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EM電子顯微鏡系列2—為什麼偏偏是球差?

EM電子顯微鏡系列2—為什麼偏偏是球差?

我們經常聽到球差/雙球差矯正透射電鏡,聽起來很高端,矯正像差可以提高解析度容易理解,像差那麼多種,為什麼偏偏選擇球差來矯正?

矯正過程是類似眼鏡矯正視力一樣么?矯正器長什麼樣子?我們先看兩張圖。

Nion UltraSTEM 200

Nion 100 kV- 300 kV Cs corrector球差矯正器

這NION的貨長的很有個性哇(對比HITACHI)?矯正器長的也有點……

Hitachi HF-3300透射電鏡

進入正題,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如上一期「EM電子顯微鏡系列1—為什麼是電子?」講的,主要是工作媒介換了,光路設計在理論上非常相似,原理基礎在於光具有波粒二象性,電子運動起來也一樣!

電子在運動過程——粒子行為——幾何光學適用;

電子在衍射成像——波動行為——波動光學適用;

光學鏡頭或顯微鏡遇到的所有像差(幾何光學),電子顯微鏡也一樣不少會遇到(矯正針對電子傳輸運動過程)。那好,先來回答幾個問題:

1 什麼是像差?

實際成像跟理想成像之間的差異

2 像差有哪些?

單色像差(球差、彗差、像散、場曲、畸變)

色差(位置色差、倍率色差)

3 為什麼偏偏針對球差?

抓住主要矛盾,擒賊先擒王!

咱有憑有據,一點不冤枉!

你發現什麼沒有?

睜大眼睛再看看!

好吧,還是沒看出來!

對比上面一組圖片,當我們只關注中心針孔點成像時候,球差是導致斑點變大(解析度降低)的主要因素,其次是位置色差,其他像差因素對於點成像幾乎沒有影響,對面成像影響較大。

現在大致給出了「為什麼針對球差」這個問題的答案,下次再講球差相關的具體數值咯,不過隨著技術進步,球差已經矯正到非常低的水平,色差影響解析度提升的因素已經逐漸凸顯,當然這是後話。

也許若干年後聽到最多的是「色球」差矯正透射電鏡,記住,是色球不是色狼!

插個題外話:

波粒二象性在理論上接近完美,但很難直觀形象表述。在波粒行為轉化的時候可以想像成下圖,下落的水滴(電子)在接觸到水表面的瞬間,幻化成水波向四周傳播(粒子行為波動行為轉化);如果把這個過程拍成視頻倒著播放,水波向中心行進聚攏,波動能量匯聚到中心形成水滴(電子)脫離水面(波動行為粒子行為轉化)。

聲明:該直觀想像不保證具備科學嚴謹性,僅供參考。

想探討更多內容,請關注公眾號,歡迎來鎮上做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2017年的最後一天,大家都突然回憶起自己的18歲
Dz最受歡迎的故事集第二十七期藏在閣樓里的「秘密」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