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食物中毒並不少見,防不勝防,不如預防,中招了怎麼辦?

食物中毒並不少見,防不勝防,不如預防,中招了怎麼辦?

引言:節前節後我大梓州發生了幾起食源性疾病爆發事件,小編作為疾控衛生應急隊員,這個年過的可以說苦不堪言,事件雖然影響都不大,但也暴露了我大梓州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意識確實有待提高,古人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了解一下這厲害的食物中毒吧!!

食物中毒的真實案例

某日某地某小學生上學途中挖野菜(經鑒定為商陸),並將野菜根莖攜帶乘坐校車上學,同車學生誤將商陸根當做人蔘,於是大家分食。由於商陸根味道苦澀,很多學生品嘗後便將殘渣吐出。同車學生分食後又將剩餘商陸根帶到教室,分給其它同學食用。早自習過後陸續有誤食者出現頭暈、頭痛、噁心、嘔吐、乏力、腹痛、口乾等癥狀。。。後經多方努力中毒學生均得到妥善救治。

1

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

在日常生活中發生的概率並不低,一般是由於進食被細菌或其他毒素污染的食物、本身含有毒素的動植物(如毒覃、河豚等)所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

1

主要中毒源

包括變質食品、污染水源等,主要的傳播途徑包括不潔手、餐具、帶菌蒼蠅等。

2

主要臨床表現

根據病因不同可有不同的臨床表現。食物中毒的潛伏期非常短,化學性食物中毒一般幾分鐘到幾小時即可發生。

2

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

1

餐飲不衛生

這是食物中毒最常見的原因,動物性食品是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食品,其中肉類及熟肉製品居首位,其次有變質禽肉,病死畜肉以及魚、奶、剩飯等。

食物被細菌污染的主要原因:

(1)禽畜在宰殺前就是病禽,病畜;

(2)刀具,砧板及用具不潔,生熟交叉感染;

(3)衛生狀況差,蚊蠅滋生;

(4)食品從業人員帶菌污染食物;

(5)食前未充分加熱,未充分煮熟。

2

食用霉變食物

真菌在穀物或其他食品中生長繁殖產生有毒的代謝產物,人和動物食用這種毒性物質發生的中毒,稱為真菌性食物中毒

中毒發生主要通過被真菌污染的食品,用一般的烹調方法加熱處理不能破壞食品中的真菌毒素,真菌生長繁殖及產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溫度和濕度,因此中毒往往有比較明顯的季節性和地區性。

3

食用有毒生物

食入動物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為動物性食物中毒

動物性中毒食品主要有兩種;將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動物或動物的某一部分當做食品,誤食引起中毒反應;在一定條件下產生了大量的有毒成分的可食的動物性食品,如食用鮐魚等也可引起中毒,近年,我國發生的動物性食物中毒主要是河豚魚中毒,其次是魚膽中毒。

4

食用有毒植物

主要有3種:

將天然含有有毒成分的植物或其加工製品當作食品,如桐油、大麻油等引起的食物中毒;

在食品加工過程中,將未能破壞或除去有毒成分的植物當作食品食用,如木薯、苦杏仁等;

在一定條件下,不當食用大量有毒成分的植物性食品,食用鮮黃花菜、發芽馬鈴薯、未腌制好的鹹菜或未燒熟的扁豆等造成中毒。

一般因誤食有毒植物或有毒的植物種子,或烹調加工方法不當,沒有把植物中的有毒物質去掉而引起,最常見的植物性食物中毒為菜豆中毒、毒蘑菇中毒和木薯中毒;可引起死亡的有毒蘑菇、馬鈴薯、曼陀羅、銀杏、苦杏仁、桐油等,植物性中毒多數沒有特效療法,對一些能引起死亡的嚴重中毒,儘早排除毒物對中毒者的預後非常重要

5

誤食有毒化學物質

主要包括:

誤食被有毒害的化學物質污染的食品;

因添加非食品級的或偽造的或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劑,營養強化劑的食品,以及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劑而導致的食物中毒;

因貯藏等原因,造成營養素髮生化學變化的食品,如油脂酸敗造成中毒。

食入化學性中毒食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即為化學性食物中毒

化學性食物中毒發病特點是:發病與進食時間、食用量有關,一般進食後不久發病,常有群體性,病人有相同的臨床表現,剩餘食品、嘔吐物、血和尿等樣品中可測出有關化學毒物,在處理化學性食物中毒時應突出一個「快」字!及時處理不但對挽救病人生命十分重要,同時對控制事態發展,特別是群體中毒和一時尚未明化學毒物時更為重要

3

如何預防食物中毒

俗話說得好,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要想防止食物中毒,只要管好嘴,把吃進口的食物把好關就可以了。

比如:

不食用病死禽畜肉或其他變質肉類;

醉蝦、腌蟹等最好不吃;

冷藏食品應保質、保鮮;

動物食品食前應徹底加熱煮透;

隔餐剩萊食前也應充分加熱;

烹調時要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

腌臘罐頭食品,食前應煮沸6~10分鐘;

不食用毒蕈、河豚等有毒動植物。

4

發生食物中毒怎麼辦

由於種種原因,吃進了被病毒或細菌污染的飲食物後,就可能引起食物中毒。一旦家人出現上吐下瀉、腹痛腹脹等癥狀時,應冷靜地分析發病原因,針對引起中毒的食物種類及吃下去的時間長短,及時採取如下應急措施:

1. 催吐。如果病人吃下去的中毒食物在1 ~2個小時之內,可採用催吐的辦法。立即取食鹽 20 ~ 30 克,加水 200 ~ 300 毫升,冷卻後一次服下,然後用鵝毛探喉,促使病人嘔吐。也可用鮮生薑100克,搗碎榨汁,用200毫升的冷開水沖服。如果吃下去的是變質的葷食,也可服用十滴水來催吐。

2.導瀉。如果病人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時間已超過2 ~3個小時,但精神狀態尚較好,就可服用瀉藥,促使毒物儘快排出。壯實者可用大黃20 ~30克,1次煎服;一般人可用番瀉葉15克,開水泡飲;老年人或體弱者則可用適量的元明粉,開水沖服。

3.解毒。如果病人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是腐敗變質的魚、蝦、蟹等,可取食醋約10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釋後,一次飲服;或用紫蘇葉30克、生甘草10克,煎濃汁一次飲下。如果病人吃下去的中毒食物是變了質的飲料或防腐劑,那就用新鮮牛奶或其他含蛋白質的飲料灌服。

當然了,接下來最重要也是最正確的做法,是儘快到臨近的醫院去,尋求專業的幫助。畢竟百姓自己可能會對病情判斷有誤差,若是輕視了,等到發生了循環衰竭再來看病,可能就來不及了。

覺得不錯,請點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梓州健康 的精彩文章:

TAG:梓州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