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張扣扣殺三人為正義,那麼會有多少人該殺?

如張扣扣殺三人為正義,那麼會有多少人該殺?

今年除夕,張扣扣為母復仇持刀殺死父子三人,事件在網路上迅速傳播,各種評論在節日本該歡喜的朋友圈、微博中刷屏。我也小憤青的發了一個朋友圈,從貝卡利亞的《犯罪與刑罰》一書中所講述的——復仇對公權力危害更大,因為其他犯罪侵犯的是法律,而復仇傷害的是整個司法體系——的道理中,結合人們對司法體系缺乏信任的現狀,淺薄的表達了一下對司法不公的意見。

然而隨著網路輿論的發酵,我發現了一個讓人十分恐懼的問題,有相當一部分人認為張扣扣殺死仇人父子三人是正義的,而忽視擴大化復仇行為的暴虐性。

從人類的大歷史上講,暴力無數次殘酷的毀滅文明都假借了復仇之名,從遠古的特洛伊之戰、中國戰國後期的諸侯稱霸到羅馬帝國與被征服者之間的相互殺戮,從成吉思汗報奪妻殺父之仇起事,到努爾哈赤的七大恨開始攻擊明朝,再到無數次的平民起義都少不了復仇的鼓舞。復仇造就了無數個戰功赫赫快意恩仇的英雄,但與之相伴的是廣泛的殺戮、人口的銳減和整個社會的凋零。有仇不報非君子,復仇在此顯得正義,但卻處處與野蠻同行。

傳說成吉思汗最快樂的事情就是和仇敵的妻子睡覺,《伊利亞特》明明白白的寫著,英雄們相互打氣說:你怎麼了?你還沒有和特洛伊城仇人的妻子睡覺就要返程了嗎?歷史上馬前掛人頭,車後載美人的事情還少嗎?

個體性事件也是如此,武松殺完了仇人,又掐死西門慶家的小丫鬟;孫悟空大鬧天宮,若好一個天宮一片稀里嘩啦落花流水;呼嘯山莊的男主角希斯克利夫為愛復仇,恨意蔓延書中幾乎所有角色的內心;希臘神話中被趕出國門的玻呂尼刻斯復仇其兄厄特克勒斯,結果兄弟同亡。

無論從歷史大事件中還是從個體性事件中,私力復仇都不能自我節制,都具有破壞的特徵,極難具有建設性的普世價值。群體性的私力復仇帶來的破壞力更是巨大,每一次都以一個文明的破壞或者消退而告暫停,對,大多不是告終而是暫停,世道輪迴後,新的一輪復仇再次開始。

為了補償受害者,復仇無疑具有一定的正義性,而且復仇在任何一個社會中並不消失。即便是以基督教立國的美國,你扇他一耳光試試,看看他能不能像耶穌說的那樣把另一半臉也給你扇一下?

在一個好的社會中,公民同樣不應忍受仇恨的煎熬,但是復仇是節制的,復仇者通過司法途徑是可以獲得正義補償的,甚至說一定程度上講法院是社會中最大的復仇機構,一個中立的復仇機構。對社會和政府犯罪了,代表政府的公安機關不能直接復仇,而是交給法院處理;對個人犯罪了,個人也不應直接復仇,而是尋求政府幫助,再讓政府起訴犯罪到法院。

網路上群情激奮又何嘗不是對長時間以來司法不公的另一種形式的復仇?尼采說了一句評價復仇的話:當你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你。如果法院能作為一個巨大而正義的挖土機,你就可以不用凝視深淵,而是對挖土機說:快去,哪兒有個大坑!從有效的制止復仇的擴大化上來講,法院的中立性是不可缺少的。

單向的復仇是破壞性的,願我們都冷靜下來,秉持基本的價值判斷,多建設而少破壞,把復仇心理改變為督促司法實現正義的思路上來。同時,國家也應該反思,一直以來國家掌握了巨大的宣傳力量,從新聞到文藝再到教育,對清末、抗日、國共內戰以及歷次農民起義的事件描述中宣揚的仇恨式教育,對培養具有寬容精神的國民並無益處。我願意為張扣扣和所有的死者祈禱,並持續對司法的不公與不中立進行批判。希望法院從此刻中立而公正,給他們以應得司法評價,就像柏拉圖所說的:正義,就是給他應得的。

春節回老家,聽公安的一個朋友講,他們轄區一年發生了三起因仇而傷人致死的案件。如果張扣扣連殺三人代表正義的話,那麼有多少人該殺?想想真的可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京律法言 的精彩文章:

TAG:京律法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