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位理性家長的反思:我為什麼從不當孩子面反對老師

一位理性家長的反思:我為什麼從不當孩子面反對老師

在我們心理學裡,有三個字特別有意思,分別是「知、情、行」。

這三個字的關係就是如同數學裡的公式一樣,可以隨便帶入情境使等式成立。

比如,有個比較經典的課堂例子:

一個油漆工人正在給公園的公共座椅刷油漆,好不容易刷完了,正在收拾工具準備離開的時候,有一個人走了過來,二話不說就坐下了。

這個時候這個油漆工人的「知、情、行」是啥樣的呢?「知」大概是「你沒長眼睛啊」,「情」也許非常憤怒,由這種認知和情緒導致的行為可想而知。

當這個油漆工人怒氣沖沖的走到了那個人面前,突然發現這個人帶了一副墨鏡,原來他是個盲人。

哈哈這個時候油漆工人的「知、情、行」變成什麼樣了呢?大家可以自行帶入推導一下,很有趣。

說這麼多是為了啥呢?我是想說啊,對於每一個人來說,在特定情境下的「知」和「情」,會主導他的行為,從而循環往複,建立行為模式、習慣,乃至組成人生。

今天我的主題是「我為什麼從不當孩子面反對老師」,這裡隱含著幾種可能:

可能1:我完全贊同老師的所有做法。

可能2.1:我不完全贊同,甚至完全不贊同老師的做法,但不當孩子面表達。

可能2.2:我不完全贊同,甚至完全不贊同老師的做法,當孩子面表達。

可以這麼說,無論是作為學習心理學十七年的孩子媽媽,還是作為專業研究教育心理學的大學講師,還是作為熱愛反思教育中眾生現象與時代變遷的自媒體寫手,我都不可能做到以上的第一種可能。

同樣基於以上三種立場與身份,我衷心的希望廣大家長,即使再不贊同老師的做法,也不要做以上的可能2.2。

上面說的有點繞哈。

咱們還分析「知情行」,如果孩子反感老師了,那麼在孩子上課的時候、老師留作業的時候、做練習的時候,孩子會怎麼樣呢?

知:這是個壞老師,故意與我作對的,故意折磨我的……

情:厭煩、惱怒……

行:迴避、漠視、頂撞、欺騙……

這還不時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泛化」。在心理學裡,「泛化」是指與最初的刺激相似的刺激也能引起個體的反應。本來孩子是厭煩老師,慢慢的孩子會厭煩該老師所教授的學科,乃至於厭煩學習活動本身。在我的教學生涯中,這樣的孩子並不少見。

孩子厭煩老師的原因也許有很多,我想跟家長們說的是,我們盡量不要做這樣的原因,也許家長處理得當,不僅可以避免教師與學生關係緊張,甚至還可以培養孩子的同理心,使孩子喜歡學習進而取得理想的學習成績呢。

怎麼做呢?教育情境千變萬化,我水平不夠,無法給大家一個特別抽象的原理,僅僅把我的幾個做法敘述一下吧,其實好幾個事情都在往期文章以別的角度敘述過的。

第一件事,是女兒學習寫字的時候。

記得那時女兒四周歲,幼兒園開始要求寫數字。

我是一個在家裡不進行學校教育的家長,所以我女兒在幼兒園要求寫字之前從來就沒有畫過直線,於是把「1」寫直對於她來說是一件特別難的事情。

那幾天我的心都是特別焦慮的,一方面是女兒面對一個困難,另一方面這是我的教育理念與傳統教育理念的第一次較為激烈的衝擊,因為有好多人之前都跟我說過在家裡不教孩子是不行的。

於是我緩解焦慮的辦法就是每天女兒寫字的時候我就看幼兒園監控。

當時老師的做法是誰寫完誰就玩兒去,沒寫完或不合格就繼續寫,於是我在最初幾天總看見桌子旁邊孤零零的坐著我女兒一個小孩子在那裡努力的寫啊寫,老師不斷的指出哪個字哪個字不合格,要求重來。

我心裏面其實對老師的做法不以為然,但是我在這個時候探討腕骨成熟、小肌肉力量、空間認知、動作技能、興趣培養啥的有啥用呢?

女兒回家之後,對她在幼兒園裡的這種遭遇我是一個字都不提的,該幹什麼幹什麼,該玩什麼玩兒什麼。

令我欣喜的是,一個月之後,女兒不僅跟上了小朋友的進度,後來已經是寫的又快又好的那一撥了呢。

第二件事,是女兒晚上八點了還在寫作業。

上一件事,我僅僅是不說而已,這件事,我還得幫老師解釋。

事情是這樣的。平時女兒放學半個小時作業基本都能完成了,但是就那一天,晚上都八點了還在寫。

我挺奇怪,詢問之後發現當天的作業數量老師確實是留多了。據女兒說,是因為老師生氣了,一個是因為當天測驗成績普遍不好,一個是因為調皮學生的火上澆油,所以全班都連帶「遭殃」啦。

這事,只要當過學生的,誰沒趕上過?不過我這個時候帶著我童年的怨氣,聲討女兒老師有意義嗎?女兒本來寫作業已經寫的嘰嘰歪歪的了,我再幫她一下把所有的不是歸在老師身上對她有什麼好處呢?如果那樣,女兒以後把所有不願意完成的任務都賴老師不合理豈不是很危險!

恩,所以啊,我試著同女兒分析老師留這麼多作業的原因,生氣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測驗成績不好導致老師擔心孩子們沒學會,沒學會就得多學幾遍對不對?老師是擔心、擔心啊!

我還特意問問女兒學沒學會,如果學會了就不用寫了,因為老師沒辦法給班級所有的人一個人留一個數量的作業,所以老師一定是按最把握的數量來留的。如果女兒覺得多,可以不寫,我負責出面跟老師解釋。

神奇的是,當女兒理解了老師的「擔心」,變得心甘情願的多寫幾遍了呢。

第三件事,關於女兒的握筆姿勢。

這次,我不是不說,也不是替老師說出隱憂,而就是赤裸裸的歪曲老師的意思。

女兒其實讓我相當省心,因為老師甚少找我,所以我對於老師這次主動找我印象特別深刻。

還是女兒剛寫字不久的時候,老師非常負責任,主動跟我說女兒握筆姿勢不對,讓我回家注意一下。

我心裡想,你看看你看看,寫字寫早了吧,腕骨骨化啊、小肌肉力量與精細程度啊、空間知覺啊、動作技能啊什麼的在我的腦海里洶湧翻滾,但是我依然對老師恭恭敬敬的感謝,感謝老師的認真負責,感謝老師對女兒的關注,老師放心,我回家一定好好注意女兒的握筆姿勢。

我的感謝是真誠的,因為老師真的很負責,但是我並沒有跟女兒傳遞這個消息,女兒非常在乎老師心目中對她的評價。回家我就跟女兒說,老師表揚你了呢,說你進步快,寫字寫的越來越好,不過要注意一下握筆姿勢寫字就更漂亮啦。女兒很高興,也特別認真的點點頭。

答應是答應了,但是身為成年人,千萬別太把小孩子的答應當回事,願望是願望,能力是能力對不對?

女兒握筆姿勢不對的核心問題,並不是她不想,也不是她不會,而是她做不到呀。我的策略有兩個,一個是把長鉛筆變成短鉛筆,降低寫字工具的重量;一個是通過摺紙、塗色、彩泥等遊戲鍛煉女兒手指的力量和靈活性。其他的,就得等她手指頭張長點啦。

很開心,一段時間後,老師反饋給我,女兒的進步很大。

再次感謝老師的關心和關注!

總結一下我的觀點:

不當著孩子的面反對老師,並不一定都是老師做對了,教育情境中的對錯區分有時真不那麼涇渭分明,而且還充滿了對個體還是對全體的矛盾。

不當著孩子的面反對老師,主要是為了避免孩子對老師產生負面情緒,進而產生對於老師的負面認知和負面行為。

不當著孩子的面反對老師,還是對於自己的教育反思與措施的一種慎重,在教育里,究竟怎麼做是對,怎麼做是好都沒有統一、唯一的標準與答案。

作為理性家長、智慧家長,可以思考一下每件事的具體處理方法,因勢利導,把事情引導至一個更好的方向。

如果您有事例,可以給我留言,我們一起探討更好的做法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賽考樂智 的精彩文章:

TAG:賽考樂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