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輝煌的安康明、清兩代畫家 五

輝煌的安康明、清兩代畫家 五

清康熙末至乾隆、嘉慶百年間,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繪畫領域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畫家輩出,各種形式、內容的書畫豐富多樣,人物畫的成就尤其突出。代表人物有郝敬修、戴陽、王承泰、黃寬、鄭顯華等。他們有的將繪畫作為經世之術,認為藝術創作應當服務於吏治;有的將繪畫作為思想寄託,追求精神境界的超脫,前者寫實,後者寫意,特別是寫意一派,筆墨誇張而不拘成法,著重於體會古代畫法中的內在精神,大膽突破前人成規,加以融會貫通,富於獨創,自成一家,因此成就亦高於前者。

經世派以郝敬修、黃寬為主。

郝敬修,山東高密人。乾隆三十六年蒞任漢陰縣令。善文工畫,強調文章書畫「原是聖人經世之術,觀賞玩摩小伎耳」主張經世之用。他工白描人物,線條沉著勁練,勾勒精細,所繪人物對安康地區版畫藝術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傳世作品有《教養山蠶圖說》,分別工筆白描配蛾、飼生、治場、牧放、防護、晴摘、秋貯、熟練、整繭、治線、織機等二十圖刊印流傳,令民仿而行之,著有成效。漢陰貢生王承烈亦寫詩稱讚:「尺幅天成澹雅姿,事羨大醇無小疵;善政已教一班窺,古來循卓計未及。」郝敬修在與友人書中,對經世之術有透澈的說明:「余忝民牧,思所以休養而綏輯之,闢田疇,廣樹利,漢鳳之山多槲林,余召鄉之善蠶者勸課,如法行之,頗著成效。敢曰吾以經術飾吏治哉!貨惡其棄於地方,惡其不出於已,尤吾師之教云爾。」

黃寬,江南武進人。幼年學畫於揚州陳撰,復經汪士慎、高翔等人指點,善畫山水人物、花卉。乾隆十七年以進士蒞任平利縣知縣。時平利縣治尚在今老縣區。黃寬蒞任後,立意干番政績,創錦屏書院,捐置膏火,考較生童,又纂《平利縣誌》,希望以文治教化邑民,企盼出一二傑出者,改變山縣面貌。因此,他的畫皆命意深遠,題跋雋永,乾隆十八年他嘗為興安知州劉士夫畫《吉陽山水圖》軸,其跋曰:「吉陽在萬山中,巍峰秀石,所在多有。至耕雨犁雲,牛驅嶺畔。取材採藥,人在峰頭。迭嶂重巒,泉石之勝,僅望山如慕勝流歟,此中必有傑出者也。

網路圖片

在另一幅《古吉陽山縣圖》跋中又說:「望古興懷則往事發人曠想,登高覽勝則即景寫我性靈,斷碣殘碑皆關妙旨,茂林修竹亦助文心,是所貴於人之善自領略雲」。他的畫以花青寫松葉、淡赭和朱膘染松石、山舍、寺觀。清曠空靈、潔凈無塵,富有意境。如所畫《吉陽山水圖》,高聳的山峰下,村舍、雞欄,盡極逼真,而半坡的農夫、耕牛及山路上送飯的村婦,皆不苟筆墨,加意描繪,清新淡雅,頗具風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水銀杉 的精彩文章:

淺談陝南民歌(二)

TAG:漢水銀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