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便血≠痔瘡,可能是直腸癌!痔瘡的5個誤區99%的人都中招了

便血≠痔瘡,可能是直腸癌!痔瘡的5個誤區99%的人都中招了

偏愛辛辣刺激、生冷油膩食物的「吃貨」是痔瘡高發人群。

便血≠痔瘡,可能是直腸癌!痔瘡的5個誤區99%的人都中招了

因為多發,在很多人眼裡痔瘡只是小毛病,這是人們的認知誤區。

誤區1 :便血=痔瘡

大便出血是痔瘡的常見癥狀,一些人出現大便帶血時,身體其他部位沒有不舒服,便自認為是痔瘡,吃點葯就好了,但用藥後狀況時好時壞,直到便血止不住、排便困難才到醫院就診,結果發現是直腸癌。

這種情況大多是因為長在直腸的息肉未得到及時治療,時間長了便發生了癌變。

直腸癌早期既像痔瘡又像腸炎,在臨床上很容易造成漏診、誤診,人們若發現便血,最好儘早去醫院檢查,排除腫瘤風險。

如果有家族直腸癌病史,一定要做腫瘤篩查,越早越好,直腸癌早期發現可以治癒,但晚期患者五年生存率不足50%。

此外,結直腸息肉、潰瘍性結腸炎、肛裂、肛門濕疹、尖銳濕疣等都會有便血現象,千萬別把便血當成痔瘡。

誤區2 :痔瘡是一個小病

有些人認為痔瘡是一個小病,便血時多時少也不在意,這種慢性失血會導致患者渾身乏力、精神狀態不佳,長此以往還可能造成貧血。

誤區 3 :痔瘡手術太可怕

便血≠痔瘡,可能是直腸癌!痔瘡的5個誤區99%的人都中招了

有些患者懼怕手術,故意拖延治療時間,這樣很容易錯過最佳治療時期。早期選擇最佳治療方式,不僅不痛苦,而且恢復快,併發症也少。

若是痔瘡在肛門周圍形成環狀,且形成嵌頓,成為「痔王」,不僅會給治療帶來困難,還會加重對肛門括約肌、肛門外皮膚的損傷,導致控便能力下降或肛門狹窄等。

誤區4 :堅持微創治療

有些患者總是喜歡對比:為啥別人能隨治隨走?自己還要住院?為啥別人術後不痛苦?自己術後很痛苦?

每個人的病情不一樣,手術治療方法、治療目的也不一樣,無痛、微創的方法(如PPH、TST、套扎、注射等)只適合早期癥狀較輕的患者。

有時,病人強烈要求無痛苦治療,醫生也只能按照病人的要求處理,但手術做得不徹底,痔瘡很可能在沒有出院時就複發。手術失敗不僅和醫生水平有關,病人不合理的要求也會影響治療效果。

誤區 5 :失血了趕緊補回來

由於人們的體質不一樣,便血也分虛證和實證,有的人需要清熱涼血、止血,有的人需要益氣補血、止血。

如果不清楚自己的病情,建議儘早去正規醫院就診,對症用藥,否則,隨意選擇藥物可能會加重癥狀。

痔瘡患者更應注意生活調理

在醫院確診為痔瘡後,早期患者通常可通過生活調理治癒。比如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不飲烈酒,不吃煎、炒、炸的食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不吃生冷、油膩的食物,以免引起腸胃不適,出現上火、腹瀉等情況。

若口服藥物和外用膏劑、栓劑都沒有效果,便血依舊很多,走路、排便時痔瘡還會脫出,甚至引起貧血、反覆腫脹、疼痛、行走不便,就要考慮手術治療,不要硬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活技巧知識點滴 的精彩文章:

家人急性心衰發作,關鍵時刻你該做什麼?
對自己的頸椎好點,測測你處在頸椎病的第幾級?!

TAG:生活技巧知識點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