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瘋狂吐槽、評分下滑。「舌尖3」這是怎麼了?

瘋狂吐槽、評分下滑。「舌尖3」這是怎麼了?

「舌尖上的中國」系列紀錄片從第一次的嶄露頭角以來,斬獲了不少「吃貨」觀眾的心。而美食文化深入民族文化的中華民族人民,對於這一通過記錄美食、講解美食來源的紀錄片也是相當買賬。「舌尖上的中國」成功地賺了口水,也通過食物在中國人民心中的紐帶關係賺得了情懷和喜愛。

大年初四,「舌尖3」首播,這部近幾年萬眾矚目的「國民紀錄片」依舊保持著不俗的收視率,首播當日央視一套尼爾森實時收視為2.25%,央視九套為0.73%,一集「舌尖」就讓九套的收視率上升到前十,「舌尖3」的能量不可小視。但是還沒等「舌尖3」製作團隊高興呢,豆瓣26000多名參與評分的網友就不樂意了,評分從8.9一路掉落至4.7,並且一片吐槽聲:煽情過重、美食無味、數據和典故出錯等。不少網友表示不僅劇情穿插「莫名」荒唐,原本介紹宴席的「宴」一集中,突然就切入到了知名武術家。並且有權威專家表示「舌尖3」其中引用的不少典故和數據都是錯誤的,以往溫情、磁性的畫外音也成為了笑柄:樂山麻辣燙,畫外音說「周大姐每隔一個月就要50萬根竹籤」可轉頭又說,「最受歡迎的牛肉,每天要準備1萬多串」。這樣的錯誤饒是吃瓜群眾聽來也得笑掉大牙。如此受人矚目的年初紀錄片「大戲」結果如此兒戲,勢必讓觀眾感覺落差巨大。

暫且不論劇情編排和畫外音的不當,「舌尖3」的內容也是硬傷不斷:劇中被稱為太湖魚中之冠花鱸的花鱸魚也被上海水產研究所專家否認,「太湖水產中被大眾認可的是"太湖三白",沒有"太湖魚中之冠花鱸"之說」。而這只是一個個例,更多的還有有毒的南天竹被特寫播出、廣東人喜愛煲湯所以易患腎臟疾病,這勢必會影響「舌尖3」的地位和權威性。

「舌尖3」似乎把情懷和淚點作為了新的「賣點」,而展示出的食物是不是那麼好吃或者是不是看起來那麼好吃好像不那麼重要了。而節目組對於網友的吐槽回應說換口味是為了更好的觀感,因為之前兩部已成為空中樓閣,想要給予觀眾新的觀賞體驗和感受,想要再次獲得觀眾的認可,必須要在節目的「口味」上下功夫。節目組還提到製作過程中嚴謹求證,希望呈現出的不僅僅是食物本身,而是追根溯源,挖掘這樣食物蘊含的深意。

話雖如此,就前幾集的播出內容和收視情況來看,他們的確還不需要緊急公關,但隨著隨後劇集額播出,觀眾是不是真的會對「新口味」買賬?深入人心的美食紀錄片印象是不是會就此顛覆,成為真正意義上宣揚中華美食文化的紀錄片,從而走向新的高度呢?這就需要看接下來的劇集中,節目組如何通過原本的劇情重新俘獲已經渙散的「人心」了。

但是在這裡唯才教育要說,做節目和做食品一樣,需要嚴謹、認真地態度去投入,這一點上「舌尖」節目組做得很出色、很用心。做教育也是一樣,只有嚴謹認真,才能獲得認可贏得成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唯才教育 的精彩文章:

陸基中段反導攔截試驗成功,這幾點你要了解

TAG:唯才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