鷗不驚。

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

茅茨煙暝客衣濕,破夢午雞啼一聲。

譯註

整個春日大概都沒有連續十天清明無雨的日子,到處都是在天上的雲彩攜帶著雨水漂浮而行。野外田裡的一潭綠油油的春水比鏡子還要碧綠光亮,古渡口邊人經過時水邊的鷗鷺卻自在不受驚嚇。籬笆外將開未開的桃花探頭伸出,看上去是如此嫣然含情。草屋頂煙雨靡靡,打濕了行客的衣裳,午後雞鳴一聲將人從閑夢中喚引回了現實。

嫣然:美好貌。

茅茨:茅草屋頂。煙暝:煙雨迷濛。

簡析

這首詩約作於崇寧(1102-1106年)年間,作者任職宣州之時。汪藻此詩,把春日出遊的見聞感受次第展開,勝境紛呈疊出。入筆寫難得的好天氣,轉出野田春水,然後又轉出渡頭水鳥嬉遊,再轉出竹籬茅舍風光,夭桃含笑情態;又轉出霧氣迷濛,沽衣微濕,天色似瞑,引得午雞引吭啼鳴。無數富於詩情的片段,構成了逝通的春遊長卷,盎然春意有著強烈的吸引力。

這些景色誠然十分宜人,表面上詩中景物各自分立,似乎缺少勾連,很難形成一個整體。事實上,詩人用的是一種近乎現代戲劇中的「情意結構」手法,即又靠情節連繫,而以心中清意活動流貫全篇,似斷實連,另是一種獨特的章法。

首句開門見山,表示春日多雨,次句具體描繪,補足上句之意。春日多雨,早擬出遊而苦無佳日;好容易才盼得放晴,足遂夙願,作者心情之欣喜可見。多雨之日終得放晴的欣欣情意籠置全詩,形成了一條線索。野田春水映映,一碧如鏡,固然賞心悅目;渡邊鷗鳥忘機,與人相親相近,自有物我欣然之趣;籬間夭桃臨風,似開未開,嫣然含笑,更覺深情。茅茨人家,柳昏煙暝;迷濛霧氣,沾衣欲濕;意境朦朧優美。作者忽聞一聲雞鳴,更覺寧靜安謐。全詩鏡頭累換,而詩人心情之欣悅,感受的新鮮,則迴環相貫。清詞麗句,信手組合,皆成妙諦。無怪乎張世南《遊宦紀聞》說此詩是汪藻幼年之作,詩人早年詩學江西派,此詩通篇用拗句,全法黃庭堅,然而拗峭之中,自具清麗之致,可謂剛外柔中。用筆之勁健不及黃,而溫潤則過之。紀昀、呂留良分別評此詩「雅健」、「有骨」,實足以當之而無愧。

參考資料:

1. 繆鉞 等.宋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7:761

2. 錢鍾書.宋詩選注 :生活 讀書 新知 三聯書店,2002:194

3. 張鳴.宋詩選: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331-33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古詩詞賞析 的精彩文章:

傳統祝福語「三多九如」,讓你的新年祝福與眾不同
春天聆聽鄧麗君,和詩很配哦

TAG:古詩詞賞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