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成也詔書敗也詔書,貪權誤命的上官婉兒

成也詔書敗也詔書,貪權誤命的上官婉兒

唐代較為開放,女性也擁有了更多的自由,但能夠步入政界還是很難。武則天在封建王朝里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地做了女皇,於是便有了上官婉兒這位實際上的「巾幗丞相」,陪伴則天女皇三十多年。

上官婉兒,祖父是唐初名臣上官儀,也是著名詩人。上官儀在高宗年間官至三品,但後來卻因參與廢掉皇后武則天而被殺。麟德元年(664年),上官婉兒出生不久,家中就遭遇了滿門抄斬的變故,如此的開場和金庸武俠小說有些相像,這也似乎預示了她未來的不凡人生。

相傳婉兒將生時,母親鄭氏夢見一位神人,給她一秤說:「持此稱量天下士」。解夢者說當生貴子,手握天下大權,鄭氏也料想定然生個男孩,將來能稱量天下人才。不料卻產下個女嬰。什麼人才能稱量天下的文人才華呢?這就要說到魁星了,魁星才高八斗、也應北斗星座。據說魁星手中的硃筆批你是什麼你就是什麼,文人中傳「任你文章高八斗,就怕硃筆不點頭」就來源於此。過去,幾乎每個城鎮都有魁星樓、魁星閣。聊齋中也有個人叫張濟宇的,也是夢到魁星,自以為是,但後來卻落拓無成,不過鄭氏的夢後來還是應驗了。

話說上官一家滿門抄斬,因為母親鄭氏娘家的關係,上官婉兒母女二人才幸免於難,被送入宮中配沒掖庭。這個所謂的「掖庭」,是古代皇宮中宮女生活勞作的地方,罪犯家屬婦女大都在此勞動。等到婉兒長至十三四歲已然出落得美麗窈窕,自成風度,才華更是像她的爺爺上官儀一樣,尤其詩才非凡。一次武則天聽說了她,把她叫到眼前,親自命題,讓其依題著文。上官婉兒文不加點,一氣呵成,文章寫得流彩斐然、字字珠璣。武則天看後大悅,當即下令免其奴婢身分,讓其掌管宮中詔命,就這樣上官婉兒做了武則天的御用秘書。

此後,武則天所下制誥,多出自上官婉兒的手筆。這真應了古人那句俗語「不是冤家不聚頭」,上官婉兒就這樣生活在宮中,和殺害她祖父和父親的仇人武則天呆在一起。十四歲本就是個花蕾般的年紀,婉兒卻開始了她走進政治高端的步履。一個人的這個年紀或許並不一定會知道很多,無法從史料中得知她什麼時候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其實知道了又能怎樣?宮中一個小小的奴婢,母女二人相依為命,手無縛雞之力,相反,此時只有面前這位女皇才是她唯一的出路。只能也只有武則天才會讓上官婉兒釋放出自己的光芒。對於這位女皇,婉兒應該是懷著一種很矛盾的心情,既是不共戴天的仇敵,又是不可離開的依靠。這一切決定了她不可能學漢代的緹縈,也成不了替父報仇殺死軍閥孫傳芳的施劍翹。

在武則天身邊,上官婉兒漸漸從豆蔻少女長成了一位熟諳權術的「女尚書」,失去的是青春年華,得到了萬人敬仰。大凡政治上的獨裁者,都有著極強的佔有慾,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更是,對於身邊這個貼身的女秘書,她更是死死的獨佔著。上官雖然正是年青妙齡,但身居宮中,婉兒接觸到的都是一些沒長鬍子的太監之類,又到哪裡去找一位知情解意的紅顏知己。這個時候能夠改變她命運的最佳轉機應該還是來自於她的主子,如果武則天這時候發現哪個青年才俊適合的話,御賜婚姻該是最理想不過了。我想偌大一個大唐朝廷,武則天又是以其識人善任而著稱,能夠納入她視線的也不在少數,可偏偏這樣的事情始終沒有發生。主子不開恩,機警聰明的上官婉兒當然不敢。上官是崇拜武則天的,甚至是死心塌地,其實這種崇拜也不是沒有道理,中華上下五千年,不就是出了這唯一一個女皇嗎?婉兒對女皇忠心耿耿,這種忠心甚至有些讓人不能理解。在陪伴武則天的近三十年里,她或許泯滅了本屬於這個年齡的女性慾求,宋代的賀鑄在暮年偶遇一心意少女時竟然也寫下了「錦瑟年華誰與度」的詞句,不知道這個時候的婉兒又該怎樣面對自己的情感?據說她曾和自己年齡相仿的太子李賢相愛,但後來,這段感情還是被女皇及時發現並掐斷了,廢除太子的詔書就出自上官之手。事已至此,也就應該相信,上官婉兒一生除了忠於女皇,其他都別無選擇。

上官婉兒的死心塌地武則天當然能夠見到,女皇也把其視為心腹,甚至與男寵張昌宗在床榻間交歡時也不避忌她。上官婉兒並不是稻草人,免不得春心萌動,加上張昌宗姿容秀美,心如撞鹿。一天,婉兒與張昌宗私相調謔,被武則天撞見,拔取金刀,傷到了額頭天目穴,且怒目道:「汝敢近我禁臠,罪當處死。」虧得張昌宗替她跪求,才得赦免。婉兒因額有傷痕,便在傷疤處刺了一朵紅色的梅花以遮掩,誰知卻益加嬌媚。宮女們紛紛在前額點紅效仿,漸漸地宮中便有了這種紅梅妝。上官婉兒精心伺奉,更得女皇歡心,從聖曆元年開始,又讓其處理百司奏表,參決政務,權勢日盛。

武則天在世的時候,上官婉兒是按照女皇的需要而生活,未免有些憋屈,這樣說不是太恰當,但至少很收斂。等到主子一死,她也就不由自主地放肆起來,亂了章法。中宗複位後,上官婉兒瞅準時機同時獲得了中宗和韋皇后的寵信,專制詔命,手握大權的上官婉兒開始了自己做主的生活,她於是逢迎所有喜歡她、需要她的人。中宗、韋皇后、武三思等等都被她個個收攏,他們也就成了一條繩上的螞蚱,這時候的上官婉兒被中宗封為昭容,她的母親鄭氏也被封為沛國夫人。

當年,婉兒滿月之時,鄭氏曾其抱在懷中戲語道:「汝能稱量天下士么?」即呀呀地相應,如今果然。上官常勸中宗廣置昭文學士,盛引當朝詞學之臣,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當時在上官婉兒的主持下,朝廷上下一片賦詩唱和之風。據說有一次,有一百多人作應制詩,皇帝命上官婉兒評選出一篇最好的,以供譜曲。昭容在帳殿旁一座搭起的綉樓上評選,臣子們都在樓下。一張一張落選的詩箋被扔下來,各人自己取回。最後只剩沈佺期和宋之間二人的詩箋沒有下來。過了好久,才飛下一紙,乃是沈佺期的詩。沈、宋二人當時是齊名的,他們的作品不容易區別高下。上官婉兒的評語是:「二詩工力悉敵,沈詩落句詞氣已竭,宋猶健筆。」

上官婉兒不僅在政治上倒向了中宗、韋後、安樂公主和武三思,私生活里,她也成了中宗的嬪妃,並和武三思私通,還把眉清目秀的兵部侍郎崔湜引做面首,並幾次幫助崔湜躲過官災,不斷升遷。其中情又有多少?似乎此時的婉兒已經扭曲了自己的人生。由於有了上官婉兒和武三思的加入,韋後勢力大增,把唐中宗的權柄完全架空,這終於惹惱了當時的太子李重俊。景龍元年(707年)七月,李重俊與左羽林大將軍李多祚等發兵,在半夜時分,先是殺死了武三思,又直奔皇宮,搜索韋皇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上官婉兒深知利害,急忙逃至唐中宗和韋後住處,說,看太子的態勢,是先索取我上官婉兒,依次會索取皇后,最後是皇帝。中宗和韋氏大怒。上官婉兒適時抓住了懦弱中宗和韋皇后的心,把自己和他們系在了一根繩子上,這招果然奏效,在中宗的主持下,太子被誅,韋後、上官一方暫時又轉危為安,取得勝利。

按說聰明的上官婉兒至此也該警醒,但她太過貪戀對權力的佔有。接下來,韋後和女兒安樂公主毒死了中宗,偽立詔書,立溫王李重茂為帝,李旦輔政。韋後想學武則天謀取皇位已經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景龍四年(710年),李旦之子臨淄王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起兵盡誅韋後、安樂公主及其黨羽,李隆基入宮。經歷過無數次宮廷風雨的上官婉兒果然是見過大世面,她率眾宮女,秉燭列隊迎接,並且拿出自己當初與太平公主一起草擬的那份「上官版遺詔」(以證明自己是站在李唐宗室一邊的),並讓帶兵趕來的劉幽求為自己說情,但李隆基卻不吃這一套,最後上官婉兒終是死路一條。

「密葉因裁吐,新花逐翦舒。攀條雖不謬,摘蕊詎知虛。春至由來發,秋還未肯疏。借問桃將李,相亂欲何如。」在這首詩中,上官婉兒所寫的「翦彩花」,又何嘗不是她自己的寫真?她和祖父上官儀命運何其相似,都因為才華上位,成也詔書,敗也詔書。到了開元年間,唐玄宗追念上官婉兒的才華,下令收集其詩文,輯成二十卷,張說為她作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與其坐等風起,不如自生雙翼
耒陽這個公園厲害了,風景超美不說,又又又開通了一條大馬路!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