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我們的那些思想觀念的文化根源

我們的那些思想觀念的文化根源

讀完四書五經——《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我發現,原來我們的那些習以為常的行為方式,思想觀念,民風民俗是深深紮根於儒家文化的土壤中的。

四書五經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經典,也是中國文化的核心經典,四書五經之於中國相當於《聖經》之於西方社會,《古蘭經》之於伊斯蘭社會。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始,每一代的讀書人都以四書五經為教科書。每一代的科舉考試都必從四書五經中出題,例如,從《論語》中抽出一句話的上半句,要考生默寫下半句,所以讀書人常常會將四書五經背得滾瓜爛熟,倒背如流。

而讀書人在古代中國是對社會文化最具影響力的群體。在家庭里,讀書人常常是最具話事權的一家之主,滿腦子都是儒家觀念的一家之主會將儒家觀念傳給家庭的每一個人。在國家中,當官的人是從科舉考試中選拔出來的,所以當官員都是讀書人,滿腦子都是儒家觀念的官員會使整個中國社會都接受儒家文化。

所以,大多數人所不知道的,我們中國幾千年來是一個有信仰的國家,我們信仰的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幾千年以來,深深地支配著中國社會的大大小小的各個方面,它告訴帝王要怎樣治理國家,制定政策時遵循怎樣的原則。它告訴讀書人要培養怎樣的人格,樹立怎樣的人生理想。它告訴老百姓在人與人相處時要遵守怎樣的禮儀,怎樣辦理喪事,婚禮,鄉飲。直至民國結束,儒家文化都支配著中國社會的大大小小各個方面。新中國成立後,先是經歷了一場文革,深深打擊了儒家文化,隨後改革開放,現代文化湧進中國,傳統文化越來越不適應該現代生活,加上政府把注意力放在經濟建設上,在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上力度不足,傳統文化因此被時代的洪流沖得越來越淡,大失元氣。

《周易》,是一本哲學書和占卜書,其辯證法思想深深的影響了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其占卜內容造就了中國的算命文化和風水文化。

《尚書》,記載了從堯舜禹到西周初年的歷史。古代的為政者講究以史為鑒,《尚書》就是為政者非常重要的史鑒。古代的帝王在談論政事的時候,常常以《尚書》中的聖君明王堯舜禹為榜樣,以暴君桀紂為覆轍。

《詩經》,收集了上自西周初期,下至春秋中期的民間詩歌。其內容包含當時的民間生活的許多方面,包括愛情,農事,戰事,貴族生活,祭祀等等。它的主要作用是陶冶讀書人的情操。

《禮記》,規範了與人相處,宴飲,婚姻嫁娶,喪事,為官事君,從師遊學等等事情上的禮儀。

《春秋》,孔子所作,微言大義。它記載了上自魯隱公,下至魯哀公,各國的一些歷史。其中的典故就像心靈雞湯一樣,但比心靈雞湯更受人尊敬,作為古代的讀書人在做人做事上的參考。

《論語》,記載了孔子與他的弟子在遊學時的言論,它的觀念是古代讀書人在做人做事上的準則。

《孟子》,它的主要作用是教給統治者仁政的思想。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

《大學》,它告訴讀書人應該樹立怎樣的人生理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中庸》,它教給中國人中庸的思想,中庸是一種辯證的思維方式,中庸並不是做事情沒有原則,沒有態度,而是指做事情要有個度,不能極端,在有多種選擇方式時,不要只擇其一,而應該考慮將多種方式有機結合。

儒家文化雖然已經大失元氣,但儒家文化的烙印還深深存在於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存在於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的那些習以為常的行為方式,思想觀念,民風民俗,如果問為什麼是這樣,而不是那樣,都可以在四書五經中找到答案。例如:

中國是個很重視孝道的國家,百善孝為先。孝是四書五經中非常重要的思想,中國的孝道是受到四書五經的維繫的。《論語》和《禮記》就有很多地方講到孝,說要怎樣孝敬父母。例如:

《論語》言:「孟懿子問什麼是孝,孔子說:「孝就是不要違背禮。」後來樊遲給孔子駕車,孔子告訴他:「孟孫問我什麼是孝,我回答他說不要違背禮。」樊遲說:「不要違背禮是什麼意思呢?」孔子說:「父母活著的時候,要按禮侍奉他們;父母去世後,要按禮埋葬他們、祭祀他們。」 」(原文: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禮記》言:「父母有了過失,做兒子的要低聲下氣、和顏悅色地勸諫。勸諫如果不起作用,做兒子的就應更加恭敬更加孝順,等到他們高興的時候再次勸諫。」(原文:父母有過,下氣怡色,柔聲以諫,諫若不入,起敬起孝,說則復諫)

中國是個尊敬老人的國家,在坐車時 我們會給老人讓座,我們與老人說話的時候會更加客氣,我們更尊敬老人的意見,有的老人還認為自己在排隊時有插隊的權利。這種文化可以在四書五經中找到根源。《禮記》有說:

「被稱為耄與悼的老人和幼兒,即令有罪,也不對他們判刑。百歲老人叫做期,兒孫要盡心加以供養。」(原文:悼與耄,雖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頤。)

「君子乘車時,遇到老年人要憑軾致敬」(原文:君子式黃髮)

「三王養老也效法老人們的德行,但在養老典禮臨近結束時要請他們訓話,留下寶貴意見」(原文:三王亦憲,既養老而後乞言)

我們中國有尊敬老師的文化,教師是一個很受人尊敬的職業,我們會覺得老師很高尚。這樣的文化也可以從四書五經中找到根源,《禮記》有說:

「侍奉老師,對其過失不可直言冒犯,但也不可總是緘默,像對待雙親那樣地精心侍候,直至老師去世,雖不披麻戴孝,但三年之中心中的悲哀猶如喪親一般。」(原文:事師無犯無隱,左右就養無方,服勤至死,心喪三年)

「大學中的禮節,即令是給天子講課,也不面北而立,就是為了表示尊敬老師。」(原文:大學之禮,雖詔於天子,無北面,所以尊師也。)

我們中國有尊敬長輩的文化,在家庭聚飲的時候,年齡最小的人要給長輩們倒茶,在討論問題的時候,年齡大的人更有話事權。同一個家族的人,要按年齡的大小來排名稱,大叔,二哥,三姨,四伯,五爺,這說明在年齡上誰大誰小很受到重視。這種尊敬長輩的文化也可以在四書五經中找到根源,《禮記》有說:

「和長輩商議事情,一定要隨身帶著几杖去。長輩有所問,如果不先謙讓一番而回答,就不合乎禮的規定。」(原文:謀於長者,必操几杖以從之。長者問,不辭讓而對,非禮也。)

「長輩在或背或抱小兒時應當傾頭與語,小兒也應該掩口回答。」(原文:長者與之提攜,則兩手奉長者之手,負劍辟咡詔之,則掩口而對。)

中國人講究禮尚往來,別人送了自己的禮物,自己就應該也回送他們禮物。每次親人在節日時送禮物給我家時,我媽都會回送他們一些禮物或者包紅包,如果不這樣我媽會覺得不好意思。這種文化也可以在四書五經找到根源,《禮記》有說:

「往有來:往而不來,不合乎禮的規定,來而不往,也不符合禮的規定。」(原文: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中國人與人相處有謙讓的習慣。記得以前有人來我家做客,他送了我家禮物,我媽就回送他禮物,那人就說不用了,我媽就說應該的,那人又說不用了,推讓一番,那人才接受禮物。我去親戚家做客,我買水果過去,他們總會說:「都說了不用買這麼多水果了。」還有我們中國人在別人向自己道謝的時候,會說:不客氣。不像西方人一樣說:「you are welcom。」這種謙讓的文化也可以在四書五經中找到根源,《禮記》有記:

「孔子說:「行賓禮時,每逢進門、升堂都要互相謙讓」」(原文:子云:「賓禮每進以讓)

「不加辭讓,見禮就收,就會導致百姓相爭。」(原文:無辭而行情,則民爭。)

中國人在別人誇自己的時候,會說,「哪有啊」之類謙虛的話。有次我去親戚家做客,我說他家很漂亮,他就說:「欸~,有瓦遮頭」。這種謙虛的文化也可以在四書五經中找到根源,《禮記》有記:

「哀公問於孔子說:「大禮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君子在談到禮的時候,為什麼態度是那樣地恭敬?」孔子回答說:「我孔丘只是一個普通百姓,沒有資格來談論禮。」哀公說:「不要客氣。請您一定講一講。」」(原文:哀公問於孔子曰:「大禮何如?君子之言禮,何其尊也?」孔子曰:「丘也小人,不足以知禮。」君曰:否。吾子言之也!」)在這裡,孔子明明是非常精通周禮的人,他卻說他不懂,這是謙語。我們謙虛的文化大概是效仿孔子的。

我們中國人有祭拜祖先的傳統,中國人非常重視清明節,記得有次村裡開會的時候,有個父輩的人說:清明節比春節還重要,春節你可以不回來,但清明節一定要回來。這種尊敬祖先的習俗也是受四書五經的維繫的,《論語》有記:

「曾子說:「謹慎地對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遠的祖先,自然會導致老百姓日趨忠厚老實了。」 」(原文:曾子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 )

我們中國有濃厚的周易文化,周易文化包括風水,算命,擇日等等。我們村每家每戶建樓房必定會請風水師傅看下風水,擇個適合開工的吉利的日子。媒人為兩方做媒會要男女雙方的生辰八字。我們家鄉人會認為祖墳的風水會影響後代的福氣。這種濃厚的風水文化的根源是《周易》這本書,周易是一本占卜書,整本書講六十四卦中怎樣的卦象對應怎樣的吉凶。

中國人有鄉飲的習俗(鄉飲即整個宗族一起吃飯)。每年清明的時候,我們村都辦宴飲,每家都要有人去飲。每隔幾年,我們村就和鄰村打醮,打醮完時,每家都出一人去鄉飲。這種鄉飲的習俗是《禮記》規定的:

《禮記》中有很多關於鄉飲的記載,鄉飲的習俗在春秋時期就有的。《禮記》說:「借著祭祀剩下的酒肉,聚集合族的人會餐,這是教育人們要和睦相處。」(原文:因其酒肉,聚其宗族,以教民睦也。)

在我的家鄉,有同姓不通婚姻的習俗,我是姓林的,那按習俗我就不能娶也是姓林的老婆。娶同姓的老婆,鄉親們會覺得很彆扭。這種習俗在很多地方都是有的,這習俗是《禮記》規定的:

「因此,周代制定的辦法是,只要是同姓的人,即使離老祖宗已經百代也不可彼此通婚。」(原文:昏姻可以通乎?系之以姓而弗別,綴之以食而弗殊,雖百世而昏姻不通者,周道然也。)

過年的時候,我媽說拜祖先一定要殺雄雞拜。這令我想起《禮記》的規定,《禮記》中有很多章句這對祭祀的規定,經常都說到祭祀的時候要用雄性動物祭祀,雌性動物是不適合祭祀的,這種習俗規定的大概也是根源於《禮記》吧,《禮記》說:

「祭天用白色的公牛」(原文:祭以白牡)

四書五經不僅對我們的民俗有深刻的影響,還影響著我們在做人上的價值觀,不過在這方面,現在它相較於它在新中國成立以前那幾千年所具備的,已經非常弱了。在對人們的道德操守方面影響最大的是《論語》和《大學》。「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幾千年來,讀書人都會將這些話記在心裡,作為自己的做人準則。在我們讀過的文言文中,憂國憂民的杜甫,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范仲淹,矢志報國的蘇軾,程門立雪的程頤…………,在我們的歷史書中,洋務運動的曾國藩,晚清第一重臣李鴻章,公車上書的康有為和梁啟超,民國元首蔣介石,共產黨創始人陳獨秀與李大釗…………,他們都是讀四書五經長大的,他們身上那些我們敬佩的品格,大概是四書五經教給他們的。

新中國成立以後,人們就不再讀四書五經了,於是曾經深刻影響中國讀書人的人格和理想的四書五經在道德操守方面對人們的影響力就變成很弱了。不過四書五經在道德操守方面的思想文化也並不是完全沒有被現代的教育傳承下來,我們從小到大讀的語文,都在歌頌那些精忠報國,無私奉獻,造福社會的精神,教育試圖讓學生具備這些精神。這些精神和四書五經里的思想很吻合的,大概可以視為用現代語言對儒家文化的傳承吧。不過我覺得我們的教育在這方面並不成功,許許多多的學生都覺得那些愛國,造福社會的話很假,而且我們的心中也少有深記於心的道德規範。

所以說四書五經在道德操守方面對中國人是有影響的,在近幾十年以前的幾千年,它的影響很深刻,只是近幾十年來,它的影響很弱。所以網上那些說中國人缺乏信仰,缺乏道德操守的說法是不恰當的,我們中國幾千年來都是有信仰的民族,講究仁義禮智信的民族,只是我們現代的人沒有很好的將這些文化傳承下來。

我們的社會還有很多文化可以從四書五經中找到根源,只不過我的學識淺薄,只能舉幾個例子。

讀完四書五經,我對我的家鄉的傳統文化和傳統觀念更加尊重,因為我知道那些文化和觀點是有它的根源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石化二手書交易平台 的精彩文章:

TAG:廣石化二手書交易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