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基因剪刀」引入臨床,更需穿上安全服

「基因剪刀」引入臨床,更需穿上安全服

只有未雨綢繆,讓制度設計匹配技術發展的速度,科技才能始終朝著良善的方向進步。

「復活」滅絕物種、消除致病基因……這不是拍科幻電影,而是通過基因編輯技術有可能實現的願景。不久前,基因編輯工具CRISPR引入臨床治療,被《自然》雜誌列為2018年值得期待的科學事件之一。「在基因測序幫助下,科學家有望深入了解那些影響癌細胞生長的基因。」這讓不少絕症患者看到了病癒的希望。

基因編輯技術,通常被稱為「基因剪刀」。藉助這把神奇的「剪刀」,人們可以像編輯文字一樣,修改承載了主要遺傳物質的DNA(脫氧核糖核酸)鏈編碼,從而改變遺傳性狀。技術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完善生活,從認知生命到治療因基因缺陷引發的疾病,基因編輯技術將幫助人類實現「完美人體」,為生命健康領域探索的持續突破奠定重要基礎。

基因編輯技術創造科技紅利,然而其背後也隱藏著不易察覺的風險。去年8月,美國、韓國等國科學家合作,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成功編輯了人類胚胎中的基因,修復了導致嚴重疾病的DNA。雖然實驗所用的是丟棄胚胎,本身不能存活,但有人擔心,如果基因編輯工具將來用於能夠成長的胚胎,是否會導致「定製嬰兒」等倫理困境?此外,當前的基因編輯技術仍不成熟,又該如何避免脫靶效應,儘可能保障臨床試驗、治療的有效性、安全性?雖說技術是中性的,可如果沒有相關規則、政策的指引與護佑,技術就有可能拐入灰色地帶甚至誤入歧途,所帶來的影響也必將是災難性的。

正因此,科學界對基因編輯技術的應用非常謹慎。「對於生殖細胞的基因編輯,需考慮技術、社會以及倫理問題,屬於限制級研究。」早在2015年,全球基因研究領域的頂尖學者就此問題已達成共識。目前,全世界有近20個國家立法明確禁止改造生殖細胞的基因。在怎麼開展研究的問題上明確尺度與界限,凸顯出學界對技術可能引發風險的關注與重視。

哈佛大學遺傳學教授喬治·丘奇曾感慨:「一旦基因編輯被證實安全有效,再討論可能就太晚了。」科技的發展,尤其是具有革命性意義的創新與突破,影響力從來不局限於所屬領域,它還將波及人類社會規則的諸多方面。比如,當無人駕駛走進我們的生活,打方向盤的權利交給機器,危急關頭的瞬間如何做出「最佳選擇」,在法律責任、倫理規範上還面臨困境。只有未雨綢繆,讓制度設計匹配技術發展的速度,科技才能始終朝著良善的方向進步。

40年前,全球第一名試管嬰兒路易絲·布朗誕生之時,曾引發巨大爭議。反對者認為,「體外受精」有違人類的自然生殖,可能會創造出畸形人。如今,雖然質疑的聲音不絕,但不可否認的是,試管嬰兒給很多無法正常孕育後代的家庭送去歡樂。多年的跟蹤研究也表明,通過這項技術出生的孩子,在健康方面和自然受孕的孩子沒有任何區別。科技認知的節點,是未來應用的起點,給先進技術劃定禁區,絕不是要把這扇窗完全關上,而是為了能夠更好地「通風」。以理性的態度、長遠的眼光看待科技發展,技術必將回饋人類更多福利與驚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日報評論 的精彩文章:

致敬馬斯克的星空,更站穩我們的腳跟
改革不惑,開闢現代化偉大征程

TAG:人民日報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