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時代,中醫中藥迎來發展的春天!

新時代,中醫中藥迎來發展的春天!

新時代—國家重視中醫藥發展

早在1978年,中共中央批轉衛生部黨組《關於認真貫徹黨的中醫政策,解決中醫隊伍後繼乏人問題的報告》,對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中醫藥政策、辦好中醫院校、培養中醫藥人才、辦好中醫醫院、加強中醫藥研究機構建設、組織西醫學習中醫等提出了明確要求和措施。

十七大、十八大報告中寫道:堅持中西並重,扶持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發展。

十九大報告:堅持中西並重,繼承和發展中醫藥事業。7所中醫藥大學首次入選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這說明我們黨中央和國家一直關注中醫藥的發展。

除此之外,各項發展規劃和法律法規也積極推動中醫藥的發展:

2015年4月,《中藥材保護和發展規劃(2015-2020年)》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中藥材資源保護和中藥材產業發展進行了全面部署;

2015年4月,《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規劃(2015-2020年)》是我國第一個關於中醫藥健康服務發展的國家級規劃,提出運用中醫藥理念、方法和技術維護人民群眾身心健康;

2016年2月,《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明確了未來十五年我國中醫藥發展方向和工作重點,把中醫藥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

2016年10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是今後15年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行動綱領,提出了一系列振興中醫藥發展、服務健康中國建設的任務和舉措;

2016年12月,《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標誌著中醫藥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描繪了全面振興中醫藥、加快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構建中國特色醫藥衛生體系、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的宏偉藍圖;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於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於通過,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中醫藥法》頒布以後還有很多配套措施……

人們對中醫藥態度發生變化

1、時代的發展: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

站起來目標已經由中共第一代領導團隊解決,富起來的目標已經由中共第二代領導團隊出具了指導原則,留給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就是「強起來」。「強起來」是一項複雜、全面、更加艱難的任務,包括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方面強大起來,但是最重要的是——要身體強起來!這就需要中醫藥為人民群眾來服務;

2、關注中醫藥人群的轉變

長期以來對中醫藥的關注群體主要是老弱病殘,以及貧困人口,當然其中的原因很複雜。而現在,富人、高端人士、領導階層和外國人都表達了對中醫藥的重點關切;

3、中醫藥在海外

183個國家在傳播、使用中醫藥,歐美髮達國家立法保護中醫藥發展,全球註冊針灸師有30萬人。

美國總統特朗普應對阿片類止痛藥亂用危機,開展「新鴉片戰爭」,旨在尋求可替代阿片類藥物的止痛方案。美國最高學術機構「三科院」(美國科學院、工程科學院、醫學科學院)2017年報告中多次提到,針灸療法可以有效緩解疼痛。在加拿大,僅多倫多市就有針灸師3000名。在德國,有5萬名針灸師,佔德國醫生的1/6,80家醫院設有中醫科。

針灸(Acupuncture)走出國門,被世界廣泛接納

為什麼中醫藥這麼受中外民眾歡迎?一是它有效管用,二是簡便、廉價,對14億人民的大國來說,中醫藥要發揮它的作用。三是綠色、親民,很多人說中醫是「忽悠」人,我說不是忽悠,實際上是做心理工作,很多人有了病以後,西醫會把你嚇死,說你沒得救了。但中醫不會這樣說,他說我給你開幾付葯,調整調整就好了。在(患者)心理上容易過得去,具有人文關懷。中醫的望聞問切,實際上就是給你一個心理暗示,心理輔導。

中醫和西醫的比較

對於中醫跟西醫我還是有一些認識,從歷史上來說,中醫有5000多年的歷史,西醫則不到200年。中藥是一個經驗醫學,西醫是實驗醫學。中醫注重天人合一,認為生命是整體,動態變化。西醫不一樣,注意局部。

從疾病方面來說,中醫注重多因素,重視辨證,治療「病的人」,西醫強調直接因果(單因素)、看重治病,治療「人的病」。

從藥物來說,中藥有多種成分,多部位、多靶點作用。它的理論體系包括陰陽五行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以《黃帝內經》成書為標誌。臨床上重視「症」的變化,辨證突出「證候」診斷。用藥講究標本兼治;而西藥多為單一化合物,針對單一靶點。知識體系包含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等。臨床研究多關注「病」的變化,多用治表葯。

中醫藥特點重視整體,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在今年諾貝爾獲得者對生物鐘,晝夜節律的研究,也能看到中醫的影子;注重「平」「和」,陰陽平衡、調和五臟;強調個體化,三因(因人、因時、因地)制宜,辨證論治——正如最近炒得火熱的精準醫療概念;突出治未病,固本培正、壯筋續骨;診斷簡潔——望聞問切四診合參。當然,中醫不能排斥現代科學的手段,基因篩查、醫學影像技術這些不是由西醫衍化的,而是科技發展來的,無論中醫西醫都要接受新科技。

結論:中醫、西醫都是醫學科學,中醫、西醫各有優缺點,中西醫結合互補才是完美醫學。

中醫藥在健康中國之使命

首先,中醫藥是我國獨特的衛生資源、潛力巨大的經濟資源、具有原創優勢的科技資源、優秀的文化資源、重要的生態資源。挖掘利用好中醫藥資源,具有重大現實和長遠意義。中醫整體觀主要有三個方面: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變;因人、因時、因地不同的防病思想;通過扶正,調陰陽氣血平衡達到防病目的。

其次,中醫藥可以發揮治療重點疾病的協同作用。中醫藥在治療心腦血管疾病、腫瘤、代謝病、傳染病、慢性病、功能性疾病上有優勢,特別是兒科、婦科、骨科的治療。

最後,中醫藥在疾病康復領域具有核心作用。中醫康復的基本哲學是整體觀,即使是局部功能障礙也應從整體出發,採取全面康復措施,辨證思維在康復中的作用。中醫的綜合康復包括心理、飲食、中藥內外治法、針灸療法、鍛煉、音樂等。

未來中國最賺錢的四大領域健康領域、農業、能源創新、軟體開發,健康領域永遠是個朝陽產業。

1、中國仍然是個缺醫少葯的國家,表現在人口多和地域差別大。當前,中醫醫療占整個醫療市場的10%左右,發展空間大。

2、中國中醫藥康復需求巨大,國外住院平均3.7天,中國住院7-10天,國內外康復機構差距大,需要在此方面加強。

3、醫養結合。中國養老問題很多,需要通過多種途徑解決,如居家養老、抱團養老、機構養老等。無論何種養老都需醫養結合,而養老與中醫藥關係最為密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葯信達 的精彩文章:

燈心草,真是個寶!
中草藥中的十二生肖!

TAG:葯信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