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要學習《易經》

為什麼要學習《易經》

大家好,應廣大易學愛好者的要求,想要我在公眾號開一堂易經講座,從今天開始每天抽出幾分鐘,和大家一起聊聊易經文化!

之前有很多人提出了問題,有人說易經是一本占卜算命的書,還有人說易經的文字艱澀難懂,看不明白。不是一般人能學會的。有人說易經是一本高智慧的書,也不是一般人能看懂的。那麼易經究竟是什麼呢?首先回答第一個問題,易經確實是古人占卜算命的書,但它更是一本古典哲學書,是一本大智慧的書。大教育家孔子就對《周易》十分推崇,讀易可以說達到了廢寢忘食痴迷的程度,以至於韋編三絕。把編書的繩子都翻斷了好多次。還有歷代的大思想家、哲學家、軍事家、大醫學家,都深入地研究過易經,所謂:不知易不可為太醫,也就是說過去皇宮太醫院的醫生都要懂易經;不知易不可以入內閣,之前不懂易經是當不了大官的。所以易經在後世被歷代的先賢聖哲推崇,被尊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被譽為智慧的寶庫。學了易經擁有了智慧,就可以「無大過」了,這是孔子對易經的評價。孔子說:假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學了易經,會按照事物本來的規律辦事,所以無大過。學易經是為了擁有人生智慧。易經可以讓人心如明鏡,不再陷於困惑之中。因為易經是講自然社會的大法則大規律的,儘管大千世界無奇不有,人生社會千奇百怪,但萬變不離其宗,總有它固有的法律規律。懂了規律,自然就看的清楚、想的明白。可以透徹了解社會人性,讀懂了易經,就可以讓我們做個明白人。

易經這本書就講透了萬事萬物的現象,也講透了萬事萬物的道理,更講透了這萬事萬物變化的規律,識其規律,一切都是可以預測的,可以把握的。這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學易經的答案:「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易經是可以教給我們把握規律,提前預測的大智慧的書。那麼易經是不是艱澀難懂,一般人學不會呢?不是的,易經的道理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每天的生活工作中,就在我們目能所及、耳能所聞的環境中,也在我們一生的生老病死中,我們每天都在應用易的道理,只是我們沒有覺得而已。正像《繫辭》中所說:「百姓日用而不知」。只是我們不知道這些是易理罷了。學易不是學書本上的死道理,而是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比如現在外面正春光明媚,這樣一個百花盛開,草長鶯飛的季節,萬物都在生長,朝氣蓬勃,你是不是也要有這種狀態呢,「一年之計在於春」是一句諺語,易經則說成「與四時合其序」。就是告訴我們做好一年的計劃,並努力的去實施。最後來回答易經究竟是什麼書?易經是潔凈精微之說。我們知道佛家的聖花蓮花,蓮藕生長在淤泥之中,可蓮花卻潔凈美麗,生活的現實紅塵滾滾,泥沙劇下,但生活的真理卻潔凈精微。易經就是這種潔凈的真理,在浮躁粗俗的社會現象中呈現精微的智慧。像易經的六十四卦,可以視為社會、人生的六十四種變化現象,代表了世界萬事萬象的類型,它們預示了特定的時間、特定的環境條件下的自然、社會、人生的規律,以及這些問題的解決之道。「朝乾夕惕」「自強不息」,這是人生勵志最基本的原則;「柔順含弘」「厚德載物」,這是為人處事最得人心、使我們走的更遠的品德。「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這是我們治家的格言。要想生活幸福必須先從「富家」做起,而想「富家」就先要「言有物而行有恆」,把你最專長的行業進行到底。凡事要想得開,明白萬事「無往不復」。做大事必須廣泛團結「同人於野」,成大功必須「順乎天而應乎人」。易經是我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寶庫。也是我們治國經邦、官場進退、勤奮治學、商海博弈、識人觀事、策劃方略以及防範邪惡的人生智慧源。這本書雖歷經數千年的風雨洗禮,依然像珠峰上的璀璨的明珠,發出耀眼的光芒,且歷久彌新,它給中國乃至世界留下了一個延綿不衰、永澤後世的智慧寶庫,是當之無愧的經典中的經典,智慧中的智慧,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是群經之首,是大道之源。它像一泓不涸清泉,滋潤出了我們民族的藝術、文化、倫理道德、美學音樂、醫學建築等等。那麼這樣一部偉大的著作是誰創作出來的呢?這裡要說到我們的人文始祖--伏羲氏。我們都聽說過伏羲畫卦的故事,這個「一畫開天」的傳說成為中華文明的起源。我們來看一下伏羲氏的圖片,正是這位皮長發、穿獸皮樹葉的長者,其智慧絕非常人能及,在那個極為原始的人類的生存狀態下,他第一個抬頭仰望星空,並開始思考這些星相。低頭俯察大地山川河流,思考自然規律,就這樣他不僅思考天的事、地的事、人的事、鳥獸蟲魚的事,還有鬼神的事,以及這些事情之間的相互關係。這就是「仰觀象於天,俯察之於地,觀鳥獸之紋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伏羲氏畫八卦的地方,據說在淮陽城外的一個高台,便是這位老先生的畫卦台了。伏羲氏畫八卦是對中華民族偉大的貢獻,不僅如此,他的功勞還有「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是漢字的萌芽,同時還開創了漁獵文化、龍文化、婚嫁文化以及易卦文化。被專家認為是中華民族的本源文化。伏羲氏最偉大的貢獻還是畫八卦,畫卦同時也是漢字的萌芽,從而出現古代文明最耀眼的曙光。伏羲氏一畫開天,創立了八卦。這絕對是中華文化開天闢地的大事。老人家把這八個符號隔時空發到了朋友圈,使得後世的先賢聖哲紛紛點贊,還寫了各自的評論,這些評論各自成書,這些書也就形成了中華文化最重要的一個部分,就是易學文化。在歷代先賢中有兩位最偉大的人物,對易經這部曠世經典的形成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第一個就是周文王,我們在《封神演義》中了解這個人物,是商末周部落的領袖,性姬名昌,為西伯侯。他任用賢能,施行對民有利的政策,國力日盛。卻為紂王所嫉,被囚於羑里。他在被困的時期,開始精研祖上傳下來的八卦,通過文王的推演,形成六十四卦,並進行重新排序,並配上卦爻辭,這就是形成了易經最初的藍本《周易》。這個故事就叫「文王拘,演八卦」。第二個是孔子,被我們稱為聖人,萬世師表。孔子五十歲才得到周易這部書,從而開始學易,孔子對周易非常痴迷、崇拜。以至於多次翻斷了編書的繩子,對周易大加讚賞,並說出「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這樣的話。孔子對周易最大的貢獻就是寫了十篇詮釋講解的文章,包括彖上傳、彖下傳、象上傳、象下傳、繫辭上、繫辭下、文言傳、序卦傳、說卦傳、雜卦傳。這十篇文章,被後世學者叫做「十翼」,也就是說,這十篇文章像是給周易插上了翅膀,使周易得到了升華。周易經過孔子的理解闡發後,就成為儒家的經典,後來被推上了群經之首的位置。也就是說沒有孔老夫子的推崇,周易這部書或許沒有今天的地位,正是孔子的推崇、整理、闡發,易經這部書才有了今天的至尊地位。今天講的易經由來的故事,被漢代學者總結成「人更三聖、世歷三古」的說法,三聖就是今天說的三位聖人:伏羲、文王、孔子。世歷三古呢?以前呢沒有文字記載的時代稱為上古,伏羲屬於上古之人,以夏商西周時代為中古,文王屬於中古之人,以春秋戰國時代為下古,孔子屬於下古之人。這就是「人更三聖、世歷三古」周易就這樣被創作產出出來了。今天的課就講到這,下次再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青島市道家古琴研究會 的精彩文章:

TAG:青島市道家古琴研究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