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腸鏡穿孔 內鏡醫生無法迴避的「痛」!

腸鏡穿孔 內鏡醫生無法迴避的「痛」!

點擊右上角立即關注,更多健康內容不再錯過,不定期驚喜送給你

「什麼,做個腸鏡也會發生穿孔?」甚至有些人談鏡色變。

腸鏡穿孔 內鏡醫生無法迴避的「痛」!

1.腸鏡操作中腸壁是如何穿孔的

常常聽說腸壁很薄,要預防穿孔,但從未體會過。有一次跟著老師去做術中腸鏡,只見外科醫生把腸管拉出來,充氣一看,腸壁薄的象氣球一樣,有點詫異。想想在操作中,若未遵循循腔進鏡原則,鏡身自由感又差,盲目進鏡時鏡頭可直接穿破腸壁;其次,結襻強行進鏡時,鏡身可在腸腔內堆積致腸段過度牽拉而出現漿膜撕裂穿孔。再者,某些疾病可致腸壁局部薄弱,如炎症性腸病、惡性腫瘤、憩室等,有時為尋腔而過度注氣可造成腸腔內壓力過大,易導致薄弱腸壁損傷和穿孔。多數文獻資料表明,乙狀結腸及其移行部是穿孔的好發部位,原因是該處腸管冗長迂曲、遊離性較大、腸腔相對狹窄,鏡身容易成襻,因此有前輩說,腸鏡操作時一半的時間要花在乙狀結腸上。

2.雙人操作與單人操作

個人體會是雙人操作的穿孔機會較單人操作的大。雙人操作法是以推進為主的自然插入法,需要助手的配合,進境手感全在助手,操作者在進鏡過程中無法感知進鏡的阻力,容易結襻進鏡,增加了操作的難度及穿孔的風險。而單人操作時,操作者不受助手的影響,可自由地感知內鏡的進退、旋轉阻力,不易結襻,鏡身的自由感良好,穿孔發生率低。

3.無痛腸鏡與普通腸鏡

無痛腸鏡會增加腸穿孔的風險,應儘可能避免使用鎮靜劑進行腸鏡操作。日本學者甚至認為,依靠麻醉的結腸鏡檢查是危險的,容易導致穿孔、出血等併發症,其違背了結腸鏡檢查的初衷。麻醉狀態會掩蓋患者的不適表現,患者無法配合,對腹痛腹脹無反應,內鏡醫生可能會滑鏡,會過度充氣,會在結攀的情況下繼續插鏡,這樣就增加腸穿孔的風險,因此不建議初學者操作無痛腸鏡。而普通腸鏡時患者清醒,醫患配合良好,患者也可以隨時變換體位,當充氣過多,腸管過度伸拉或結攀進鏡時,患者都會有腹脹腹痛反應,此時我們會停止進鏡,及時吸氣、退鏡、解攀。

腸鏡穿孔 內鏡醫生無法迴避的「痛」!

4.氣體量的控制

注氣可以幫助尋腔,但過度的送氣只會讓插入過程變得越來越困難。如果送氣過多,腸管彎曲角度變大、腸管過度伸展擴張,腸壁變薄,就難於實施直線插入和腸腔短縮,結果導致插入困難,操作時間延長,穿孔風險增加。所以說「控制氣體量就是控制大腸」不無道理。

5.滑鏡與反轉

滑鏡的手法盡量避免,特別是初學者,不得已使用時,要注意必須要準確認定滑的方面是腔的方向,而且滑進的長度不能長,手感前方的順暢與阻力也非常重要,滑之前你就要想到萬一穿了咋辦的準備。UP到底勾拉很危險,鏡子像鉤子一樣,很容易把腸壁勾穿。直腸內U型反轉也無需常規進行,不能勉強,若要仔細觀察,可使用透明帽,用透明帽的支撐作用對肛門進行觀察。

6.腸道準備的因素

腸道準備差時,操作視野模糊不清,腸腔走向難於判斷,糞渣容易堵住鏡子影響吸引,再加上糞水的氣味容易影響操作者的心情,容易發生穿孔,所以腸道準備差時,果斷的放棄。鑒於此,行腸道準備宣教時,應向患者作詳細的口頭告知及書面告知,必要時檢查前一天電話告知或簡訊提醒。

7.受檢者的因素

肥胖者腹壁松馳,結腸冗長,有時橫結腸下垂。消瘦者腸管銳角多,鏡軸容易產生偏離,易帶攀進鏡。年輕女性疼痛過於敏感,腸管易痙攣而不利於取直腸腔。老年人腸道可塑性低,對疼痛遲鈍,會掩飾成攀帶來的危險。便秘患者腸道蠕動弱,腸道準備往往較差。腹部及盆腔術後的患者腸道往往粘連,拉鏡時缺乏著力點,腸段短縮困難。腸梗阻患者視野不清、梗阻部位腸腔狹窄甚至無法通過。另外部分患者伴有致腸壁薄弱的疾病(炎症性腸病、惡性腫瘤、憩室等),對充氣比較敏感。以上情況常常導致插鏡困難,往往也是穿孔的高危病人,特別是術後腸道粘連者。因此,操作前應詳細詢問病史,操作時要特別謹慎,初學者要盡量少做。

胖子、瘦子、老年人及腹部術後患者

腸鏡穿孔 內鏡醫生無法迴避的「痛」!

8.操作者的心態

心態很重要,保持心態放鬆,心靜如水,不急不躁,手腦並用。最容易出事的是快下班時刻或者周末,心裡有儘快完成、準時下班的念頭,結果是欲速則不達,越是想快越容易出事。

9.堅持與放棄

腸鏡操作要量力而行,自身技術水平有限時,要學會放棄,不可執意而行,對於反覆進鏡困難者,單靠延長時間去嘗試顯得極不理智。延長時間會增加患者的痛苦或麻醉風險;同時術者心理也會發生變化,求勝的內心,會做出一些牽強和不安全的動作,嚴重者可造成穿孔併發症。當操作15分鐘仍不能送達回盲部時,應該主動放棄或由高年資的醫生接鏡完成。患者很痛的、視野不清的、主動要求放棄的我通通放棄繼續進境。

當然,當結腸鏡操作量的積累帶來了質的飛躍的時候,一些不利於腸鏡操作的因素都是可以避免的。總之,臨床內鏡醫師應該加強理論學習,積累操作經驗,熟練操作手法,提高插入技術,嚴格把握腸鏡檢查的適應症和禁忌症,操作時應嚴格遵循尋腔進鏡和保持軸線短縮法的原則,保持鏡身的自由感謹慎進鏡,避免在結襻的狀態下強行插入,適時主動放棄,這樣才能安全、順利的完成檢查。

註:文中圖片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腸癌學堂 的精彩文章:

7個問題了解結直腸癌 或許你不知道的危險就在身邊!
腸癌的7個早期信號 要留意!遠離腸癌 常做這7件事

TAG:腸癌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