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秀實:什麼樣的人才可能是燦爛文明的締造者?

秀實:什麼樣的人才可能是燦爛文明的締造者?

春節期間,與儒釋道西班的幾位同學都談到一個問題,關係到理想與現實的關係。

我的回答當然是告訴他們應該先關照現實,才能照顧得到理想的長遠。

比如說,因為他們的精進與好學,會不太願意在俗務上花費時間精力,比如不太喜歡跟著親友去玩一些沒有什麼意義的娛樂活動,比如打麻將、唱KTV這樣的,也比如對於現實的一些享樂方面的需求也不是很強烈了,不再像以前吃一頓飯花幾千塊這樣的了……

那我的回答,其實是為了照顧他們的身邊人。比如有一位同學的先生也是我們的同學,對於太太的表現就顯得有些落寞。那我也告訴他我們有些優秀的同學的先生為了照顧太太的學習,是把家務都包攬下來讓她們去學習的,於是她們就把先生做家務的背影拍下來分享給我們,還有的同學的家人對於他們想要辭掉非常優越的工作去當讀經老師的想法都是相當支持的……

其實,這不僅僅是與所謂的理想與現實有關。

比如,有的人聽說讀經教育的第一念會是:

「這個有什麼用?」

「這個對我有什麼好處?」

我就曾經遇到這樣的人,第一次見面就逮著我追問,好像天下人都有義務要為他回答問題一樣,當下就真真體會到了什麼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論語》)了。

在我們二零一七年九月份的研習班上曾經有一位同學,頭銜一大串,總之是一個名校畢業的在一個世界五百強的大企業做管理的精英人才,他在學了幾天之後思想上產生巨大的衝突,發現說,我們所學的這些都是「唯心」的,而他原有的價值觀是「唯物」的。

這當然也還是比較淺層的分析。如果進入哲學層面去看,還要用到「實用主義」和「超越」這樣的一些概念。

在一個注重實用價值的人眼中,你讀書不能當下掙錢產生經濟價值,你買花花的錢不如去買肉,你談什麼心性,談什麼理想,談什麼志氣……都是些虛而不實的東西。

在實用主義者的眼光里,用他的判斷標準看,只看你這些東西能產生什麼實用的價值、經濟的價值。你在那裡關於人生的、關於未來的所有的思考和苦悶在他眼裡都是自尋煩惱。

從實用主義的角度,看起來都是有道理的。沒有經濟基礎,一切都是空談,是不是?

可是,學習文化時卻總會看到一些不同的觀念。

比如《孟子》的開篇就講,「以利為利」,還是「以義為利」;

《大學》裡面講:「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論語》裡面還講:「朝聞道,夕死可矣。」還講: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

那有人會說,你講的這些都不是現代的科學,不是現代的科技文明……

可是無論是哪裡的科學家,真正能夠做出一些成績出來的,是不是都有一點獻身科學,甘做實驗僧坐冷板凳的?這就是科學背後的科學精神。沒有這一點為求自然世界客觀規律的奮鬥精神,這些科技文明是出不來的。

《易經》賁卦的象辭上講:「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類的文明從人文而來,是天地的文明「止」在人心中,而得以形成、產生「人文」的。

什麼樣的人才可能讓天地的文明「止」在心中?

這是個值得好好思考的問題。

如果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如果對這個問題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我們對於歷史,對於文化,對於人生的價值,會是非常模糊的。

當沒有外界的影響(苦痛)觸動來促使我們思考時,我們還可以醉生夢死般的不問前程。當遇到一些大的困惑的時候,就會產生幻滅般的考驗。

即便人生一帆風順,你總將會遇到生、老、病、死,遇到任何事物的成、住、壞、空。彼時,大惑終生未解,天地的文明與我毫不相干,生從何來,死往何去?我們以何物來安此身心?

這些思考,將會讓我們在面臨一些選擇的思考,有一個判斷、思考、抉擇的標準。

這也就是那些談論著「心性」,談論著「理想」和「志氣」的人,思考和討論的話題:

我們要如何度過我們的一生?

致廣大而盡精微

極高明而道中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秀實 的精彩文章:

TAG:秀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