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性格的奧秘,中國人和西方人心靈的大餐有什麼不同

性格的奧秘,中國人和西方人心靈的大餐有什麼不同

作者:坐照入神

參加中國人的婚禮,一般在酒店舉行,結婚典禮要辦得熱鬧,一般都有十道菜以上,每一道菜要色香味俱佳才覺得對得起來賓,大家舉杯共飲,為婚禮祝福。中國婚禮更注重的是喜慶氛圍和人情往來。

參加老外的婚禮,很多是在教堂主辦,有鮮花有誓詞問答,要有牧師祝福,很有宗教儀式感覺。

在中國婚宴上吃飯,總感覺在喜慶之餘,一道菜在吃的同時會被品評,它的食材種類、它的加工方式是紅燒還是燉煮清蒸等,外觀是否有喜宴的意境。甚至連一條魚頭對準誰都很有講究……

西方人搞出來的菜完全追不上中餐的豐富多彩,以至於吃了中國大餐之後,老外根本就停不下來。什麼滿漢全席、東北菜、魯菜、川菜、湘菜、廣東菜等等,五光十色千變萬化,老外們會驚呼這麼複雜的菜是怎麼做出來的,做這麼複雜菜的中國人為什麼還沒科技全宇宙第一為什麼還不統一世界……

調和包容味道的中國飲食文化,講究五味調理,要做出1+1+1+1+1>5的效果。各種材料混放入鍋,各種手法折騰食材,就象中國人的人生,與各種各樣的人整合、包容、團結、綜合、調理……

看老外吃飯,常常把一大塊牛排牛肉擺在桌前,配上一清二楚的土豆、香菜、西紅柿什麼的,擺食材互不干涉就象他們簡單直接的性格,然後叉進嘴中混合……

在吃西餐時,老外是不會客套的,一般不願意接受你給他夾菜,也不會強給你夾菜什麼的,如果問你願意吃哪樣菜(當然也可能就是一兩種菜),你不能假客套,否則會很麻煩,分到你盤裡的卻是你不喜歡吃的,比較鬱悶。這在圓融的中國人看來是多麼真筒的人生,但人家也確實少了很多客套麻煩。

你看,舌尖上的文化讓中西方有如此的不同。不同的菜養育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人文又打造了不同的飲食格調。人家老外吃完中國大餐後會驚異質問中國人,為什麼你們造了這麼多豐富的菜,可是體質並不比西方人強呢?其實,老外做的菜往往直奔主題,看重的是營養搭配,熱量、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比例研究得非常清楚,成了固定模式,然後就是深加工精加工批量加工,嚴謹到高逼格,不改了……

在中國人看來這種千篇一律的西方菜每天吃有點雷同,吃久了就急急地逃回了中餐。回頭看中餐也讓人沉思,其實中國古代實行的是分餐制,後來變成了同桌會餐。吃中餐喜宴時,那些吃不完的菜命運實在是令人擔擾,有些被主人拿回去分吃掉,還有的就直接倒掉了。剩下的菜畢竟是大家動過筷的菜,所以沒法保證衛生條件。看來老外的分餐制,還是有優勢的。想想一大桌子菜,大家你夾我夾的,百病從口入就會有不好的預感。如果是大家吃火鍋在一個鍋里撈來撈去就更不用說了,團結是團結,只是心中有點小擔心。在吃多人版中餐時,如果大家自覺用公筷公勺分到自己盤中食用是不是更好一些。咱也別窮大方了,畢竟很多地方還有吃不飽的中國人。浪費糧食實在是傷天害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許多年後我還會想起 的精彩文章:

幾千年中國歷史從來不記載,其實左撇子真的很厲害
《山海經》天帝爭霸和人間帝王爭霸戰,原來情節如此巧合又搞笑

TAG:許多年後我還會想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