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印度美食到底用不用手抓著吃?

印度美食到底用不用手抓著吃?

印度老百姓在美食文化上南北差異較大,北方烹飪中有許多肉、穀物和麵包,喜辣味;南方多素食、米飯、辛辣咖喱。印度人家庭基本食品是米飯、家常餅、小扁豆,普通佐料是干青酸辣泡菜和香菜葉。

印度人的正餐常以湯菜開始,通常是稀薄咖喱,其餘菜肴一般全部同時搬上,不分幾道上菜。正餐之外有輔佐食物,最普通的是凝奶或酸奶、咖喱拌青菜、凝奶拌蔬菜、蔬菜泥和酸辣醬。餐後食品通常有阿月子果仁冰激凌、用米做的布丁、用玫瑰水提味的奶油乳酪球、加糖水的煎餅、用乳酪和牛奶做成的糖和鮮水果等。飯後印度人常用一種檳榔子、熟石灰和香料做成的包在檳榔葉中的調製品招待客人,以助消化。不過一般尋常百姓家用餐沒有上述複雜。

印度的飲料多種多樣。在南方,人們喜歡喝濃咖啡,因為那兒靠近咖啡產地。在北方,人們喜歡喝茶,因為那裡有恆河和布拉馬普特拉河下游平原,氣候濕潤,所產茶葉量為世界之最。兩種飲料總是同牛奶和糖一起端上來,如果你在茶中不放牛奶和糖,應要「清茶」。印度其它的飲料隨地方和季節而異,新鮮果汁是印度人普遍喜歡的。印度的酒類不像西方國家那樣流行,在許多省,特別是穆斯林居住的地區,旅館和飯店以外是禁止喝酒的。在新德里,每個月的第一天和第七天以及節日是禁酒日。去印度旅行,旅遊者可在簽證時申請一種「全印酒類許可證」,持有這個證件將會准許你在禁酒地區攜帶和消費酒類。

印度人用餐通常不使用餐具。在北方,人們用右手的指尖抓食物吃,把食物拿到第二指關節以上是不禮貌的。在南方,人們用整個右手攪拌米飯和咖喱,並把它們揉成團狀,然後食用。印度人用手進食,但不能用手觸及公共菜盤或為自己從中取食,否則,將為同餐人所厭惡。就餐時常用一個公用的盛水器供水,喝水時不能嘴唇接觸盛水器,而要對準嘴往裡倒。餐後印度人通常給客人端一碗熱水放在桌上,供客人洗手。

印度人的主食是大米和麵食。北方以小麥、玉米、豆類等為主,東部和南方沿海地區以大米為主,中部德干高原則以小米和雜糧為主。由於各種宗教的不同禁忌,有些肉類在印度不能吃,漸漸地演化成了以素食為主的飲食體系。印度人除了牛肉不吃外,雞肉和羊肉都是主要食物,因為牛在印度被供奉為神。

印度人還常以一種被稱為「饢」的麵餅為主食。無論在高級餐館還是在街頭樹陰下,時常可以看見印度人席地盤腿而坐,用手撕下一塊饢,蘸上菜糊、湯汁以及用豌豆、綠豆等各類豆製品熬成的豆湯,津津有味地吃著。還有一些食物把餅與土豆結合起來。另外,手抓飯也是人們十分喜愛的食物。每個人吃飯時用右手將飯菜反覆攪拌和勻,然後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將飯菜撮起送入口中。不過,手抓飯只限於自己家裡或非正式場合,在上檔次的餐館用餐或出席正式場合,印度人依然使用刀叉作為餐具。

印度人在口味上尤喜食咖喱,嗜好酸辣,重油重色。烹調方法以燒、煮、燴、炸、炒為常見。葷菜烹制,喜用掛糊,不善用漿,丁香、八角、小茴香、豆蔻、辣椒粉、黃姜粉、格拉瑪什拉粉用量驚人。紅茶為印度一大特產,飲用時需燒煮,並加入白糖和奶粉。在眾多的印度菜肴中,咖喱類菜為其最大特色。其烹制方法多樣,原料使用各異,口味各具特色。

印度烹飪最主要特色就是香料,除了干辣椒、胡椒外,還有其他80多種的植物果實、種子、葉子根莖可用作香料。據說,印度菜所放調料之多,可稱世界之最,每道菜不下10餘種,丁香、八角、小茴香、豆蔻、辣椒粉、黃姜粉、瑪沙拉用量驚人。

印度廚師使用香料,一般是將各種香料按比例配製成混合香料,每個真正的廚師都有自己一套獨特的配製方法,混合後的香辛調料稱為「瑪沙拉」。使用前如果將其放在熱鍋中炒一下,味道將更為香濃。

印度的咖喱很出名,但你在印度卻找不到「咖喱粉」或「咖喱醬」之類的東西。實際上,用多種香料調和而成的「瑪沙拉」,一般被印度以外的人認為是「咖喱粉」;而在印度,「咖喱」則是指用「瑪沙拉」調味的菜肴,並主要是燉煮一類的菜肴。

儘管外人對印度咖喱概念的認識存在一定的偏差,但咖喱的香味早已飄出印度的國界。早期主要是向周邊地區擴散,如印度鄰近的巴基斯坦、斯里蘭卡、泰國、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等;後來則擴大到其他的亞洲國家(地區),並遠及歐美。與「正宗」的印度咖喱味道相比,其他地方咖喱的味道多了幾分自己的特點。例如,巴基斯坦的咖喱帶有明顯的丁香、肉桂、豆蔻、黑胡椒的香味;泰國與馬來西亞等地的改進則是添加椰漿、魚露、香茅、羅望子與月桂葉等香料。咖喱於19世紀傳入英國後,與西式烹調中的奶油麵糊結合,變成了略呈糊狀的英國風味調料。

鮮青檸檬汁是印度菜乃至所有正宗東南亞菜系不可或缺的配料之一,其酸甜清香的味道可以更好地體現食物固有的滋味,並能突出咖喱的真味。

印度人不愛喝湯,他們認為任何一種湯,也不如水來得爽快。印度人吃飯時,喝上五、六杯水是極為正常的事情,水與奶茶就是印度餐桌上的「湯食」。這種習慣的形成與印度菜式的刺激性調味,以燒烤為主的烹制方法有關。與一般的「湯」相比,水、奶茶具有更好的去火、爽口、清胃的作用。

「手抓飯」的樂趣和忌諱

目前在許多正式場合,印度人已經開始用刀叉吃飯,但在私底下,他們仍然習慣用手抓飯吃。「手抓飯」是印度人長久以來的就餐習俗,吃飯前他們會先洗凈手,然後準備就餐。如果去印度人家裡做客,一定要嘗試「手抓飯」的樂趣。也正因為這一習慣,使得印度大部分菜都被製作成糊狀,這樣才便於用手抓餅卷著吃,或是抓米飯拌著吃。而且,印度菜的吃法也很特別,是中西合璧的,即使用刀叉,也要大家一起點菜一起吃。

特別要注意的是,印度人用手也是有忌諱的,那就是他們只用右手抓食物,而左手絕對不得用來觸碰食物。印度人認為,左手是專門用來處理不潔之物的,因此吃飯時,他們的左小臂一般沿桌邊貼放,手垂放於桌面以下,或是乾脆把左手藏在隱蔽的地方。用餐結束,服務員會給客人用小碗端來洗手水,水裡漂著用於清潔的檸檬片和用於裝飾的花瓣,當然,只能清洗右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庄吃貨小分隊 的精彩文章:

還在買白色戀人?全日本最好吃的30款零食都在這!
江蘇這些適合已婚婦女吃的美食城

TAG:國際庄吃貨小分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