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是什麼讓白居易發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慨?

是什麼讓白居易發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慨?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卧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白居易《琵琶行》(節選)

這首詩很長,即使高中的時候為了迎戰高考背得滾瓜爛熟,但如今,已忘得差不多了,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句,仍是張口就來的。

元和十年六月,唐朝藩鎮勢力派刺客在長安街頭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傷了御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嘩,藩鎮勢力又進一步提出要求罷免裴度,以安藩鎮「反側」之心。白居易上表主張嚴緝兇手,有「擅越職分」之嫌;而且,白居易平素多作諷喻詩,得罪了朝中權貴,於是被貶為江州司馬。

元和十一年秋天,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已兩年,在潯陽江頭送別客人,偶遇一位年少因藝技紅極一時,年老被人拋棄的歌女,心情抑鬱,結合自己路途遭遇,用歌行的體裁,創作出了這首著名的《琵琶行》。揭露了封建社會官僚腐敗、民生凋敝、人才埋沒等現象,同時也抒發了詩人對自己無辜被貶的憤懣之情。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現實主義傑作,全文以人物為線索,通過寫琵琶女生活的不幸,結合詩人自己在宦途所受到的打擊,唱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心聲。

作品的語言生動形象,具有很強的概括力和感染力,也很有音樂節奏感。蕭瑟秋風的自然景色和濃郁的離情別緒,使作品更加感人。

《琵琶行》全詩共分四段,從「潯陽江頭夜送客」到「猶抱琵琶半遮面」共十四句,為第一段,寫琵琶女的出場;

從「轉軸撥弦三兩聲」到「唯見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為第二段,寫琵琶女的高超演技;

從「沉吟放撥插弦中」到「夢啼妝淚紅闌干」共二十四句為第三段,寫琵琶女自述的身世,自述早年曾走紅運,盛極一時,到後來年長色衰,飄零淪落;

從「我聞琵琶已嘆息」到最後的「江州司馬青衫濕」共二十六句為第四段,寫詩人被貶九江以來的孤獨寂寞之感,抒發與琵琶女的同病相憐之情。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別有幽情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等都是流傳千古的名句。

詩人感情的波濤為琵琶女的命運所激動,發出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嘆。「似訴生平不得志」的琵琶聲中同時也訴說著詩人的心中不平。

現如今,人們也經常引用「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喜歡拆開來用,單一句「相逢何必曾相識」,意境非但不愁悶,反而很豁達。你覺得呢?

歡迎關注,閱讀更多詩詞相關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曉東雜談 的精彩文章:

自由女人的魅力!
看看古人說艾灸——歐陽修的灼艾帖

TAG:曉東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