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體檢查出幽門螺桿菌感染,需要治療嗎?

體檢查出幽門螺桿菌感染,需要治療嗎?

在門診,代醫生經常碰到很多朋友拿著Hp陽性的化驗單,來問要不要治療?要怎麼治?為一解大家的困惑,在此給大家做一個解答。

1、什麼是幽門螺桿菌(Hp)?有什麼危害?

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革蘭氏陰性菌,主要分布在胃粘膜組織中。1989年被正式命名,2005年,澳大利亞Marshall和Warren因為發現並證明幽門螺桿菌與胃炎等的關係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眾所周知,胃液里含有胃酸,即我們知道的鹽酸,所以胃液是強酸性的,一般的細菌都無法在強酸環境下生存。而幽門螺桿菌進入胃後,可以利用它的螺旋結構,鑽透胃粘膜層的粘液,寄生在胃粘膜上皮中,這裡是相對中性的環境。

幽門螺旋桿菌病病是後天傳染的,自然人群感染率達40%左右。幽門螺旋桿菌經口到達胃粘膜後定居感染,經數周或數月引發慢性、淺表性胃炎,數年或數十年後發展成為十二指腸潰瘍、胃潰瘍、淋巴增生性胃淋巴瘤、慢性萎縮性胃炎等,而一部分胃潰瘍和慢性萎縮性胃炎均有可能發展成為胃癌。一些報道顯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使患胃癌的危險增加了2.7-12倍,如果沒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至少有35%-89%的胃癌不會發生。

2、查出Hp感染,是否必須立即治療?

很多朋友或者醫生,都認為:既然查出細菌感染了,當然應該立即使用阿莫西林、克拉黴素等葯治療,以清除Hp感染。其實,目前對Hp感染的治療,是存在爭議的。就代醫生的經驗,如下這些情況需要抗Hp治療:即查出Hp感染,並且定量數值較高,病人有上腹部疼痛、反酸、噯氣等癥狀,同時胃鏡提示存在慢性胃炎、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等的表現,或者臨床已經確診為胃惡性淋巴瘤,這些情況需要進行抗幽門螺桿菌治療。

3、那些情況下不需要抗Hp治療?

按照發生的部位,人們把胃癌分為賁門癌和非賁門癌兩類,非賁門癌包括胃底癌、胃體癌和胃竇癌。目前認為,非賁門癌發生始於由幽門螺桿菌(Hp)感染或自身免疫驅動的萎縮性胃炎。近年在全球範圍內,使用抗菌素抗幽門螺桿菌治療,Hp感染已經顯著下降。一些研究者發現Hp感染率低的人群,非賁門癌的發病率是上升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變化呢?經過分析,人們不得不關注另外一個事實,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自身免疫疾病的發病率正在增加,而自身免疫性胃炎正好發生於胃體,女性發病率為男性3倍。總體而言,女性使用抗生素的比例比男性高50%-70%,許多證據表明Hp感染與胃食管交界癌症之間存在強烈的負相關關係。已經有多項研究表明,早期接觸微生物可以預防哮喘和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而近年隨著抗生素使用增加,哮喘、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克羅恩病等免疫性疾病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人們似乎可以窺見抗生素、Hp、自身免疫性疾病、CYF癌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或許是因為抗生素的使用讓Hp感染下降,從而導致自身免疫失衡,50歲以下女性胃體癌發病率增加。

之前研究已經確定Hp是胃癌的危險因素,Hp根治得到了一定的推廣,但是關於無癥狀Hp攜帶者是否要根治的爭論越來越多。微生物是自古以來就與人體共生的生物,有些可以致病,有些或許有保護作用,但其機制並不明確。

鑒於以上研究結果,並非所有的幽門螺桿菌感染都需要抗Hp治療,代醫生建議:對於Hp陽性(Hp攜帶者),而自身又沒有明顯腹痛、反酸、燒心、噯氣等癥狀,胃鏡沒有慢性胃炎、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的人,不推薦常規使用抗菌素抗Hp治療。但是您可以改變一下生活習慣,注意飲食衛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不要只知道豬叫,來聽聽世界上最美的語言
2018金球獎電影資源合集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