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游牧氈房裡婚配生子喝馬奶吃羊肉的10年,你在匈奴還好嗎?

在游牧氈房裡婚配生子喝馬奶吃羊肉的10年,你在匈奴還好嗎?

梁啟超評價張騫:堅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開幕第一人。

Feb. 22

2018

+

by: 南橋琴

張騫應漢武帝之詔主動請纓出使大月氏時的官職是郎,郎官制度我簡單理解有禁衛軍智囊團的意思,也可以說是那時的人才儲備庫。而今張騫故里在陝西省漢中市城固縣城南2公里處漢江之濱的博望村,博望村因博望候張騫得名,當然也是很好的紀念。

1

元三年(前138年),張騫25歲,「為人強力,寬大信人」,看起來蠻能給人安全感,應當也人格獨立,思想自由。漢武帝劉徹18歲,雄才大略,躊躇滿志。正在叛逆地擺脫掉兒時金屋藏嬌的幼稚園心理,與衛子夫相愛甚篤,大將軍衛青正如一顆新星冉冉升起。

但竇太后的威勢在目盲的凝固中冰冷如山,三年後才長眠於白鹿原帝後陵的歷史深處。劉徹趁夜色出獵終南山,後決意建上林苑,包括派張騫出使西域,都是一代大帝在給自我開天窗,解放自由意志,意圖突圍擴張。

設想君臣之間應當有著青年才俊同構價值共同體的默契和宏大願望。

張騫率領100多名隨行人員,匈奴人堂邑父為嚮導從長安出發那日,與劉徹拜別,兩個年輕人的眼神交匯與內心碰撞定格為一個強力推進器,黑匣子一般綁在張騫的靈魂深處,成為張騫在西域十餘年的月光寶盒。

敦煌莫高窟壁畫記錄了這一場境,君臣有別,尊卑有序,我總覺得其實還有更深層恰同學少年的熱血賁張。張騫生的比較是時候,不像李陵、蘇武他們那會兒,劉徹已老到反覆無常疑慮重重日日嗑藥了。

張騫在匈奴遭逢軟禁的命運,是匈奴人與大漢朝對壘的必然跌宕。還好那時漢匈爭奪人才,也還遵守不殺使者的國際公約,張騫他們方無性命之虞。

2

段時間裡,張騫一遍遍從古遠的大草原上遊離出來,神色孤獨而黯然,我一遍遍探問,在那個游牧氈房裡婚配生子喝馬奶吃羊肉的10年中,你還好嗎?聽不到任何回答,走近我的張騫又被推入時光深處,一切復又歸於模糊。我只能推想,張騫是分裂的也應當是統一的。匈奴王許配給張騫的女子,史書不置一詞。但從西施的故事推理,這位草原女兒肯定英貌夭夭,灼灼其華,跨得牧馬,宜其家室。而張騫肯定也一度暫且擱下了聯盟大月氏的念頭,在匈奴過起了小日子。但人怪在什麼地方呢?人要的多!人有信仰,還要最大限度地實現自我。

蘇武在貝加爾湖放牧19年,把匈奴單于和劉徹都熬死了才回到家鄉。張騫在第10個年頭才找著機會脫身逃走,這個也挺費思量的。讀蔡文姬的《胡家十八拍》:「冰霜凜凜兮身苦寒,飢對肉酪兮不能餐。夜間隴水兮聲嗚咽,朝見長城兮路杳漫。」全不像今日去大草原旅行吃烤全羊玩篝火晚會那樣,夜色因放誕既緊緻且空曠,空氣里的氧氣被點燃飛度狂熱。

張騫雖不是如蔡文姬那樣多才多思愁思深致,但適應的過程,不會比李陵投降之後的心路歷程更順遂。10年,張騫從25歲長到35歲,張騫傳及大宛傳中太史公就只一句話:留騫匈奴十餘歲,予妻,有子,然騫持漢節不失。

張騫的匈奴妻子在這樣同床異夢的十年中,不知如何自處,幸虧草原上,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的,空間大到足以安放一切契闊而達至順隨,而時間兀自流去,並不影響星漢燦爛。

3

可能是我想多了,自然人本質上是一樣的七情六慾,只是國界條塊分割了內在的統一性。十年!總覺時間是太久了,張騫到底就幹了些什麼事情呢?全不像蘇武。

蘇武牧羊圖

蘇武本是押解著漢朝扣押的匈奴人去交換被匈奴扣押的漢使去的。適逢一群被扣押的漢使發動一場敗露的叛亂,事先毫不知情的蘇武受到牽連。知道並支持的是他的副使張勝,從這一點可見蘇武敦厚到缺乏政治敏銳性,對出使團的局面是失控的。

受審前揮劍自殺未遂,被匈奴人挖個地坑用火療的方法烤出體內的瘀血才活下來,叛國者衛律動用種種誘降迫降全沒用,被單于下令丟入地窖後吞雪吃氈毛神活下來,後來被流放到貝加爾湖去放羊,一放十九年。李陵去勸降,面對蘇武的高蹈磊落卓爾不群,差點自愧至死。

失節的是李陵,衛律,中行說他們。李陵、衛律同一時期,在漢武帝中晚期。中行說是前朝漢文帝時的投降派。

張騫被大漢朝廷派出時,漢武帝何其英銳!那個少年天子的形象如同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在水草豐美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草原上,這枚早陽一遍遍出現在地平線上,照亮張騫塞風蕭瑟的惡夢,畢竟朝廷籠統而劉徹具象。

在張騫的意念里,忠於漢朝毋寧說是忠於劉徹。歌德說的透徹:我們從所愛的人那裡學習。我們有對應的話是:士為知己者死(動輒就要死要活,很不理解為何如此不珍視生命)。

4

李陵生得就遲了些。覺得劉徹那時已患上強迫症,焦慮症,神經官能症等多種神智不健康疾病。作為拉弓射穿石頭的一代武將李廣之孫,李陵率五千步兵出征浚稽山時,就置身於漢武帝深淵般的疑心病發作中。

時間是前99年,與張騫初出長安已歷時30年。當時的情況是這樣,漢武帝的關注點聚焦在貳師將軍李廣利痛擊匈奴右賢王那兒,當時劉徹的整體部署是讓李陵為李廣利運輸輜重,李陵當時手下的精兵皆為荊楚勇士,力可縛虎,覺得大帝殺雞用牛刀,李陵提出自帶五千精兵牽制匈奴兵力,軍委主席劉徹難為李陵說全沒有馬了,只有步兵。我估計李陵也惱了,說我也不要馬,就只帶五千步兵直搗單于王庭。

誰為李陵的運輸隊呢?伏波將軍強弩都尉路博德,路將軍也不願干運輸工作,就上奏說,適逢秋天,匈奴馬肥人壯,不宜開戰。強迫症患者劉徹這次真惱了,以為李陵後悔不願出兵讓路博德出來亂說,一怒之下,把這倆人分兩路打發出去,通諜李陵把與路博德說了什麼話向組織講清楚,直如誡免談話。戰略部署沒有作戰參謀部會議,君臣之間全在賭氣。

只帶五千步兵的李陵竟然在浚稽山遭遇了匈奴主力。戰爭很殘烈,大戰八晝夜,李陵已做好了死的準備,最終被俘虜。接下來的事幾乎人盡皆知,李陵被俘的消息傳到漢廷,滿朝之下,只有司馬遷肯於為一慣忠君愛國的李陵說幾句公道話,其結果付出的代價也委實過大,好在沒把著《史記》的事給耽誤了,好像還起到了助推作用,司馬遷是古代極珍稀的保有獨立思考能力敢於展示自由意志的研究員。

事實上,後來的一切也證明,司馬遷的分析接近實情。其實當時能看清楚的遠不止太史公一人,只是別人怯於深思更懂明哲保身罷了。

衛律是個天生的投降派,身上流前胡人降漢的血,投降匈奴可視為認祖歸宗。

中行說是劉徹他爺爺漢文帝時和親公主的陪嫁隨從,當初中行說是拒絕隨嫁的,擲地有聲地摞下話說:如果強讓我去,我到地兒就投降與大漢朝做對!文帝以為他說著玩,沒成想中行說說到做到。成了匈奴人白揀的一個高級特工智囊,甚至臨死建議把死馬死羊埋河裡搞細菌戰,N多年後被劉徹視若劍鋒的霍去病就死於這個世界史上第一次細菌戰。這也不奇怪,中行說被漢文帝選中是為公主護駕的,不可能選個沒用的廢物,可惜中行說的才幹根本不在當個好奴才的維度上。

5

覺大漢朝歷代人才濟濟,且都是一副極任性的樣子。再往深里想想也都很正常,帝國人制之下的君臣關係十分微妙,被大帝倚重的李廣利數次出征大宛及匈奴等地,戰績平庸。

李廣利是漢武帝寵姬李夫人和寵臣李延年的長兄,後因密謀推立自己的外甥劉髆為太子事發,李廣利投降匈奴,一年後被殺。

李廣利的被重用全是裙帶關係,李廣利的妹妹李夫人就是那個會唱:北方有佳人,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的絕色妙曼女子。這個李陵等人應當心知肚明,這中間會有一種張力損耗一員武將的熱血和衷腸。李陵被俘而降,不是選擇,只是順流而下。

說句冒天下大不韙的話,對李陵的投降,我與司馬遷保持一致,對動輒殺身成仁捨生取義的大道理,不能講在自我意識覺醒前,凡在自我意識覺醒後的選擇,方才符合人性顯得真實。從這個意義上講,蘇武是超凡入聖的,也是個實心眼兒。嗐!我有很多話,不能痛快地講呵!我膽兒小呢。

6

騫逮著機會逃走那日,我竊以為,這之前他肯定也有無數次機會的,為什麼等到十年呢?劉徹的胸襟在於不追問,愛卿回來就好!

我最為激賞的是張騫有始有終,一般的慫包,好容易有機會逃跑了,趕緊回老家吧!張騫就不,由此也可見,他待在匈奴的十年的確是靜等時機繼續完成使命的。而且,這一刻,這個使命已完全成為張騫自我的使命,是最初肩負那個帝國使命被擱淺之後,張騫自我意識的真正覺醒。

張騫與堂邑父二人尋找大月氏的征途與玄奘西行差不多的卓絕艱苦水深火熱,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只是輾轉找到大月氏時,時過境遷,這大月氏已經人畜安康不想復仇匈奴人了。當初劉徹從一個匈奴俘虜口中知道匈奴人殺了月氏王用頭骨飲酒,月氏人對匈奴恨之入骨才派張騫去搞統一戰線聯盟月氏的。國際局勢瞬息萬變,何況已歷時十年之久了。

張騫在大月氏逗留一年多,遊說斡旋全沒效果,只好返回。

儘管返程更換了路線,不期又與匈奴騎兵遭遇被抓了回去,無法想像張騫的匈奴妻子看到被押解回家失而復得的丈夫是如何喜極而泣,然後捶著張騫的胸用匈奴口音唱了首歌:

那一夜

我聽了一宿梵唱

不為參悟

只為尋找你的一絲氣息

那一月

我轉過所有的經筒

不為超度

只為觸摸你的指紋

那一年

我磕長頭擁抱塵埃

不為朝佛

只為貼著你的溫暖

那一世

我翻遍十萬大山

不為修來世

只為路中能與你相遇

張騫羞赧萬千,只說了一句話:今生今世再不分離!

又過了一年多,匈奴老單于死了,新單于繼位發生內亂,張騫趁亂帶著蠻能唱的胡妻逃回漢都長安。

前後歷時13年,張騫年近40,劉徹也已完全成熟。覺得場面太過感人,不宜贅述,也不宜再唱倉央嘉措。要唱也得是劉徹唱:

朕淚盈,卿淚盈,聯盟月氏結未成。長河落日圓,大漠孤煙平,回來就成!

這是絲綢之路被開啟的新紀元,而那時只是摸著河西走廊西行的軍事探險。

7

奴人是夏朝的遺民。《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後氏之苗裔也,曰淳維。」。《史記索隱》引張晏的話說:「淳維以殷時奔北邊。」是說夏的後裔淳維,在商朝時逃到北邊,子孫繁衍成了匈奴。

匈奴到底有多膩害呢?覺得是以其原始的野蠻對壘中原進化了的文明。

自從那個威武的亭長大業既成後雄心萬丈,率軍征討匈奴被團團圍困,不得已用糖衣裏著的炮彈賄賂敵人方才險中脫身後,大漢朝一直用政治聯姻的和親策略安撫匈奴。

中原真正與匈奴進行大規模戰鬥是在漢武帝時期,匈奴人真真被衛青霍去病打得才怕了的,這裡面還有張騫盤桓匈奴十年熟悉地形水源,隨著衛青征戰立功被封博望候的勛業(至於博望候對李廣將軍的那次救援不力,被貶庶人,也不能講張騫就是豬隊友,人的才智不一定全覆蓋所有領域)。

漢匈的雙邊關係是敵退我進的關係,直到東漢時期,蔡文姬還被擄掠去匈奴,後魏武帝任丞相時,花重金贖蔡文姬歸漢。現在看來也只是曹丞相念與文姬的大學者父親蔡邑管鮑之交的好心多事,魏武帝心事過重,平空給蔡文姬製造了兩難的窘境。「日東月西兮徒相望,不得相隨兮空斷腸。今別子兮歸故鄉,舊怨平兮新怨長!」

張騫出使西域的意義直到今天,似更加明了。

8

騫一行從長安出發的時候,整個世界東方與西方還相互隔絕,就在張騫到達中亞各國1100多年後,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的雙腳,才踏上中國的土地;而西班牙那個拜金貪財的哥倫布開往東方的船隊,在張騫出使西域1300多年之後,才從西班牙的巴羅斯港,揚帆啟程。而這個時間節點上的對比,並無實際意義。

張騫以軍事目的開創了國際邦交與物產文化交流,而哥倫布以掠奪為目的擴張殖民地也熱情地回饋了梅毒,而據說病毒患者中出現了莫泊桑、梵高、尼采、王爾德、喬伊斯和希特勒。真令人無法確定梅毒的密碼是審判還是獎掖。

漢武帝最初的想法只是為了征討匈奴,開拓大漢疆域。被張騫帶到西方的中國絲綢,以其獨有的魔法,如一條飛天的錦帶,閃爍致辭聯結了世界。西域的汗血寶馬珍寶黃金,也沿著這條閃爍著絲綢光芒的道路,湧進西漢首都長安,同時湧進來的還有各種食材物種。

覺得像張騫這樣做個探險的外交家真的蠻不錯,不像李陵那樣的武將,李陵投降後,漢武帝派公孫敖去營救,人沒救回卻帶回了假情報,說李陵在幫匈奴人練兵對抗漢朝,劉徹一怒之下殺了李陵全家滅了三族,也徹底斷絕了李陵悔過自新的回頭路。

劉徹許多年後才生出悔意,意識到李陵當時全然無援的投降也有自己盲目派兵的責任。有什麼用呢?與最終寫了個《輪台罪己詔》,也已不能復活被逼至死的親生太子劉據一家的過錯如出一轍。只能講,大帝的職位是高危崗位,劉徹還算是屈指可數的大帝中的少數英銳派。

9

要交待下是李陵,衛律,中行說在匈奴過得都還挺好。李陵娶了且鞮侯單于的公主,被封為堅昆國王,做了右校王。

衛律的父親原本是歸順漢朝的胡人,衛律自小生長在漢朝,與李延年是好友,受到李延年舉薦出使匈奴,等到使團返回的時候卻恰逢漢朝誅滅李延年家族。衛律害怕受到牽連投降了匈奴。這是個全無底線的人,所作所為比匈奴人還匈奴,李廣利投降後,即死於衛律的計謀。

中行說當初就不應當隨公主遠嫁,出身太監的中行說是少有的地緣戰略大師,投降匈奴後竭力勸說匈奴不要太看中漢朝衣服食物的精美,增加匈奴對自己食物、器械、風俗等民族文化自信,還兼容並包教給匈奴人記數方法。

中行說到匈奴後極力破壞漢匈和親,不斷為匈奴出謀劃策,策動襲擊漢朝邊郡和發起戰爭。確乎是在匈奴找到了施展抱負的超鏈接功能App平台。史記中司馬遷借中行說的眼睛看到匈奴人人擅長騎射打仗,無戰事時,人們都歡樂無憂,他們受到的約束很少,君臣關係也很單純,感覺太史公對游牧民族自由自在生活是點了贊的。

這些投降派也各有投降的來路和去路。說起來李陵被俘前,匈奴大軍並不知道李陵箭盡糧絕的困境,正猶豫要不要撤退時,是漢軍一個叛徒提供了準確的情報。蘇武陷入的困境,也是因為密謀綁架閼氏的漢使中一個人事前叛變敗露了計劃。變節投敵不知與人種基因關聯更緊還是特定條件下的品質突變可能性更大。

在變節這一論域,張騫的持漢節不改顯得猶為可貴。更深一個層次是,張騫不只是沒變節,還沒忘記自己的使命。設想張騫在匈奴一直生活下去,再沒去尋找月氏,誰會來鑿空絲綢之路呢?

10

騫的探險開鑿深遠英超。與張騫相比,蘇武更像個異類和聖徒,在北海放羊的十九年中手中的漢節起居坐卧從不離手,以至於節杖上的毛全都磨光了,你也許會認為蘇武遇忠,但若非信徒根本達不到蘇武的境界,他全不懼死,又全能堅韌地生,別聽他講過什麼話,那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行為。

他跟李陵是好友,李陵去北海勸降,回來差點沒撞牆死了,看蘇武太清苦精準扶貧贈送一群羊都覺沒臉再去,後來委託公主夫人出面送去的。

蘇武兄弟三人皆為皇帝近身侍衛,哥哥蘇嘉為皇上駕車不小心出交通事故折斷了車轅,被指控為大不敬,伏劍自刎。弟弟蘇賢追捕把駙馬擠掉河的逃逸宦官,沒抓到,惶恐服毒自殺。覺得這個家族的人都有尋求殺傷力的衝動。從內心講,我不贊同這種衝動。完全可以找到更好的辦法而不是這樣軸。

張騫就不這樣呵,被匈奴攔下,讓結婚就結婚,生了娃就養娃!一養十來年,隨遇而安。養夠了繼續早年的探險工作,大漠戈壁飛沙走石,熱浪如焰;蔥嶺險峰,冰雪皚皚,寒風似刀。沿途蠻荒之地,水源奇缺。以堂邑父射殺禽獸聊為充饑。隨從或因饑渴倒斃途中,或葬身黃沙、冰窟。十年的延宕蓄積,此刻,張騫的目光深邃悠遠,猶似重劍無鋒,目遇的一切阻礙,悄然中稜角熱鎔,流泄,已完全進入天人爭挽留的天人互益之聖境。

張騫只有一個信念:一息尚存,吾往大月氏矣!

後來,又出使了一次走得更遠,其意義真的是播種機宣傳隊白皮書。我在另一篇寫絲綢的文章,開篇第一句寫到:張騫探險鑿空西域,鋪開一條駝鈴猶似天籟的金光大道。只是今天回望之下的熠熠生輝。

11

騫、蘇武、太史公司馬遷都是古長安那一區域的人,後來長安就成了絲綢之路的起點,張騫逗留十年的匈奴王庭在今日的呼和浩特。

我亦想透了,張騫旅居匈奴的十年,與所有的匈奴人一樣生活,只是去月氏的念頭如同玄奘去印度的信念一樣,如燈火深藏於心底深處。這正是張騫成為睜開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核心所在。而我們也深刻知悉核心即種子,張騫保留了人性中最為迷人的探索未知的火種。

從這一意義上講,張騫沒有加入匈奴國籍,歷時十載執念不改的再出發,其結果是留下一份高附加值的世界性遺產,這份偉大遺產的專利權歸張騫所有。

歷史就是這樣奇妙地賦於某一個舉動超越時空的魔力,有可能,我們某一天臨時做出的一個舉動,都不能靜止狹隘地認為就是一件小事,最小限度的可能,在其最小輻射力的有效區域內,當然成為張騫第二是不可能辣!

梁啟超評價張騫:堅忍磊落奇男子,世界史開幕第一人。

南橋琴,蜜糖罐詩人,頭號地標專欄作者。河南魯陽人,供職於魯山縣工商局,詩歌、散文等先後發表於《星星詩刊》《奔流》等刊物。

文|南橋琴出品|頭號地標

人文指導 葉開(中國頂級文學編輯)

新美學孤獨星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頭號地標 的精彩文章:

《青青檸檬香》王劍畫評

TAG:頭號地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