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普通人該了解哪些理財風險?

普通人該了解哪些理財風險?





題圖:Yestone 邑石網正版圖庫




知友: 李曉

(100+ 贊同)




1、機會成本



小明好不容易攢足了幾百萬夠首付的錢,現在到底該不該在北京買房?小明的父母和各路親戚表示,買,必須買!房價只會漲不會跌,豈有不買的道理!




且不說中國的房價是不是鐵定不會跌,就算不會跌,傲視紐約倫敦的大北京的房價,在政府嚴控和雄安分流的大背景下,還能有多少上漲空間?




相反,如果小明花些心思,把這筆錢好好做理財,取得年化 10%的收益或許不是難事。運氣好的話,給身邊靠譜的創業的朋友做一筆天使投資,那筆錢或許能翻上幾倍(幾十倍、幾百倍...)。



所以,即使房價真的不跌,把自己全部積蓄押在首付,而錯過了 10%或者更高的投資收益,這中間的潛在損失,就是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是隱性成本,不會造成直觀的損失,但不容小視。對於我們每個人,我們所擁有的資金,其實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在整個社會體系中我們所擁有和可調配的資源。投資,也可以看成是對這些資源進行配置。




對於小明來說,除了投資房地產和金融資產,其實還有另一種選擇,就是投資自己。念一個有含金量的 MBA,完成那個自己渴望已久的職業轉型;




相比起將全部家產「套牢」在首付里,每月辛苦供貸,失去了「環遊世界」的機會,或在想辭職時可以毅然說聲「老子不幹了」的資本,哪個選擇對小明的人生更有意義呢?




對於許多打拚在一二線城市、心懷夢想的「小明」來說,財富的原始積累不僅僅是錢的賬面增值,而是提高自己賺錢的能力。前者是標,後者是本,做投資時要想想自己有沒有本末倒置。




2、噪音處理




P2P 理財產品還可以買嗎?一定有人告訴你千萬別買啊。某某平台卷錢跑路的故事難道你沒聽過嗎?




但我說可以買。尤其是在出現了平台跑路,政府加強監管和行業整改後。那些股東背景雄厚、拿全了牌照、風控能力過硬、預期回報合理的平台,是值得信賴的。




7%-10% 的收益、便捷的操作流程,相比只有 4%-5% 的銀行理財產品(底層資產還往往很曖昧),絕對有投資價值。




只要做到適當配置,不投入過多資金,不集中只投在一個平台上,風險相當可控。



再比如,你的理財顧問跟你強推 xx 基金,說基金管理人歷史業績如何優秀、這款產品如何熱銷,你這一分鐘不買可能就錯過了。但這些可能都不是有價值的信息:




(1)歷史業績優秀可能是處在一個水漲船高的市場,而現在市場已經變了。




又或者你看到的業績是該管理人另一個策略的回報,而你投的這款產品是他們新建的團隊做的新策略,兩者沒半毛錢關係。



(2)產品熱銷有很多種原因:可能是管理人機構大牌,吸引許多小白投資者,並不代表實際操盤的團隊的投資能力。




亦或者,該基金給的銷售分成給得特別高,理財顧問都傾力推薦,所以賣得好。




什麼樣的基金會給高銷售提成呢?往往不是那些真正優秀、不愁募資的基金。




用以上的例子就是要說明,投資本質上是基於我們獲得的信息進行判斷。




要做好投資,可以從兩個方面提高:一是提高信息質量,辨別和過濾低質或低效的信息;二是增強判斷的準確度。




後者需要經過長期鍛煉和結果反饋,是專業投資人擔心的事。但作為業餘投資人,可以花些精力在前者。因為我們所獲得的信息往往是散漫的、非系統性的,因此尤其需要降噪。




凡事多想想為什麼,而不是被動接受信息,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有一個知名的基金經理說他做投資有一個「反向指標」:他有一個完全不懂投資、僅憑「道聽途說」買股票的姨媽。




所以每次當他姨媽跟他熱情推薦某股票時,他就會回去做空這支股票。雖是玩笑話,但希望大家都不要做那個姨媽:)






知友: 溫義飛

(2900+ 贊同,經濟學話題優秀回答者)




在被英國殖民的時代,印度德里城裡有很多的眼鏡蛇,蛇患四伏,危害人畜。




於是,政府就拿出賞金,懸賞死蛇,希望可以發動群眾來消滅毒蛇。




剛開始,懸賞政策效果顯著,眼鏡蛇數量大為減少,甚至還出現了專門捕蛇的賞金獵人。




但是,很快就有人發現,搜捕野蛇既辛苦又低效,不如養蛇來換賞錢。於是,捕蛇人紛紛轉業養蛇。




可是這樣一來,政府雖然收到大量的死蛇,蛇患卻沒有減輕。養蛇場在城裡遍地開花,問了問歐陽鋒也不在附近,政府再傻也明白過來了,於是趕緊取消了賞金,打算另想辦法。




政策一變,養殖場里的蛇都變的一文不值,廠長紛紛帶著小姨子跑路,工人們難以為繼,只好把蛇都給放生。




一時間,德里城內滿城毒蛇,百姓和牲畜傷於蛇口的比往年還多,蛇患反而更加嚴重了。




毒蛇太多,以至於吹笛子逗蛇成了街頭雜耍,也算是實體經濟失敗之後升級到文化產業。




其實,如果養蛇人知道在東方的神秘國度有一個叫做廣東的地方,他們可能會上中央七套《致富經》。




總之後來,金融學中就把這種錯位的激勵措施稱為「眼鏡蛇效應」。




柳宗元《捕蛇者說》里的捕蛇人應該沒學過金融。祖上幾代都死於蛇口,他卻還老老實實去抓野生蛇抵稅,根本沒想到還有印度人這種操作,看來中國人確實老實淳樸。




這裡之所以談到眼鏡蛇效應,其實是因為前陣子投資界的一樁公案。




兩個多月前,巴菲特一如既往的公布了今年的年報。除了照例恭維一下客戶,誇獎一下團隊以外,今年的年報還有段特殊內容,是關於一場長達十年的賭局。




2007 年,巴菲特曾經炮轟整個對沖基金行業,扔出 100 萬美金籌碼,要跟對沖基金的業內人士對賭。賭局的內容是,以 10 年為期,看看到底是對沖基金的收益高還是標普 500 的尋常基金收益高。




所謂對沖基金,可以說是全世界最高富帥的投資機構,其人才實力比頂尖投行更深厚。




這裡聚集著世界上最優秀的數學家,經濟學家,交易員。不光入行的門檻高,連客戶都要經過篩選。




美國的對沖基金,不光要求客戶要有高凈值,還要求 20 萬美金的年收入(已婚的 30 萬)。總之,就是從裡到外都是一副精英俱樂部的樣子。




反觀標普 500 指數基金,基本上就是把標普 500 只股票按同等比例每隻都買一點,雨露均沾,也不需要啥算計,就是相信人類文明會持續進步。




有錢不知道放哪的時候就可以買點,跟餘額寶差不多意思。巴菲特的這場賭局,就像是拿尋常鐵劍叫板別人的祖傳寶刀。




但是,起初對沖基金沒人敢去揭榜,畢竟輸了就砸了招牌。後來,一個叫做 Protégé 的基金決定跟注,選出 5 支對沖基金來參賭。到了今年,賭局到期,結果跟各位讀者猜的一樣,高高在上的對沖基金輸給了普通的指數基金,而且是一敗塗地。 




Protégé 選的 5 支對沖基金居然全部敗給普通的指數基金。標普基金 10 年收益為 65.67%,5 支對沖基金平均只有 21.87% 的收益,還沒有馬爸爸的餘額寶收益高,簡直丟人現眼。




要說對沖基金的頂尖人才都很蠢,我是不信的。我有不少同學和朋友在做這一行,各個都是風刀霜劍里混出的人精,光憑簡歷就可以讓任何丈母娘點頭那種。




但是,這樣高大上的投資機構,收益怎麼會這麼低呢?尋常的指數基金,每年不過收個 0.5% 的管理費,而對沖基金的收益模式叫做 2/20。也就是說,不管是賺是虧,都要收 2% 的管理費,畢竟名校學費很貴,總不能白給你干。




然後,在超預期的利潤里(超過 4% 的部分)要付 20% 作為紅包。




看起來,投資回報越高,基金賺得越多,投資者和基金的利益是一致的。但是,這實際上是個標準的「眼鏡蛇事件」。




我們假設你把錢交給對沖基金經理小張,小張偷懶不幹活,存進餘額寶,一年到頭賺了 4%。按事先商議的,小張可以拿到 2% 的管理費。




但是,在你取錢的前一天,小張帶著錢跑去了澳門賭場,用俄羅斯輪盤賭賭大小。對你來說,下注 100,輸了就虧 100,贏了只賺 80,因為要給小張 20 塊的利潤。




這買賣實在不划算。但是對小張來說,他每下注 100 元,他輸錢只輸 2 塊錢管理費,贏了呢,就能賺 20 塊錢。這樣一來,小張根本沒有規避風險的意願,只要他有一點機會,就會去以小博大,刀尖舔血,富貴險中求。




所以,對沖基金看似收益低,風險大,實際上是對基金經理最有利的選擇。至於投資人呢,在一開始被精英們說服之後,就註定要承擔風險了。




沒錯,對沖基金里有很多聰明人,可是不是誰都能駕馭的了他們。沒腦子的話,你就不是客戶,只是他們的產品。然而,與其花功夫跟這幫人精勾心鬥角,還真不如買點安穩的理財產品省心。




就比如上文中跟巴菲特對賭的基金經理 Jeff Tarrant,他難道不知道對沖基金是個什麼熊樣嗎?他知道,但是他在一開始就說了,他根本不在乎這區區一百萬。




跟巴菲特共進午餐的拍賣價格都已經不止於此,他卻跟巴菲特吃過好幾次飯,再加上這次賭局帶來的知名度,誰還在在乎輸贏呢?




所以,當你把錢交給別人處理,特別是交給你比聰明的人時,都要站在對方的立場上考慮,看看有沒有錯位的動機讓你們利益衝突。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我一樣,面由心生,心地帥良。





 本文內容來自「知乎」


 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知乎熱門文章


過了 20 歲,有哪些健康習慣需要養成?


推薦一部真人秀,看完好想刪了朋友圈


馮小剛讓《芳華》女主跳舞助興,是提攜後輩還是中年男人的油膩心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乎日報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醫生們說的總是不一樣?我到底該聽誰的?
年度熱門 | 3 段太過經典的床戲,掩蓋了《色,戒 》里真正的愛情

TAG:知乎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