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真實BURGMAN漢堡人200的使用感受,多圖,乾貨!

最真實BURGMAN漢堡人200的使用感受,多圖,乾貨!

最近,各大摩托群都在熱炒漢堡人200將於18年引入國內的問題,各位摩友對此車眾說紛紜,褒貶不一。本來我是不想寫這篇帖子的,因為這車如果真的引入了,不出一月,自然真相大白。

但是,某天我在一個UU群里看到一段對話,將漢堡人200批的非常不堪,接著又看到一些大神,試騎了不到半小時,總里程不過二三十公里,就開始想當然的發測評貼,於是我決定寫這篇帖子以正視聽。

文中可能涉及一些車型的比較,僅限我個人感受,不針對被比較車型及車主。

不說廢話,進入正題。我之前一直是騎跨騎,因為覺得城市裡騎著累,所以換踏板。用車主要是市區,偶爾長途。

這就對車輛的油耗、靈活、動力、剎車、續航、舒適、體積、重量等都提出了要求,最難滿足的,其實就是兼顧。買車之前,能試的都試了!數據在此不多說,網上大把。XMAX、TMAX直接放棄,坐高太高(本人173CM),體積太大,減震很硬。

NMAX、PCX、LEAD這三款,是大家最愛拿來和漢堡人比較的,我覺得根本不用比,因為完全不是一個級別的車(數據黨,等你們見過漢堡人實車,就知道我說的對不對了)!

VESPA GTS也不用比,理念完全不同,VESPA走的是情懷路線,和實用無關。至於標誌、三陽、銀刃、比亞喬那些車,確實不是我的菜。幾番比較下來,只剩下賽艇300、佛沙和漢堡人。又試騎了幾次,發現賽艇300震動大,重心偏高,細節做工比佛沙和漢堡人略差,也就放棄了。

最後,把佛沙和漢堡人來做一個比較:佛沙比漢堡人重70多斤、長12厘米。理論上,佛沙坐高比漢堡人低,實際駕乘上漢堡人坐高更低,這是由於佛沙座位更寬造成的。加速上,兩個車差不多。極速上,佛沙能到140,漢堡人只能130。海拔4500米以上,佛沙滿油門90,漢堡人80。

操控上,兩車差不多,都比較靈活。整體舒適度,漢堡人比佛沙好(前提是本人身高173CM),佛沙腳踏很窄,腳部舒適度比漢堡人差。佛沙座椅偏硬,偏寬,對於我來說,整體騎行姿勢不如漢堡人舒服,但佛沙的座位靠墊包圍比漢堡人舒服(我再強調一次,這種感受是基於本人身高173CM)。市區停車,原地倒車這些,漢堡人比佛沙靈活很多。

接下來,看看漢堡人整車細節,以及我加裝過的東西。17年9月,我用19天跑完成都—紅原—西寧—青海湖—敦煌—玉門—嘉峪關—張掖—西寧—臨夏—成都大環線,總計行程5873公里,最高海拔4580米。不論國道、高速、縣道、爛路、戈壁沙地,漢堡人表現非常秀,沒有任何問題。

新車到手後,我加裝了水箱護罩,改了喇叭,原裝喇叭聲音很小,高速使用不行。

改了大燈,原裝大燈是鹵素燈,近光點火就亮(左邊),我不喜歡「獨眼龍」,所以改了氙氣透鏡燈,並且把常亮近光關閉了。同時把常亮的示寬燈和馬桶燈換成LED燈泡。漢堡人尾燈也是常亮的。

加裝了行車記錄儀和手機支架,是加在剎車油盒蓋上的,這樣就不用鑽孔了。並且在左右兩邊把手下裝了USB充電介面。原車自帶12V電源在儲物盒裡面,使用不是很方便。

加裝了腳踏墊,原車是純黑色塑料的,看著很醜。

由於我不喜歡尾箱,所以自己做了個支架,加裝了後靠背。順便說一句,漢堡人后座位寬大到嚇人,舒適度極高!

加裝了買菜鉤。

最後,由於漢堡人側撐很短,車身傾斜厲害,所以我DIY了一個撐墊。

儀錶板,沒什麼獨特的地方,中規中矩。信息顯示還是比較豐富的,有故障燈、水溫燈、ABS燈、時間、AB兩條里程計算、機油更換提醒、油箱、油耗提示等,圖二綠色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節油模式燈,是自動亮的,也就是排氣管上三元催化氧感應器的指示燈:

龍頭下方有兩個儲物箱,分為三格。左邊上方的小蓋是水箱加水口蓋板。

右上方儲物格的小蓋是按鍵式開蓋,裡面空間不大,我平時放碟鎖和提醒繩。

下面的儲物箱分左右,12V電源在左邊。右邊塞的是牛欄山二鍋頭瓶子,大家就可以參考大小了。

油箱前置,油箱外蓋按鍵開啟,內蓋鑰匙開啟。

接下來就是重點了,漢堡人的座位下儲物箱41L,太驚喜,太方便了。我的反光背心、雨衣、小工具、滑雪手套、護膝都塞裡面的情況下,還能放兩頂43盔,其中一頂還在側面加裝了V6藍牙的。之前摩旅,我所有工具都塞裡面,打氣筒、水壺、副油箱、洗衣粉、螺絲刀套裝、補胎套裝等等、連洗車泵槍都塞進去了。上圖,自己看(最後一張是馬桶燈):

說說風擋,隨車的是低風擋,阻風效果很好,我173身高,風基本吹在我的眼睛位置,放下頭盔面罩就好了。原廠還有一種高風檔,比自帶的高7CM左右,1500元,我沒換。

漢堡人油箱10L,初次亮燈是使用6.5L時。我都是亮燈加油,95號,55元左右。純市區:200-220公里,長途綜合300-320公里。據說有摩友把油箱跑干是380公里。提速,我和很多朋友不同車一起等紅綠燈起步,從來沒吃過虧(非大排),0至60加速是4秒。長途提速,後面我會加視頻,大家自己看漢堡人在高速上的表現。極速,目前我跑過的GPS速度是127,感覺還能提高一點(順風情況下)。

但是我感覺超過125後,操控下降,有點不放心了,畢竟自重和排量在那。高速巡航105-115最舒服。海拔4000米時,沒什麼變化,海拔4500米後,動力和制動都下降,極速在80左右。兩人乘坐時,制動距離增加比較明顯,這點要特別注意。

空濾芯根據情況跟換,但是空濾芯外面的海綿隔片可以經常清洗,反覆使用。漢堡人傳動皮帶外還有一塊隔塵棉,每次保養的時候取下來清理一下。至於防凍液、齒輪油那些,每次保養例行檢查更換就行了。

關於做工:那是完全沒得說,非常棒!不管是塑料件還是鐵件,都是良心用料。細節處理非常精細,完全體現了小日本的生產工藝。漆是熒光珍珠漆,不是純白的金屬漆。我可以很負責的說一句:甩國產車(包括合資車)兩條街。說個小故事:我在摩旅路上警察查車,檢查了我的行駛證後只說了一句話:「想不到國產車現在能造的這麼漂亮了。」

關於震動:這個問題我分兩方面來說:一是整車來看,漢堡人震動很小,絕對是精品,只比本田佳御大一點,比雅馬哈巧格i還小。二是自己的使用保養習慣。我們當時到了兩台車,我的車現在就比朋友那台震動小。

因為我平時騎車比較平和,不愛急加急剎。另外我一直在使用添加劑。目前的狀態是,熱車的情況下,怠速都不會麻反光鏡,行駛起來就更順滑了。速度達到80後,基本上感覺不到摩托的自震。

接下來說說缺點吧,在我目前半年12000公里的使用中,有兩個缺點是我感受比較深的:

1、就純城市使用,穿車流、上人行道這些都很靈活,但是停放還是顯得大了一些,特別是下一些比較窄的回頭彎地下車庫,我是真遇到過拐不下去的時候,退回坡度又太陡,退不動,原地挪車,自重太重,一個人又抬不動,真的很尷尬!

2、後輪上沒有擋泥板,泥水甩的到處都是。自己想加一個,試了很多型號,由於沒有地方生根,又不願意開鑽,只好放棄了。

最後總結一下我的使用感受:首先,漢堡人200很務實,沒有無鑰匙啟動、三秒啟停、氛圍燈、動力分配等等這些比較炫酷的新技術,也沒有一副第一眼就讓人驚艷的外形。但是它把ABS作為標配,把駕乘舒適度與操控的結合、馬桶這些平時隨時都需要的方面做的很好。其次,漢堡人200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中庸,它操控可能趕不上雅馬哈,舒適趕不上本田,也沒有哪一項數據特別突出。但是,它是把這些東西兼顧的最好的。它四平八穩,既不突出,也不落後,既能走街串巷,又能長途高速,讓人感覺放心。在我看來,能夠把中庸之道用至如此,不愧為一部好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摩托家 的精彩文章:

意外發生時 5大保護自己的關鍵!
連續四年成長,HUSQVARNA全球表現亮眼!中國呢?

TAG:摩托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