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在李庄,三尋林徽因不遇/阮殿文

在李庄,三尋林徽因不遇/阮殿文

到李庄之前,激情四射、聲情並茂地對我說起李庄的友人不下七個。而在這之前,我竟然不知道有一個李庄在宜賓,更不知道這個李庄還與一代才女林徽因有關。友人們對我說起李庄,並不是為了炫耀他們早已親臨過,而是為了說服我也去李庄感受一下。在他們認為,李庄是見證愛情、承載愛情神話之地。因為林徽因和梁思成一生中最艱難的時刻就是在李庄度過,而且還不是一月兩月一年兩年,而是六年多。

友人們對我說起李庄並勸我必須去看看,是因為他們見證了我和春從相識到相愛的整個過程,加之我們情投意合,相處得甜甜蜜蜜、如膠似漆,我還因此寫了很多愛情詩,他們更希望我們早點去感受感受,並相信我去了李庄後會受到啟發寫出更多愛情詩。他們這份關心和信任著實讓我感動不小。

林徽因寫徐志摩的詩

泰戈爾訪問中國期間,

由林徽因和徐志摩陪同。林徽因擔任翻譯。

事實上,與林徽因認識一點也不算晚。三十年前對中國新詩開始狂熱時,就因為閱讀詩壇才子徐志摩的詩及其傳記認識了林徽因,只不過在徐志摩的人生旅途中,林徽因只是在他眼前晃過的一道幻影,雖然徐志摩的死也與林徽因有關(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乘坐中國航空公司「濟南號」郵政飛機,準備前往北京,參加他們五天前就約定見面的林徽因當晚在協和小禮堂的演講,孰料飛機不幸觸山墜毀,徐志摩不幸罹難)。畢竟,他能帶給林徽因浪漫,卻不能帶給林徽因現實的安穩。再後來,又通過其它閱讀知道哲學家、金石專家金岳霖對林徽因柏拉圖式的愛戀,而且能做到林徽因一家住到哪裡,他就跟著搬到哪裡,毗鄰而居,只是為了每天能見到林徽因,每天能聽到林徽因優雅的談吐。至於梁思成之於林徽因,自不必說,大家都認為他倆是婚姻與事業的完美結合。

1928年4月,

梁思成與林徽因在歐洲度蜜月期間參觀考察古建築。

1928年3月,梁思成與林徽因在加拿大結婚。

先前對林徽因才情的仰慕,加上友人們對林徽因各方面的讚譽與解讀,無形中加劇了我探訪李庄的急切之情。於是,有了2017年10月的第一次探訪。遺憾的是,這次探訪是因為遠方友人突如而至,臨時前往,沒有任何準備。加之到李庄時間已晚,我們一行多人先遊覽了同濟工學院舊址、李庄戰時新聞社等處來到梁思成、林徽因舊居時,已到下班時間,院門被一把現代鎖緊鎖著。大夥圍著院牆東瞅瞅、西瞧瞧旋了一陣,就帶著幾分遺憾悻然離開。

第二次再進李庄,是剛過去沒幾天的2018年2月18日。這一次,只有我和春。先到水富稍作停留,我們就驅車前往。

來到李庄,我們就直奔梁思成、林徽因舊居。梁、林舊居,其實就是中國營造學社舊址中的一角。進了院門,小路左右兩邊是兩塊菜地,菜地後面一排以木結構為主體的房子,就是中國營造學社的臨時辦公場地,林徽因一家的居室,就在營造學社最右邊。從正門進入,右邊一間是林徽因母親的卧室,左邊一間卧室供林徽因兒子梁從誡、女兒梁再冰居住。順著通道往裡走是客廳,客廳裡間就是林徽因夫婦的卧室。卧室側門出去,是營造學社的後院。

然而,在這裡,我依然沒有遇見林徽因。我見到的,只是牆上和櫥窗里她出現在印刷品上的一身一影、一顰一笑,以及她在建築設計領域的點滴。當然,也有她在文學才華方面的展示。但是,這些都沒有在我心裡激蕩出波瀾。在我心裡激起波瀾的,是林徽因卧病在床的樣子。也就是這個時候,我才對林徽因的這段經歷有了大致的了解。

20世紀30年代的梁思成和林徽因

林徽因著作及傳記

1937年7月,北平淪陷,林徽因一家就經長沙流亡到昆明。在長沙時,他們的臨時住所被日軍炸成一片廢墟。輾轉途中,受沈從文之邀,在湘西小住了幾日。林徽因就是在這次顛沛中得了肺病,常常徹夜咳嗽不止,沒有醫院,沒有抗生素,她只能默默忍受著這份來自肉體的折磨。剛到昆明,梁思成的脊椎病複發,脊椎組織軟化,襯衣里不得不穿一個鐵架子以支撐身體。林徽因,這個北平總部衚衕3號「太太的客廳」里精緻、優雅,能用一口帶有愛爾蘭口音的英語與外國人交流的沙龍女主人,開始帶病做從來沒有做過的各種粗活,燒火做飯,搓洗撿拾,無所不為。即便是這樣的日子,他們也沒能堅持下去。因昆明遭日機轟炸頻繁,林徽因被迫帶上母親和孩子,於1940年遷到偏僻的李庄。

到了李庄,林徽因又病倒了。

1940年冬,林徽因卧床李庄。

梁思成、金岳霖親自養雞。

後左為梁從誡,中為梁再冰,右為梁思成,餵雞者為金岳霖。

這期間,隨後趕來的梁思成,為了生計,不得不四處籌款,但籌措艱難,往往是杯水車薪。林徽因的身體日漸憔悴下去。即便如此,林徽因依然支撐著羸弱的身體,輔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國建築史》等著作。後來,梁思成、金岳霖親自養雞,以之為林徽因補充營養。林徽因的面容因此慢慢恢復了光澤。

期盼已久的抗戰勝利終於到來。1946年8月,在親友的幫助下度過漫漫長夜的梁思成夫婦一家,搭乘西南聯大的包機飛離重慶,回到闊別9年的北平。

是的,如果我今天不來,如果今天的院門還在向我緊鎖,我壓根不會想到林徽因經歷過這樣一段疾病纏身、饑寒交迫的歲月,更不會想到艱難時的相濡以沫、相互攙扶,能錘鍊出生命的金子。

林徽因身體稍微恢復後與孩子們在李庄

一個滿身才華、渴望真愛又留戀世俗安穩的女子,誰會想到,造物者還是在世間這個修鍊場上為她準備了幾滴苦汁,她也因此成為了她應該成為的林徽因。

這一次沒有遇見林徽因,有遺憾,但不至於失落。走出院門往回走的路上,我把手臂搭在春的肩上,心裡實實的。

第三次尋林徽因,是在當天夜裡。睡夢中,我走進一個陌生的小院,像是在尋找某個人,但尋遍了整個院子,也沒有找見近段時間一直縈繞在腦海里的那個身影。一早醒來,急忙衝出卧室,輕輕推開另一間卧室的門。見春睡得好好的,心才放了下來。我沒有打擾她,返回卧室靠在床頭,手裡拿著法國作家梅里美的中短篇小說集《卡門》,心思卻還在夢裡。

離開李庄的路上,我把車開得極其小心,因為身旁坐著這一生想好好陪伴、呵護的人……

林徽因(1904.6.10-1955.4.1)

中國建築師、詩人、作家、教師。人民英雄紀念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深化方案的設計者之一、建築師梁思成的第一任妻子。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同梁思成一起用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代建築,為中國古代建築研究奠定了堅實的科學基礎。著有散文、詩歌、小說、劇本、譯文和書信等,代表作《你是人間四月天》、《蓮燈》、《九十九度中》等。

作者簡介:阮殿文,詩人、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現自由從事詩歌、散文、小說、歌曲創作。

梁思成、林徽因舊居(中國營造學社舊址)

通往梁思成、林徽因舊居的林蔭小道

第一次探訪,院門緊鎖。

第一次只能在院門外左揣度、右揣度……

在李庄街巷中感受那段歲月

同濟工學院舊址

李庄街景。林徽因過去應該經常留步這裡。

李庄戰時新聞社

GIF

有趣的女銀,和有智的男銀,都在關注「方向閱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方向閱讀 的精彩文章:

一個作家與一本雜誌的作別

TAG:方向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