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武能擋住金戈鐵馬,文能實施經濟制裁,淺析古代長城的經濟作用

武能擋住金戈鐵馬,文能實施經濟制裁,淺析古代長城的經濟作用

長城作為漢族抵禦北方游牧民族侵擾的防禦建築,在中原王朝延續了數千年之久,並且為漢族人民抵擋住了無數次游牧民族的進攻。在大夥的印象中,長城之所以能抵禦游牧民族,是因為那數丈高的城牆,還有那綿延不斷的烽火台。其實這只是大夥對長城最直觀的認知,今天小編跟大夥聊聊長城是如何在經濟上抵禦北方游牧民族的。

古代長城綿延數千里,每隔一段肉眼可見的距離都會設置烽火台用以傳遞戰報,除了烽火台,長城還有很多關隘,這些關隘都處於少數民族的活動區。可別小看這些個關隘,它們作為長城的據點,發揮著重要的經濟作用。

要理解長城的經濟作用,首先得了解游牧民族的經濟模式。草原上物產豐富,牛羊、馬屁、草藥數不勝數,而且在地廣人稀的大草原上,這些個東西一般是供大於求,同時農耕民族對草原物產也是有一定需求的。更重要的是,草原不是一片能夠自給自足的土地,生活必須的食鹽、糖等物品必須從中原地區獲取。而中原地區的布匹、瓷器、手工品同樣受到游牧民族的歡迎。

哪裡有需求哪裡就有買賣,在商人們眼中,只要沒出地球,哪裡都有生意可做。有了商品需求,貿易就自然產生了,商人們在中原地區與北方草原之間流動著,深入到游牧民族的各個據點尋找商品交換的機會,換來上好的皮草、藥材再帶到中原大城市賣掉。在草原上,中原商人最大的客戶要屬各大草原部落的首領,這些個首領同時也是最大的供應商。草原部落急需這些商人消化掉積壓的牛羊皮草藥材,也急需商人們帶回來的食鹽布匹。

中原王朝為了控制與游牧民族之間的貿易,最好的辦法就是讓這些商人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貿易。於是他們動用了長城這個大殺器。商人趕著載滿貨物的馬車一路向北,結果碰上長城這堵牆,游牧民族的戰馬都翻不過去,商人們的騾子馬就更不要提了,再說你翻翻試試,抓住了立馬殺頭。本來就求財混口飯吃,沒必要搭上性命。

翻牆是肯定不行了,那就只能走關隘了。要知道長城關隘可是有重兵把守的,進出的貨物都必須經過士兵檢查。如此一來,這些關隘就相當於現在的海關了。這還沒完,等關隘的「報關員」檢查完貨物之後,商人也就不用那麼辛苦向北了,直接在長城關隘的貿易市場交易吧,讓游牧民族的大買家們自個過來買吧,送貨上門就免了吧。於是乎,原先分散的貿易被集中到由中原王朝控制的長城關隘中進行,商人與游牧客戶之間的聯繫被攔腰斬斷,二者之間的貿易被第三者插足,長城關隘不僅成了檢查貨品出入境的海關,還成了貿易雙方自由買賣的通商口岸。中原王朝也就徹底控制了漢人與游牧民族之間的貿易往來。

和平時期,大傢伙你來我往照常買賣,有了通商口岸還能少走點冤枉路,做買賣也能有個遮風擋雨的地方,對大家都好。一到戰時,兩國激戰正酣,自然中原王朝自然也沒心思跟你草原人民做生意了,於是把通商口岸一關,就相當於現在的經濟封鎖了。對於北方草原這麼個不能自給自足的地區,那可就要了親命了。比如明末清初年間,剛剛統一遼東的滿清欲入駐中原,明軍跟八旗軍打得不可開交也沒能收復遼東,大明朝廷見打也打不過,乾脆就對滿清進行經濟封鎖吧,斷了與遼東之間的貿易往來。一時間遼東地區的通貨膨脹堪比現在的辛巴威,斗米千金、匹布十銀。

作為現代人我們當然能理解對於一個物資匱乏的地區,經濟封鎖會對該地區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具體表現為糧草短缺、軍力匱乏、社會動亂,這樣不用漢人動手,游牧民族的勢力就會從內部瓦解。而實行經濟封鎖的最關鍵因素就是長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勸化 的精彩文章:

韓信之才冠絕古今,碰到此人,也得跪地磕頭叫聲爺
悠悠上下五千年,煌煌華夏二十四史,為何只有武曌獨享帝位?

TAG:勸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