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顏值即正義!這事有科學依據

顏值即正義!這事有科學依據

壹讀精選

本文來自壹讀君的小夥伴

有意思網(ID:youyisi_cn)

作為一個傳統的直男,本兔堅信一個真理:顏值即是正義。

最討厭有些人張嘴閉嘴就是:「其實外表不重要。」

誰說外貌不重要?今天本兔有理有據的告訴大家:「外貌非常重要!尤其在終生大事上,就該找帥哥美女!」

美貌具有深厚的科學依據:好外貌=優質基因=更健康的後代。

喜歡帥哥美女?沒毛病

曾經有個表演專業的老師在電視採訪中透露,演員的選拔標準——對稱臉。

本兔心中的對稱女神

從臉到身材,對稱體現的是基因優勢。有研究表明,惡劣的生存環境、不良遺傳因素、疾病都可能導致人長得不對稱,而那些五官端正、四肢健全的人顯然具備更好的身體條件和生存能力,他們更能承受歲月、環境的苛責,並體現出優良基因的穩定性。

而且,保持對稱非常難。英國愛丁堡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幼年生活艱辛會導致一個人成年後五官不對稱,這樣的人可能體質脆弱,不長壽,在擇偶競爭中落選。

網上有不少PS合成的明星「對稱臉」,結論是人類的臉不可能100%對稱。沒錯,但相較於普通人,明星臉算是非常對稱了。不信大家可以PS自己的證件照對比一下......

熱愛小蠻腰?非常正確

女人迷戀男人的倒三角。

男人的小蠻腰

男人熱愛女人的S曲線。

完美的腰臀比,但趴在水裡看書,智力會不會...

小腰控有沒有道理呢?壹讀君摸著良心告訴你:有。小蠻腰配翹臀就是人生贏家(男女均適用)。

人體脂肪的分布情況由性激素決定,女性分泌的雌性激素,會使腰臀比例對男性產生強烈吸引力。有研究表明,屬於此範圍的女性擁有較強的繁殖能力,受孕的幾率也比較高。因為腰圍會隨年齡增長而增長,男性鍾愛小腰,潛意識中是在尋找更年輕、健康、生育能力強的女性。

男人不用生孩子,腰細有啥用?醫學告訴我們,腰臀比與健康狀況有很大關係,許多疾病會改變人體脂肪的分布,無論男性女性,擁有完美身材的人,更不容易得糖尿病、心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所以男性的腰臀比也是女性擇偶的重要標準。

鍾情髮際線?太聰慧了

除了相貌身材,頭髮也是人類判斷異性是否健康的重要標準。英國一家心理諮詢機構調查得出,擁有濃密頭髮的男性,受歡迎程度是頭髮稀少男性的五倍。女性不喜歡禿頂的原因只是因為不好看?錯!

這兩位你選誰?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禿頂群體存在更高的健康隱患,他們的心血管病發生率高達85.9%,對照組(普通群體)為54.7%。此外禿頂群體的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超重發病率也高於常人。

除了發量,光澤也是健康的重要參考標準,頭髮沒有光澤,表明體內脂肪含量過低,蛋白質供應不足,體內鋅、鐵、銅等微量元素異常,也就是身體不夠健康。

你的健康隱私已被盜

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一項研究認為,短髮的女性確實難以吸引男性的目光。男人偏愛長發,這可不是因為長發代表「女人味」。頭髮生長緩慢,一年只長12厘米左右,所以從50厘米的長髮中,可以窺探出一個女性四年的健康狀況。

情迷大高個?很高明

都說用身高評判一個人的價值是膚淺的,但女人就是不能自拔的膚淺,這也是進化心理學的作用。

高個子除了代表良好的遺傳基因,還可以推斷男方的家庭情況,甚至未來婆婆的能力,畢竟能把自己的兒子養的這麼好,未來婆婆八成是個優秀的育兒專家。

社會學角度,高個子男性更可能取得成功。有研究報告表明,兩個具有相同教育程度的男性,高個男性的事業發展比矮個男性更順利,可能被賦予更多的管理責任。所以身高也是判斷育兒能力的潛在標準。

英國利物浦大學和蘭開夏大學的心理學家對女性身高進行了研究,發現無論男女,都會對高個子女性產生良好印象。這可能也是維密受歡迎的原因吧。

雖不知緣由,人類在本能的引導下,對優質基因的追求方向完全正確,我們稱之為——愛美。而這份執著已經深深的刻在每個人的基因中。

當然世界上總會有人無視這種自然法則。可能是沒興趣,可能是對自己的基因太有自信,也可能是過了繁育期,對優良基因的嗅覺降低或消失了。

P.s.

獻給長輩們的一句話:隨便找個人結婚?不可能的。我們喜歡貌美的小哥哥、小姐姐才不是膚淺,這是基因的呼喚。

為了世界的美好,為了人類的進步,為了科學的發展,為了正義,我就是喜歡美貌,我有理!

參考資料

1. 葛國宏. 進化心理學視角下的擇偶性別差異[J]. 新校園旬刊, 2015(2):202-203.

2. 張國平. 從進化心理學的視角看女性擇偶的體貌偏好[J]. 現代交際月刊, 2011(11):63-64.

3. 樂國安, 陳浩, 張彥彥. 進化心理學擇偶心理機制假設的跨文化檢驗--以天津、Boston兩地徵婚啟事的內容分析為例[J]. 心理學報, 2005, 37(4):561-568.

4. 張國平. 男性擇偶的體貌偏好溯源——一種進化心理學的視角[J]. 中國性科學, 2012, 21(1):43-47.

5. 宋懷方, 宋映霞, 章惠剛,等. 中年男性禿頂群體中心血管病危險因素聚集現象的研究[J]. 中華心血管病雜誌, 2004, 32(4):365-367.

圖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壹讀 的精彩文章:

你憋住沒放的屁都去哪兒了?
為什麼中國有這麼多韓國留學生

TAG:壹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