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線粒體DNA「大逃亡」?Science首次揭示這一微妙時刻

線粒體DNA「大逃亡」?Science首次揭示這一微妙時刻

線粒體DNA「大逃亡」?Science首次揭示這一微妙時刻

Monash BDI researchers Professor Ben Kile (左) 、Dr Kate McArthur

線粒體是維持細胞能量供給、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一旦遭受破壞,它們能夠引發機體免疫反應,從而造成更大的傷害。因為線粒體DNA(mtDNA)與細菌DNA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一旦細胞接觸到逃脫線粒體的DNA,就會接收到類似於病原體入侵的信號,從而激活免疫系統。

雖然mtDNA的釋放被認為是引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因之一,但是這類DNA如何從線粒體內逃脫?這一直是個謎。

線粒體DNA「大逃亡」?Science首次揭示這一微妙時刻

DOI: 10.1126/science.aao6047

現在,藉助於先進的顯微鏡系統,莫納什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BDI)的Benjamin Kile教授團隊發現並記錄下這一過程。

在細胞凋亡過程中過程中,線粒體DNA(綠色)「逃離」線粒體(紅色)。視頻來源:Dr Kate McArthur (Monash BDI) and Dr Lachlan Whitehead (WEHI) and The Advanced Imaging Centre at Janelia Research Campus。

Benjamin Kile團隊發現,當細胞凋亡時,兩種蛋白——BAK和BAX會被激活。「這些『殺手』蛋白會在線粒體外膜上『開孔』,導致細胞內容物溢出,包括mtDNA。」 Kile教授解釋道。

這一微妙的時刻被蒙納士大學的Titan Krios冷凍電鏡、Eliza Hall研究所的晶格層光顯微鏡捕捉到。其中,晶格層光顯微鏡由諾貝爾獎獲得者Eric Betzig開發,能夠以高解析度觀察活體細胞。

BAK和BAX旨在終結細胞,但是溢出的DNA會造成間接傷害。如果已不能正常控制,mtDNA會引發免疫反應、帶來炎症。「這一發現是罕見的,但是它能夠加深對於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理解。」研究人員強調道。

參考資料:

本網站所有註明「來源:生物探索」的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於生物探索所有,其他平台轉載需得到授權。本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確註明來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editor@biodiscover.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生物探索 的精彩文章:

默沙東Keytruda一線治療NSCLC新進展令人振奮
張鋒最新Science!CRISPR新功能升級,可用於腫瘤DNA等多種核酸檢測

TAG:生物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