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日是好日:茶道帶來的十五種幸福

日日是好日:茶道帶來的十五種幸福

「日日是好日」,出自中國佛經《碧岩錄》,意指透過修行改變了心境,即便遇上生命逆流,都能以平常心相待。

16年十月時,知道糊糊一直特別推薦《日日是好日:茶道帶來的十五種幸福》這本書,便買來讀過,非常喜歡。書法線上課第三節,布置的作業之一,是寫這本書的讀後感。於是,昨日下午練完字,把書找出,又認真讀了第二遍。

上糊糊的書法課已一個月有餘,在學習和寫字的過程中,心和手的感觸每日都漸有不同。隨時光流逝,人的心態成長也在發生變化。這次讀時,除了被森下典子小姐優美親切的文筆,和敘說的樸實故事打動外,心裡的體會也變得豐厚些了。

本書是日本茶道大家森下典子記錄的茶道修行日記,它細緻地闡述了行茶、分茶、碗泡、傳杯、清壺的茶事美學,真切地描寫了自己在學習茶道的各個階段中所經歷的不同心境。

初讀本書前,關於茶道,了解得不多。印象里,以為就是日本一種沖泡抹茶的方式。看到書籍封面上的介紹,森下典子小姐學習茶道已花了25年時間,且仍在持續,心裡當時覺得很詫異。

書讀完後,才發現茶道並不只是一種泡茶方式。學習茶道,也並不單單只是學習如何沏一杯茶,那麼容易。

書中說,「茶道依季節的循環,將日本人的生活美學與哲學變成親身體驗,瞭然於心。」 原來,它包含廣闊,需要用心去感受,用時間慢慢去體驗和學習。

世上的事物可歸納為「能立即理解」和「無法立即理解」兩大類。能立即理解的事物,有時只要接觸過後即瞭然於心。但無法立即理解的,像費里尼的《大路》,往往需經過多次的交會,才能點點滴滴領會,進而蛻變成嶄新的事物。而每次有更深刻的體悟後,才會發覺自己所見的,不過是整體中的片段而已。所謂的「茶道」,也屬於這樣的事物。

-- 森下典子

就像書法也是這樣,不單單只是學習如何用毛筆寫一個字,它是有一套系統的。糊糊在開學講座時說,書法作品只是一個結果,胸中有丘壑,想表達,這個才是原因和源頭。

就像她要我們背的蔡邕的《筆論》一樣,『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說書法是把胸中的性情,通過筆墨,毛筆表達出來。所以,性情的培養,字外的功夫才是最難和最重要的。所以,教室的教學構成有加法和減法,修養、心境、技術,三個層面都需要學習。所以,糊糊老師說,讀書,靜坐,寫字,一個都不能少。

書中典子小姐關於學習茶道,每個階段所經歷的不同心境,感覺和學習書法,或者其它任何一門技藝,其實都是相通的。讀完書,給自己的學習帶來了很多啟示,和映照。

以下是整理的讀書摘錄和筆記。

關於學習的次第關係和方法

1、知道自己一無所知(歸零)

不必問為什麼。總之,照著做就對了。

理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照著做。也許你們會覺得反感,但茶道就是這樣。

真正的學習之道,就是在教授者的面前將自已歸零,敞開心胸從頭學起。

無聊的自傲,只會成為自己的絆腳石、甩不掉的心理包袱。一定要捨棄這些包袱,讓心凈空無一物,才能無所窒礙地容納任何事物。

糊糊說暄桐之前招生,對學員的要求須是零基礎。這樣的學生會比較好教,來上課不會帶有習性。是一張純粹的白紙。

因為之前,在蘇州學習過一段時間書法,練歐陽詢的楷書。不是很正統,只是筆畫的練習,所以寫得並不好。參加暄桐的課程後,才知道自己之前連如何洗筆、用筆、握筆的姿勢都是錯誤的。剛開始寫糊糊布置的線條和篆書作業時,還總會用之前一些勾畫的壞習慣,寫得很糟糕。後來刻意忘掉和清空此前腦子裡的觀點,一切從頭開始時,才漸有好轉。

所以,學習一門技藝,首先找一個具備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的老師非常重要。其次,找到後,就要把自己歸零,敞開心胸從頭學起。最後,要知道自己的一無所知,相信慎重選擇的老師,放下傲慢,以一顆初學者的心去開始學習。「沉密神采,如對至尊。」

2、自然上手 (重複)

最重要的就在練習次數,上一次課可以練習好幾次。俗話不是說:說是學習,不如說是養成習慣。

不斷重複的一個一個的小動作,點點滴滴串聯起來不知不覺串成一條線。

馬上做,不要思考。手自然知道,聽手的感覺行事。

讀書學電腦五筆打字時,剛開始連鍵盤按鍵的位置都記不清楚,何況字根,以及如何拆一個字。記得那時,學校電腦上都有裝練習打字的軟體。先練字母,字根,然後是漢字。每天重複地練,慢慢地,從一分鐘打一個字,變成可以打七八十個字。到現在,鍵盤字母的位置和對應的字根,已全然想不起,但手只要一放到鍵盤上,不需思考,就自然什麼字都會打了。

看自己第一天寫糊糊布置的橫、豎、畫圈圈作業時,線條七扭八歪,沒有一條是中鋒。經過一個月的練習,雖然還是不穩定,但對比今天寫的,感覺還是有小小的進步。

學識字,說話,學開車,做菜等等,經歷都是一樣的。學習,就是一個不斷重複,和養成習慣的過程。

3、集中精力於當下 (專註)

為了避免再出錯,我們只有專註眼前。這麼一來,腦海里不再胡思亂想,甚至有數秒處於真空狀態。那一瞬間才能完全抽離現況。

好好轉換心情。現在,只要專心眼前的事,集中精力於『當下』。

常常會有一些說錯話,和做錯事的時候。覺得,哎呀,這句話不應該那麼說的。哎呀,那件事怎麼會這麼處理呢。總會有這樣,覺得自己不恰當的時刻。

以前,會陷入糾結,氣惱自己,讀了那麼多書,怎麼還是會犯錯,會有情緒,知行不一。現在,開始慢慢懂得要學會原諒自己,放下過去,積極向前。不要害怕犯錯,但要有一顆懺悔和內省的心。

這個字寫得不好,沒關係,好好專註地寫下一個字吧。

4、觀有所感 (觀察)

觀看別人時,常常會產生『啊,這個動作真漂亮』的感觸!觀有所感是很重要的學習喲!

多參加茶會,親自用手接觸,觀看無數的真品,會見不同的賓客,主辦人,也是一種學習喲!

剛從家裡出來工作,被評價穿衣很土時,會買時尚雜誌看,會觀察身邊其它女生怎麼穿。然後,經濟穩定了,買的衣服多些,還有歲月的沉澱和積累,好像漸漸開始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樣的風格。也明白了,自己覺得舒適和喜歡,也很重要。當然,現在也還是穿得很土。

打交道和接觸的人多了,笨拙的嘴巴,在溝通上也會相應變得靈活一些。

進入新的環境,有新的工作任命和挑戰時,先看看前輩和身邊同事們怎麼做,然後學習請教,慢慢地就適應了。

畫圈圈時總畫不好,反覆看糊糊的示範視頻,啊,原來她在轉折的地方毛筆有微微提起,然後配合手腕再自然擺動。重新寫一遍,效果便好得多。

觀有所感,也是很重要的學習喲。

5、品味季節(五感的訓練)

雖然我們一直重複練習愈來愈難的御點前,但口中品嘗和果子、手碰觸道具、眼睛觀賞花飾,以及從字畫感覺到的意境都是很真實的體驗。

每周的茶道課,我們只是認真以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五種感官去感受當下的季節,發揮豐富的想像力。不久後,就真的開始有所改變……

上節課糊糊說,對於藝術,格調和品味永遠是第一位。學習書法,眼高手低才是真正地基礎。技術的部分是簡單的,眼睛的部分才是最難的。要訓練和提高眼睛的像素。然後,藝術,是情感的表達,與心有關。

所以我想,不止於茶道,學習其他技藝,五感的訓練也非常重要。當你專精於一門手藝時,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的感受能力,也都會相應隨之提升,有所改變。

6、靜待成長(時間)

茶道依季節的循環,將日本人的生活美學與哲學變成親身體驗,瞭然於心。真正的體悟需要時間,可是就在「啊,原來如此」的那一瞬間,完全化為身上的血與肉。

該領悟時就能領悟,成熟的速度因人而異,就靜待個人的時機。

學校、茶道的宗旨,皆在教育人成長。不過,兩者最大的不同,就是學校總教人與「別人」比較,茶道則希望人能與「昨日的自己」相較。

其實,這個世上到處存在著與學校完全不同的「學習」。經過二十年,現在我才有這樣的認知。這樣的認知,並非學校老師所教的解答,也不是優劣競爭下的成果,而是自己一點一滴領悟後找到的答案。是用自己的方法,創造出屬於自我的成長路途。只要能不斷有所領悟,一生便能持續自我地成長。所謂「學習」,就是這樣教育自己。

剛開始學習開車時,對於教練安排一直打方向盤和踩離合的練習,常存在疑惑。後來,就了解明白了。

還是小女孩時,對於長大,對於工作,對很多事情,有著無法想像的好奇,期待與憧憬,還有著十萬個為什麼。可是現在,通過親身體驗,和時間的流逝和累積,都慢慢地,自然地獲得了解答。啊,原來如此。

剛開始上書法課時,對糊糊布置的每天畫二十根線條和十個圈圈作業有過疑惑。可是現在,也都理解和認同了。

老師要求我們背的孫過庭《書譜》里說,「通會之際,人書俱老。」 無論茶道,還是書法,或者其他技藝,學習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非歲月不可。

關於「一期一會」

所謂「一期一會」,就是「一生一次機會」的意思。

一定要保持一生只有一次機會的心情。

想見面時,就見面;有喜歡的人時,就明白對他說喜歡;花開了,就慶祝;談戀愛時,就好好愛個夠;有高興的事與人分享,就好好與人分享。

幸福的時候,好好擁抱幸福,百分之百真心體驗,因為這是人生唯一可以掌握的。

所以若有重要的人,就好好和他共食、共生,團圓在一起。

寫完讀後感,書的脈落,在心裡清晰了很多。重要的內容,好像也都印在腦子裡了。對於以後的學習,心裡少了份焦慮,多了些堅定。謝謝糊糊老師的書籍推薦,和如何讀書做筆記的方法分享。

轉眼,明天就是初八了。開始上班的第一天。

新的一年, 祝你我有愛有伴,生活豐富,工作飽滿。

歡迎做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永春茶葉博物館
什麼白茶才是性價比高的「口糧茶」?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