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代名家畫筆下的馬

歷代名家畫筆下的馬

馬是中國歷代畫家描繪的傳統題材之一,繪畫史上曾經出現過眾多的畫馬高手,其中,李公麟、趙孟頫、郎世寧、徐悲鴻四位名家畫馬別具一格。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畫家,凡人物、釋道、鞍馬、山水、花鳥,無所不精,時推為宋畫中第一人,傳世作品有《五馬圖》等。

李公麟畫作

李公麟畫作

李公麟畫作

趙孟頫(1254—1322),元代著名畫家,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

趙孟頫的鞍馬畫特別注重線描的遒勁,形象與質感的統一,筆墨清淡,著色不多,以墨代色,敷染清淡,這類畫風較多帶有趙孟頫個人的特性。

趙孟頫作品《柳蔭浴馬圖》。

趙孟頫《浴馬畫卷》

趙孟頫《滾塵馬圖》。《滾塵馬圖》畫面的用線絲絲不苟而氣韻生動,馬的結構除線條之外,渲染是其中的重要方法,這完全是唐代的鞍馬畫風。

趙孟頫畫作

郎世寧(1688—1766),義大利人,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奧內,生於米蘭,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為天主教耶穌會的修道士來中國傳教,隨即入宮進入如意館,成為宮廷畫家,曾參加圓明園西洋樓的設計工作,歷任康、雍、乾三朝,在中國從事繪畫達50多年。圖為郎世寧畫的棗紅馬。

郎世寧1728年完成的長卷《百駿圖》共繪有100匹駿馬,姿勢各異,或立、或奔、或跪、或卧,可謂曲盡駿馬之態。畫面的首尾各有牧者數人,控制著整個馬群,體現了一種人與自然界其他生物間的和諧關係。圖為《百駿圖》局部。

在表現手法上,郎世寧充分展現了歐洲明暗畫法的特色,馬匹的立體感十分強,用筆細膩,注重於動物皮毛質感的表現。圖為《八駿圖》。

郎世寧運用中國的毛筆、紙絹和色彩,卻能以歐洲的繪畫方法注重於表現馬匹的解剖結構、體積感和皮毛的質感,使得筆下的馬匹形象造型準確、比例恰當、凹凸立體,而不像中國古代畫家採用延綿遒勁的線條來勾勒物象輪廓的方法。圖為《八駿圖》局部。

郎世寧以細密的短線,按照素描的畫法,來描繪馬匹的外形、皮毛的皺褶和皮毛下凸起的血管、筋健,或利用色澤的深淺來表現馬匹的凹凸肌肉,與傳統中國繪畫中的馬匹形象迥然有別。圖為郎世寧《御馬圖》。

圖為郎世寧畫的馬。

圖為郎世寧畫的馬。

圖為郎世寧畫的馬。

圖為郎世寧畫的馬。

圖為郎世寧畫的馬。

圖為郎世寧畫的馬。

圖為郎世寧畫的馬。

圖為郎世寧畫的馬。

徐悲鴻(1895-1953年),現代畫家、美術教育家。所作國畫彩墨渾成,尤以奔馬享名於世。

《奔馬圖》中,徐悲鴻運用飽酣奔放的墨色勾勒頭、頸、胸、腿等大轉折部位,並以干筆掃出鬃尾,使濃淡乾濕的變化渾然天成。馬腿的直線細勁有力,猶如鋼刀,力透紙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線很有彈性,富於動感;前伸的雙腿和馬頭有很強的衝擊力,似乎要衝破畫面。

圖為徐悲鴻畫的馬。

圖為徐悲鴻畫的馬。

圖為徐悲鴻畫的馬。

圖為徐悲鴻畫的馬。

圖為徐悲鴻畫的馬。

圖為徐悲鴻畫的馬。

圖為徐悲鴻畫的馬。

圖為徐悲鴻畫的馬。

圖為徐悲鴻畫的馬。

圖為徐悲鴻畫的馬。

圖為徐悲鴻畫的馬。

圖為徐悲鴻畫的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水煮百年 的精彩文章:

一篇未曾發表的愛新覺羅·溥儀訪問記
各種「歲朝圖」,看看古人怎麼過春節

TAG:水煮百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