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這太平洋島國最後一個吃人部落 沒想人家已經蓋房買車奔小康
人吃人,在我們生活的文明現代社會是件不可思議且讓人震驚的事情,然而在南太平洋島國的土著部落中,卻一直有著吃人的駭人歷史,就算是到今天也不能確定全部絕跡。博主素素自四年前的大洋洲之旅後,對部落文明的痴迷,是一發不可收拾,從斐濟到萬那杜到衣索比亞,四年後又回到大洋洲,薩摩亞,因颱風原因又回重返了斐濟。
畢竟這個有著2500年吃人歷史的島嶼對部落迷而言有著莫大的吸引力,在首都蘇瓦博物館內,毫不隱晦地展示著這一段歷史。只可憐那西方傳教士托馬斯.貝克因語言不通,原意用帽子向酋長交換梳子以施敬意,卻不小心觸犯了原始部落的禁忌,被吃得只剩下一隻鞋子。
雖然之後經過西方傳教士的不懈努力,終於在1875年,最後一個吃人部落也結束了吃人生涯,投入了主的懷抱,這個讓人聞風喪膽的吃人島戒掉了數千年來的吃人習俗。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這段歷史,素素博主在一個細雨紛飛的下午租了計程車,穿過山林曲徑,踏著泥濘,探訪了這個最後吃人部落遺址-姆尼丘陵堡壘Tavuni Hill Fort。
Tavuni Hill Fort距離Sugatoka鎮也就幾公里,但因為路不好走,那個印度司機馬上坐地起價,要收20斐濟元往返,但因為是必去的地方,因此也沒跟他多壓價。
這座曾經讓人有去沒回的部落山頭,如今已經接近荒廢,村民們全部移居于山下重建村落,
動態發出後很多粉絲擔心素素成了外賣送到部落被吃了,事實上,部落遺址現在是一個景區,但是非政府管理,是由當地的部落自行管理的一個景區遺址,因此沒有被吃危險的啦!
Tavuni Hill Fort的門票是15斐濟幣,稍貴,但全程有土著美女帶路和講解。
部落原址簡單重整後開放讓遊客參觀,好了解這段曾經的黑暗歷史,但相對於其它原始部落,反倒覺得斐濟土著對於這段歷史相對放得開,除了這個村落,還有一些部落文化村也展示著這段不堪回首的習俗。
土著美女簡單介紹了這座姆尼丘陵堡壘的歷史:建立這座部落堡壘的酋長梅勒 阿塔米Mailelatamai是來自湯加,他帶上水手, 漁夫,巫師,勇士,工匠,離開了紛擾不斷的家族乘船來到斐濟。當船停在kadavu 和serua時,他派漁夫去捕魚,但因為走得太急,兩個島都分別留下了部分漁夫沒上船,當船停泊在Korotogo時,他派工匠去建房,有一組建得不好,他把牆踢倒然,工匠感覺羞愧難當,離開了Korotogo分別去了Vatutu ,Nawaka 和Nadi。
酋長梅勒.阿塔米Mailelatamai最後還是離開了Korotogo,來到了姆尼丘陵堡壘Tavuni Hill Fort。當時堡壘還沒建成,島上的部落爭鬥不斷,他們一直遷徙著,後來收服了Yanuca 和Cuvu才回到這裡定居並擁有了屬於自己的部落土地,一直和周邊部落和睦相處。
售票處外面的山下的村莊,就是姆尼丘陵堡壘Tavuni Hill Fort原住民的現在居所,素素跟著土著美女沿著崎嶇的山路上部落遺址。
由於經過了一百多年,因此,原部落的房屋都已經不存在,剩下的都只是一些碎石堆成的地標,或原房屋的地基。因此,如果沒有聽講解或不了解這一段歷史,這裡不會是一個好的旅遊選擇點。下面這個一號樁的位置是原住民做飯的地方,不知道怎的一聽到做飯就有些背脊發涼。
這兩處房屋地基是原是湯加來的部落所居住的,原來的樣子已經完全看不見了,可惜了這次因颱風沒去成湯加,下次一定去親自看看。
另一邊的地基遺址是斐濟原住民部落所居住的,雖然遺址已經荒蕪但可以想像當時部落之間的相處之和諧。
原始部落大都相信萬物有靈,因此一草一木都可以視為神,下面這塊石頭就是當時原始宗教的神,但現在斐濟及各太平洋島國幾乎都相信天主教,看來原始的野蠻必將被現代文明所洗禮。
兩棵樹之間這片地方是墓地,土著美女的斐濟口音加上素素博主的超爛英語,以致她說的講解偶都沒聽得很準確,但能在這麼高的地方建墓地一定是在部落中地位很高的人,上面的石頭是表示死者生前死吃過的人的數量,大家有沒覺得這個地方雖然叢林茂密,鬱鬱蔥蔥但總有陰森趕腳?
遺址內最精華的地方就是下面這幾塊石頭,美女說這叫killing stone,殺人石,就是在這個地方由酋長指揮下殺掉捕掠所得的俘虜,讓血流到泥土中,然後拿去烹飪,由部落民眾分食。土著美女是講解得很仔細,但為了避免過於血腥就不細述了。
下面這塊空地是酋長原來的房子所在地,也是整個堡壘最高處,部落規則都是低層的家庭住在山下,中層的住得高些,酋長是部落中地位最高者,所以住在山頂,而酋長也是部落中最富有的人,所有土地,勇士,糧食都是歸酋長管理。
在下山的時候,特意讓司機送我到部落後裔現今所住的村落,看來經過一百多年的進化,和天主的庇護下,部落民眾大多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不僅蓋上了新房還買上了汽車,要注意的是,雖然邁入現代社會,但部落某些制度仍然存在,例如這山下的村子所住的依然是低下層的家庭,但低下階層也能有房有車真算混得不錯了。
因此,忍不住讓司機問問部落民眾能否聊幾句,取取經。小印度司機倒也蠻乖巧的,馬上招呼一位大叔過來。
你們現在還有土地嗎?除了種植以什麼為生?素素博主問。那大叔好象還不大會英文,小印度翻譯說:他們現在還是有土地,但大多在酒店內工作,或從事旅遊業工作。「那現在的日子比以前過得好多了」素素博主笑著向大叔說,這句不知怎的他倒聽到了,點點頭表示贊同。因為還是感覺到他們對拍照不太自在,因此沒有多拍,只在徵求同意下拍了拍周邊環境和房屋大概。
短短一百多年,從原始部落到奔向現代小康社會,也真心不容易,很大程度還是因為英國殖民期間改變了他們。因此,世事的變幻都有其最終原理,無論何種改變一定都是最好的安排。
所幸斐濟的部落民眾天生就有一種樂天基因,也沒有過多的慾望,也沒有太多的心機。可自從印度人來了後,有了競爭性,反而讓他們慢慢地勤奮起來了,當然跟我們辛勞的國人還是不能比。斐濟的快樂是源自這種原始的純真,特別在遠離楠迪,蘇瓦這兩個商業城市,人們的笑容能感化一切,慢慢地讓素素博主不經意地愛上這個國家。
Hi,我是素走世界,一個愛旅行愛素食不愛思考的吃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多多吐槽順手分享哦!
知名旅遊博主,環球素食旅行者,2017中國全域旅遊魅力指數排行榜旅行達人評委,擁有主流自媒體,OTA平台共二十多個,總曝光量過億,中國攝影師協會會員,兩年行走經過五大洲,四十多個國家。


※探訪滇緬邊境被現代化了的古老山民
※春節香港街頭讓人垂涎三尺的美味素食
TAG:素走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