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此人是雍正最寵信之人,仕途平步青雲,但最終卻一落千丈受盡褒貶

此人是雍正最寵信之人,仕途平步青雲,但最終卻一落千丈受盡褒貶

標題所說之人便是雍正朝重臣田文鏡,此人開始平步青雲,最終卻落了個一落千丈的地步。說起田文鏡失寵之事,歷史上也確有這麼一筆。田文鏡這個人早年仕途也算坎坷,康熙三十二年好不容易當上縣丞,卻一直得不到提拔重用,加之為人始終一副剛正不阿、橫豎不吃的形象,所以無論是官場還是私人生活都沒有什麼人緣兒。

就這麼空熬了30年日月,到了康熙五十六年,才升為侍讀學士。雍正皇帝登基大寶之後,將他從人從之中提拔出來,自此平步青雲,人士的仕途得以改變。田文鏡自此也如魚得水,憑著自己那股子剛直的勁頭,也確實為雍正一朝立下汗馬功勞。也恰恰是有他這樣的官員也令雍正朝吏治為之一新,雍正皇帝親筆寫了八個大字賞賜於他,這便是「忠誠體國、公正廉明」,更在百官面前褒獎田文鏡為「巡撫之第一人」。

縱觀雍正最器重的臣子之中,李衛、鄂爾泰、田文鏡分列可列前三。雍正也是藉助這三人的能力使得大清王朝煥然一新。雍正對其三人更是愛護有加,有人彈劾,雍正也加以偏袒,給予愛護。

田文鏡更依仗皇帝的恩寵,做事雷厲風行,但是也過於苛刻。雖然美其名曰是個勤政幹練的清官,但也因為過於刁鑽刻薄、兼帶酷吏的名銜。久而久之令官場之中怨聲載道,不但間接逼死康熙朝老狀元,而且對待河南的鄉紳士族苛刻至極,並對其施行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制度。越到晚年越是變本加厲,最後竟然到了妄自揣測聖意,一味迎合拍馬的地步。

因田文鏡早年是通過開捐納稅混來的監生,並未中過科甲,因此對讀書人十分不屑,更是不尊孔孟,鞭撻讀書人,視科甲出身的兩傍進士如宿敵一般,更是污衊直隸總督李紱朋黨論等。雍正七年,竟將河南水災之事進行虛報隱瞞,致使百姓生活艱難,流離失所,最後竟至百姓無奈售賣兒女的地步。

田文鏡這些做法,漸漸傳進雍正皇帝的耳朵里,因此也越發的對他有所反感。雍正十年之時,田文鏡的仕途也就算到頭了。

這時候雍正對他已經從反感變成了厭惡,在一次朝會之時,雍正皇帝在眾文物面前斥責田文鏡,並說他老邁昏庸、精神不及,不知糾謬繩愆,大負朕恩。

田文鏡此時也知道自己再也留不住了,只有乖乖的上折乞恩,請求辭官回家養老。雍正皇帝也未加挽留,寫下上諭指責他的過失和褒獎了一些作為之後,讓他不必再挂念皇帝,早日歸鄉。

雍正十年十一月,這位在官場打拚了一輩子的田老先生帶著對官場無奈的依戀告老還鄉,自此「旋卒」。

乾隆皇帝即位之後,曾找來那些田文鏡的舊部下和同朝老臣,討論過田文鏡的為人。最後乾隆皇帝既對他進行褒貶,也對他進行了誇讚。

文獻檔案記錄下乾隆皇帝對田文鏡的看法「自田文鏡為巡撫總督以來,苛刻搜求,以嚴厲相尚;而屬員又復承其意旨,剝削成風,豫民重受其困。即如前年匿災不報,至於流離,蒙皇考嚴飭,遣官賑恤,始得安全,此中外所共知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獅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說宋江歸順朝廷,是最正確的選擇,這裡有答案
太平軍「忠王」李秀成被村民捉獲,曾九帥用這種手段將他羞辱折磨

TAG:大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