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不僅文采出眾,為何還是一位武功高強的大英雄?

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不僅文采出眾,為何還是一位武功高強的大英雄?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

這首詞出自著名詞人辛棄疾之手,名曰《破陣子》。我們都聽說過辛棄疾,知道他是南宋時期一位偉大的詞人,他寫的詩詞豪邁奔放、氣勢宏偉,每當讀到他的詞總讓人血脈噴張!他一生恢復中原的愛國信念始終沒有動搖,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 。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其詞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典故入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可他不僅僅只是一個大文豪,還是一個軍事家,他不僅嫻熟兵法,而且還武藝高強,文武雙全。

辛棄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東路濟南府歷城縣(今濟南市歷城區遙牆鎮四鳳閘村)人,中國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辛棄疾生於金國,少年抗金歸宋,曾任江西安撫使、福建安撫使等職。追贈少師,謚忠敏。

上天註定,他就該是個武將,在抗金的戰爭中忘我殺敵,也取得了多次不錯的戰績,據《宋史》記載,紹興三十二年,棄疾奉耿京令歸宋,拿到節度使大印回來報喜時,卻得知部將張安國、邵進已經把老大殺了並歸降了金朝。辛棄疾大怒,只帶著五十多人,就殺入了幾萬人的敵營,乾脆利索地將正與金將酣飲的張安國梟首示眾。

開始,二十一歲的辛棄疾聚集了兩千人,參加了由耿京領導的一支聲勢浩大的起義軍,並擔任掌書記。當初和辛棄疾一塊兒來投奔義軍的還有一位叫義端的和尚。義端本身就是個守不了清規戒律的花和尚,因為受不了在義軍里當差的苦頭,竟偷偷的盜走了經由辛棄疾保管的帥印,準備去金營里邀功。義端本身也是一小股義軍的首領,是被辛棄疾說服一起投奔耿京帳下的,耿京盛怒之下,只得拿辛棄疾問罪。辛棄疾理屈詞窮,自知交友不慎,羞愧難當,當場向耿京立下了軍令狀,追回帥印。

當晚,辛棄疾帶了一小隊人馬埋伏在了去往金營必經的路上,果然,天快亮了的時候,義端真的騎馬來到,辛棄疾不由分說,一刀將義端砍下馬來。義端見是辛棄疾,嚇得魂飛魄散,當即跪地求饒說:「我知道您的真身是一頭青兕,您力大能拔山,將來定有大造化。您饒了我的小命吧!」面對這樣貪生怕死的變節份子,嫉惡如仇的辛棄疾哪裡肯聽,不由分說,手起刀落,義端身首異處。

在他完成使命歸來的途中,聽到耿京被叛徒張安國所殺、義軍潰散的消息,便率領五十多人襲擊幾萬人的敵營,把叛徒擒拿帶回建康,交給南宋朝廷處決。

由此可見,辛棄疾武藝還是很高強的。

辛棄疾改名為「幼安」,就是為了效仿西漢大將霍去病,也能奮勇殺敵,帶領將士打敗異族侵略,他的武藝肯定不弱,不然如何能勇冠三軍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儒 的精彩文章:

中國及其低調的文化歷史名城:濟寧
孫立人將軍殺日軍俘虜,當時有可能嗎?

TAG:漢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