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的一座廟,竟建於大明永樂十二年!白馬這個村好厲害
前言:在浦江,有這樣一種古村,他們「舊」得很真實,舊垣殘瓦之間,彷彿述說著光陰的故事。
走過許多城市,也看過許多美景,古村落的「舊」卻仍然讓人為之心動。
祝宅村,這座西鄰江南第一家、北緊靠351國道線的古村,是一座有故事的小村。
祝宅行政村由祝宅、鄭界鋪二個自然村組成,村史悠久,宋祥慶年間建村距今已有700多年歷史。
1
走進祝宅古村,宗祠、民居、青磚、黛瓦,都在向你講述著一段段歷史文化的流變。
古村落到處充滿了恬靜之美,精美建築在靜靜得訴說著過去的故事。
2
彷彿在浦江,幾乎每個村都會有這麼一條老街道,陪伴著村裡人走過了一年又一年。
村裡孩子們的童年總會與街道有關,他們幾乎每天都遊走於街道兩旁的小副食店,纏著家裡的長輩買點吃的嘗嘗鮮。
街道旁的一間古屋邊,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就長滿了藤類植物,一年又年的覆蓋上去,慢慢的與老屋融為一體了。
過年了,人們在樹枝上掛了幾個紅燈籠烘托下春節的喜慶。
3
屋檐下古老的牆畫雖然已經掉色了,但細看仍然精美,獨顯匠心,可以想像的出,當時老房子 建好之後是多麼的氣勢恢宏。
4
祝宅古村落的每一口古井好像至今仍在使用,往井裡一看,井水很清澈哦!
周邊的居民也都在新建起來的生態洗衣房中洗衣,水從井中抽上來,家庭婦女們不用像以往一樣,蹲在井邊勞作。
5
每到過年過節,各個村裡的祠堂都會為祖宗點起一盞蠟燭,等著子孫們前來祭拜先祖,祈福迎接新的一年。
6
古村中最不缺的就是老人家了,小編這次偶遇的老人家可有趣了,遠遠聽去,以為他們在唱大戲,走進一看才知道。
這些奶奶三三兩兩的圍在一起聽浦江話唱新聞,看到熟人還能聊兩句家長里短。
7
傳說祝氏家族家大業大,人丁興旺,族史源遠流長,可上追溯到古代彭祖是黃帝孫意昌子顓頊高陽之玄孫祝融氏之後裔延伸至今,長達四千多年歷史。祝氏後裔遍布海內外,可謂是東方一個古老之族。
在一二七九年間祝氏一脈遷住浦江廿二都柳溪鄭界鋪一帶,祝宅村至今已有七百三十九年的歷史。
8
在村後,還有一標誌性建築物,就是那座小小的萬松廟。始建於大明永樂十二年,至今多次重修。
據碑記記載,祝宅村這有個萬松嶺,自古以來是錢塘通婺州必經之路,要道附近人煙稀少,千年松樹古木參天。
祝氏子孫為了行人遮風避雨,在萬松嶺建廟塑菩薩。
編輯:JJ


※這一碗,只有早起勤快的浦江佬才能吃到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送別次仁旦巴縣長
TAG:浦江有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