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AI you ready?之聯絡中心人工智慧部署節奏議

AI you ready?之聯絡中心人工智慧部署節奏議

相信自不必說,2017年國內各大企業聯絡中心的經理們最為焦慮的是:是不是該上人工智慧了?該上哪一種人工智慧?該做什麼準備?三板斧砍到技術部哪裡...懵圈的工程師感嘆:只有老司機,沒有老IT,還是要繼續學呀!

人工智慧現在已然成為一門顯學,中國和美國借仗資本和人才的優勢在AI領域的冒出很多黑科技。筆者不是AI工程師,不過有幸接觸過這個行業里的專家,今天筆者借著節後閱讀量小的時機斗膽進言,略微在聯絡中心/用戶體驗中心這個範疇里發揮一下。

人工智慧不是一個新鮮辭彙,它包含了很多不同的含義和各個細分的領域。以神經網路、深度學習、機器學習為代表的理論籍由演算法和數據的驅動,產生了第二次質的飛躍。演算法的思想離不開數學的支持,數據的驅動則依託於信息爆炸的時代。AI在聯絡中心沾到邊的應用領域有三塊:

1、模式識別

2、自然語言理解NLP

3、學習、預測與推理

模式識別主要是圖像識別和語音識別:

語音識別包括語言識別和聲紋識別,實際上大部分聯絡中心的IT經理們都不陌生,ASR:Auto Speech Recognition 這項技術在聯絡中心中使用,但是限於中國幅員遼闊方言眾多,以至於綜合識別成功率和用戶體驗考量,這項技術還有待進一步挖掘細分場景。筆者前兩天浦發銀行的信用卡開卡,就被輕輕地問候了一下。系統自動外呼到我的手機,IVR播報完宣告語後,我努力用普通話回復「確認開卡」 系統識別後自動掛機---當然一切自然是被錄音做銀監會呈堂證供的。聲紋識別的難度更大,Voice is Password.但是受制於GSM/WCDMA運營商網路的語音編碼實際帶寬和背景雜訊的問題,銀監貌似還遲遲沒有開這個口子。在國外筆者接觸過一些項目,也是對聲紋識別後允許的操作受限,一般僅限於查詢,交易類操作依然需要PIN或者SMS回鑰。

當然還有一種語音AI應用叫做語音智能合成技術,區別於傳統的TTS:Text To Speech,系統讓用戶說一段話讓機器學習後,後台就可以通過演算法擬合出該用戶說其他任意內容的人聲,這個在聯絡中心中應該不會用上...

再來看看NLP自然語言理解吧,這個才是聯絡中心裡的重頭戲。NLP由兩種用法,分屬聊天機器人和語義識別智能質檢。先說聊天機器人吧,傳統的網頁聊天webchat或者APP/微信聊天,除了系統自動回復以外。人工智慧的引入,可以通過NLP和搜索引擎對知識庫進行全量檢索,同時對用戶的聊天框文本輸入進行準確文本理解和上下文語境理解。根據我的觀察:讓聊天機器人變得聰明是需要「人工調教」的,並不是編撰人工預製腳本,而是每個企業的行業屬性和知識庫內容不同,聯絡中心語境下用戶輸入的理解準確度要求也不同,理論上是不存在通用版的機器人客服專員的,隔行如隔山,它們又不是天貓精靈...

【當然這裡面有很多可以值得挖掘和引申的地方,比如機器人的訓練、人工的介入、知識庫的監督學習、激勵下的強化學習等,後面有專門文章闡述】

另外一種NLP的用法是語義識別,首先聯絡中心有大量的錄音數據,傳統模式下用人工進行一定比率的抽檢,通過語音識別技術先全量轉成文本,再通過NLP進行全量語義理解,這樣就不僅僅是合規質檢,還可以將通話內容與通話結果(NPS、成交量等)進行相關性分析,而且是大規模機器學習分析,向質檢要效益!

【某個人工智慧峰會上聽過一句話:數據就在那裡,不挖就一堆存儲垃圾,挖掘就有可能找到煤炭,用人工智慧的方式去挖,找到的就是黃金】

其實我最心水的就是第三類人工智慧在聯絡中心的應用,學習、預測和推理。或者稱為智能的運維。聯絡中心基礎設施有大量需要人力介入的地方,比如語音路由的編寫、IVR菜單的排序、定期報表數據的整理清洗和投遞、業務數據的整合與對接、排班系統的數據調整與優化等,這些才是人工智慧大方異彩的地方。來一波硬廣預告:G廠18年的重頭戲就是Predictive Matching/Predictive Routing!都說我們的URS萬能的路由,實際上還得靠萬能的工程師來設定各種精妙絕倫的路由演算法,而Predictive Matching的方式用AI的方式來思考路由的邏輯,在最短的時間內為用戶找到最適合併且在線的客服專員,這種表達是可以結構化的,人工智慧強就強在結構化。

綜合來看,人工智慧在聯絡中心的應用目前從炒作期逐步走向成熟,IT經理在考慮部署AI系統時,考慮得不僅僅是為了智能而AI。AI在前端的引入(識別和機器人)需要一些引導方式的論證和必要性的探討,在後端(語義分析)的引入需要與運維團隊協商出一致的運營目標。在中台(智能運維)需要在技術方案上進行細緻的場景設計與測試。作為一名工程師,我認為可維護性、伸縮性和API才是評價AI的關鍵要素。

人工智慧的書好多,也好貴,而且看不懂....可惜當初高數老師的十八米砍刀了。推薦你們看這本書:《不會被機器替代的人》,下次再聊。

題外笑話:如果你們去招聘網站或搜索引擎,幾年前IT公司同一個崗位在發布招聘信息時寫的是數據挖掘工程師,後來改成了大數據工程師,後來又改成了人工智慧工程師,到2017年下半年不改成"數據科學家" 就沒人看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InGenesys 的精彩文章:

TAG:InGenesy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