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一次做父母,他們也沒有經驗

第一次做父母,他們也沒有經驗

前幾天,看到有一個清華畢業的大學生,因為記恨小時候父母對自己教育方法的不得當,12年沒有回過家。他吐槽的父母一項項「罪名」,我沒有細看。

因為我心裡在想,父母生你養你一場,給你生命,就是最大的恩情。他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難免有做得不對的地方。能夠原諒父母的不完美,才是一個人最起碼的修行。

我想起了自己小時候,父母做的一些不完美的事。

1

因為我小時候,是在姥姥家長大的。那時候小姨和舅舅都沒有結婚,所以,一家人都特別寵我。

在那個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姥姥家有一點好吃的,就全給我,所以「吃獨食」一直是我的專利。

後來,在我六歲的時候,我回了自己家。那時候,大妹妹三歲,小妹妹一歲。母親領著大的,抱著小的去趕集,是我們最快樂的時光。

買一些生活用品的時候,常常要找回幾分或者一毛的零錢。母親看著幾個孩子眼巴巴看著商店裡花花綠綠的糖果,饞得直咽口水。於是就告訴售貨員,零錢不用找了,換幾塊水果糖吧。

為了公平起見,母親常常把糖或者小點心平分成三份。她自己是一點也捨不得吃的。吃慣了獨食的我,見有人跟我分吃的,自己才分到了很少的一部分,就急了,非要自己都拿過來。

「在我姥姥家都是讓我一個人吃的!」這是我的理由,當然也是覺得最委屈的地方。

「可是,咱家現在不是你一個孩子,是三個,你是老大,應該讓著妹妹們才對!」這也是母親經常用來勸我的話。

可是,幾年來養成的壞習慣,怎麼能在短短的一、兩個月內改掉呢。於是,哭鬧是經常的。

母親無計可施了。

有一次,她帶著我們幾個孩子去一個附近的奶奶家串門的時候,可能覺得我還小,就當著我的面,提起了這件事。

那家的爺爺說:「我家小成小時候也這樣,那時候北京的親戚拿來的點心,我給他一塊,他嫌小,我就問他『要不要?不要的話,我吃了!』小成還是不要,我就真的咬了一大口。結果,他急了,趕緊跑過來要了。我就不相信治不了這樣的孩子!」

我不知道說什麼,只是覺得這個辦法對於孩子來說,有點殘忍。我瞪了那個爺爺一眼,以表示對他的「餿主意」的不滿。

後來,再遇到這樣的事,母親果然聽從了那個爺爺的建議。一根甘蔗,分成三段,我嫌小,母親就按那個爺爺說的,咬了一大口。

我一看,就急得哭了起來。

母親說,你要不要?你不要,我還咬一口。

我哭得更厲害了:「不要!」

好,你不要!我再咬一口。

眼看著應該屬於自己的甘蔗越來越短,我連急帶氣,哭得差點背過氣去。

我想不起來,後來那段越來越短的甘蔗我要沒要。但是當時那種要把人氣死的感覺,至今想起來,還記憶猶新。

我也不知道,自從那次以後,我習慣上「吃獨食」的做法有沒有扭轉。但是我知道,不管怎麼樣,反正思想上是沒有真正認識到什麼,只是加重了對母親的怨恨。

以至後來,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才變得「知書達禮」,知道讓著妹妹們。但是,我敢肯定,絕對不是小時候那次硬生生把我氣得背過氣去的「甘蔗事件」。

2

雖然小時候刁蠻任性,但是,上小學以後,我成績還是很好。

那時候一個家裡孩子普遍比較多,孩子們上學也晚,我在班裡差不多是歲數最小的,記得我當時總在班裡考第二。一年級時,考第一的那個是留了級的,而且比我大兩歲。

當我屁顛屁顛地把獎狀拿給父親看的時候,父親一臉的嚴肅。

「考了個第二?數學語文都考了多少分啊?」

「數學一百,語文九十九!」我說。

「嗯,數學能考一百,語文為什麼不考一百?」

「嗯,語文錯了一個字。」我說。

「那個字會不會?」

「會,就是寫的時候少了一橫兒。」

「你這就是馬虎。這麼馬虎怎麼行!」

我低頭忍住了委屈的淚花。彷彿犯了個大錯誤一樣,灰溜溜走開了。

末了父親還要補上一句:「你總是考第二,什麼時候考個第一讓爹看看。」

終於考了第一的時候。

「爹,我考了個第一。」試探著看著他的臉色。

「考了個第一?數學語文都考雙百沒有?」

「考了。」

「拿過來我看看卷子。」

於是父親拿過卷子,仔細尋找一些「紕漏」。

「你看,你這個字寫得又像『已』又像「己」的,老師是沒認真看,要不再扣你一分,你就得不了一百了!」

我不滿地拿過卷子,轉身回了自己屋。一點高興的感覺也沒有。反正不管考得怎麼樣,到頭來都是挨批。

當時給我的感覺就是:父親一點也不喜歡我。

在學校,由於小時候在姥姥家生活,接觸同年齡的小夥伴少,所以我不會跟人相處,也不會玩當時孩子們都會玩的一些小遊戲。只有這個考試成績,是我最自信的地方。老師誇獎我的時候,也是我唯一自信的時候。可是,回到家,父親的「打擊」,又再次把我打回原形。所以,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平時很自卑,性格也很內向。

但是,還得感謝小時候那些天真的同學們,知道我成績好,常常得到老師的誇獎,所以,那些特別會玩的同學,在分組的時候,都會特意提出來:我跟梧桐一組吧。這些,常常是我想起來很溫暖的一件事。

後來,我知道了父親的良苦用心:他是怕我驕傲自滿,才永遠不會誇獎我。可是後來我想,在一個孩子成長的階段,需要批評,當然更需要正當的鼓勵。

如果永遠是批評,他會覺得,自己從來不讓父母滿意,是自己做得不夠好,在他努力的同時,其實小小的心是很受打擊的。他不會自信,更不會快樂。

我們的父母,當初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或許由於受教育程度的局限性,他們缺少教育孩子的經驗與方法;或許由於生活壓力大,忙於生計,我們的成長過程中,他們缺失了陪伴;還有由於性格的原因,他們急躁,愛發脾氣……

現在想起來,那些事情還歷歷在目。不忘記並不代表著不原諒。但是這並不代表我還在記恨我的父母。

3

記得那時候,在忙完家裡、地里的活兒的情況下,家裡還開著麵粉加工廠好多年,父母只是為了掙一點辛苦錢。那時候,農村裡電還不能正常供應,所以,不管多晚,只要來電了,父母就趕緊起床,給人家加工糧食。一忙就是大半夜。

第二天早上,母親還拖著疲憊的身體,起來給我們姐妹做飯。她以前生過兩場大病,也可以說是經過了兩次「死裡逃生」。所以家裡欠了很多的外債。也就是幾年開麵粉加工廠,還有父親後來東奔西走做一些小生意,我家才還清了對於當時來說是一筆不小數目的外債。

家裡來客人了,做點好吃的,父母從來捨不得吃一口,客人吃剩下的,就都給我們吃。

那時候,白面少,包餃子都是包白麵皮和紅薯麵皮的。父母都是把白麵皮的撈到我們碗里,他們吃黑面的……

家裡再窮,每年我們姐妹三個都做一身新衣服。那都是母親從集上買回布料,自己手工或者借用別人家的縫紉機做成衣服,為的是省下幾塊錢的加工費。而他們自己很少買衣服。過年的時候,也是挑一身沒有補丁的舊衣服穿上,就算過年了……

後來,我考學跳出了農門,後又來城裡生活。父母的年紀也越來越大了。

我苦口婆心地勸他們來城裡生活,脫離邊遠農村那個惡劣的生存環境。只為了上了年紀,身體有個不舒服了,方便照顧,也方便就醫。給他們提供衣食住行上的幫助,讓他們安享晚年生活。

一個人,如果只記得父母的不完美,還怎麼能做到善待他們?

如果連自己父母的不完美都不能原諒,怎麼能有大的格局?怎麼能與這個社會和諧相處?怎麼能做成大事?

我也是一個孩子的母親,我知道那份對孩子的舐犢之情。我不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當然也不能要求我的父母做得盡善盡美。

所以我認同這句話:原諒父母的不完美,是一個人最起碼的修行。

作者簡介:秋踏梧桐(個人微信號:在水一方),一個愛好碼字的七零後,願用文字表達對過往歲月的懷念,對或美好或醜陋事物的真實描繪。有自己的小情緒,小見解。只願不枉此生,用文字在這個世界刷刷存在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那些年讀過的英國文學和寫過的信
WeGame即將上架《三竹里》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