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製造變智造 把更多陽光轉化為電能助力光伏平價上網

製造變智造 把更多陽光轉化為電能助力光伏平價上網

中國儲能網訊:把照耀大地的陽光轉化為電能,再用於生產、生活,是人類感恩大自然、愛護地球的方式。2017年9月30日,國產化率最高的500MW PERC(鈍化發射極和背面電池技術)高效太陽能電池智能製造項目 「紅太陽光電」在長沙正式投產,它利用先進的自動化裝備和控制技術,結合新一代數字信息化技術,解決了傳統光伏電池製造方式中光伏電池轉換效率不高、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發電成本居高不下的問題,將「製造」升級為「智造」。

在湖南紅太陽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工廠」里,有裝備216台,其中核心智能裝備達到了171台,核心智能裝備的國產化率達到91.8%。原來,早在2016年,該公司開始積極踐行「中國製造2025」行動計劃,率先在業內開展「高效電池」+「智能製造」體系研究,建設了國內首條100MW新一代PERC高效電池智能製造示範線,讓製造過程和生產管理達到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同時還向行業提供降本增效的新方案,為光伏行業進入新時代提供新動能。

據了解,由於光伏對清凈度及質量要求非常高,且材質脆、薄,如果按照傳統方式,靠人工進行搬運和質檢,非常容易造成損傷及污染。走進今天的「智能工廠」,你會看到在忙碌作業的都是機器人。黃色的機器手臂不知疲倦地、精確地揮舞著,勤勞的AGV小車(裝備有電磁或光學等自動導引裝置,能夠沿規定的導引路徑行駛,具有安全保護以及各種移載功能的運輸車)按規定路線有序地穿行著。人類嘛,只需要控制大局就好了。

除此之外,「智能工廠」里的車間還進行了工業互聯網建設,實現了車間現場設備之間以及設備與信息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工廠利用視覺感測、網路通訊等物聯網技術,實時採集現場數據,上傳製造執行系統分析決策,這樣一來,太陽能電池的製造過程、產品質量、設備狀態、能源消耗等都得到了實時管控和智能優化。

「製造」至「智造」的升級,實現了單晶電池效率大於21.5%,讓智能車間相比傳統車間生產人員減少了2/3、車間生產效率提高20%、運營成本降低20%,產品不良品率降低30%、能源利用率提高10%,實現裝備、生產、物流、運營和管理智能化,這將推動光伏產業轉型升級,助力光伏平價上網(光伏電站傳輸給電網時,價格與火電、水電價格持平)。

關鍵字:光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儲能網 的精彩文章:

東旭光電擬投資30億元建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

TAG:中國儲能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