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數字遊戲的利與弊

數字遊戲的利與弊

作者:王沐歌(北京師大附中高三學生)

進入21世紀,數字遊戲發展很快,經歷了家用遊戲機、單機遊戲、網路遊戲和手機遊戲時代,同時也出現了益智類、體育類和策略類等遊戲。2003年,國家體育總局批准,將電子競技列為正式體育競賽項。2014年,網路遊戲市場規模達到了1144.8億元人民幣。

數字遊戲持續火熱,吸引許多青少年參與,由於數字遊戲以數字設備為道具,可以讓遊戲者在虛擬世界中與網路模擬對象進行交互,結果讓許多人沉迷其中,也由此引發了一些爭論。

我認為,數字遊戲具一定的積極作用,但玩遊戲的時間和程度必須要控制。在家長的有效監控和引導下,遊戲或許還能成為青少年學會自我管理的一個契機。

遊戲屬於人類自發活動。遊戲最初伴動物而生,各種動物為了熟悉生存環境,彼此相互了解,練習競爭技能,進而獲得「天擇」的本領就開始了追逐、打鬧等遊戲活動。人類為了自身發展的需要,從兒童開始也參與多種的遊戲活動,如投擲、下棋、競技等。數字遊戲是伴隨著科技的進步而產生的,也並非是一種單純的娛樂活動,比如海豚出版社翻譯出版的《數學遊戲書》之所以廣受歡迎,就是因為它有培養提高智力水平的目的。數字遊戲有積極作用,比如,它能夠激發遊戲者去了解並掌握計算機技術,基至影響他們的職業選擇,有志於加入遊戲編程行業之人閱讀的《遊戲編程入門》十年來暢銷不衰,正是這方面的例證。此外,在網路遊戲中,遊戲者要交流、協作,遵守共同的規則,不斷清除活動中的自我中心傾向,培養守序、負責的意識和理念,同時也能宣洩一些平時積累的不良情緒,保持良好狀態等等。

但是,數字遊戲再真實,也是虛擬的,它不是人生,更代替不了學校課程的學習、同學們的交往和家長們的相伴。我們學生還處於學本領的階段,要靠刻苦學習體現自身價值。對於並非職業電競選手的廣大青少年而言,遊戲是供人娛樂的,是虛構的,而生活是現實的,是嚴肅的。健康遊戲者能保持正常心態,能控制時間,有豐富的業餘生活,在娛樂中獲取知識,而不是沉迷其中並自食惡果。因此,玩數字遊戲有積極作用,但對青年學生來說,必須建立在一定規則的前提下。

《光明日報》( 2018年02月24日 06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平頭哥:我都不跟他一般計較,咬死一隻太費勁了
科技日報: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科技獎勵體系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