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華戎交匯的國際都市(二)——《說說敦煌》

華戎交匯的國際都市(二)——《說說敦煌》

屯田築塞護農商華戎交匯寫輝煌

在設立張掖、武威、酒泉、敦煌四郡同期,西漢王朝在敦煌地區建立了一系列軍事防禦設施,以防禦匈奴余部的侵擾。長城從令居(永登縣)修到酒泉,然後又向西延伸到了敦煌郡。還在敦煌郡境內修築了眾多城障烽燧,建立了一整套嚴密的候望、通信系統。敦煌郡內設有玉門、陽關、宜禾、中部四個都尉,這套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保證了河西四郡的發展和中西交通的暢通,具有積極意義。「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優美唐詩,正是因陽關而抒發的情懷。

敦煌境內的長城及烽燧的設置依據地形的高低起伏,修建烽燧以瞭望和守御,同時憑藉疏勒河等作為天險,與人工修築的長城邊牆共同形成一道防禦的邊界,表現出人類對自然環境的依託和利用。2014年6月「絲綢之路:起始段及天山廊道的路網」項目順利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玉門關遺址、懸泉置遺址作為重要節點,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為鞏固邊防,經略西域,西漢王朝通過屯田政策,興修水利推廣先進生產技術,敦煌很快發展成了很好的農業區,糧食自足有餘。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貳師將軍李廣利再次出征大宛時,敦煌一地就集結了6萬士兵、10萬頭牛、3萬匹馬和數以萬計的驢、駝等奔赴前線,很能說明敦煌當時的經濟實力。敦煌至今還有貳師泉的傳說,敦煌遺書中保存的《貳師泉賦》以及晚唐詩作《敦煌廿詠》中《貳師泉詠》就是對李廣利出征歸來的形象描繪。

敦煌是我國古代最早對外開放的地區之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一直對西域商人、使節過境、貿易或居住,採取保護政策,胡漢民族交往活躍。東漢末年,中原戰亂紛起,河西走廊被割據勢力控制,後三國歸晉,魏文帝曹丕即位以後,派兵消滅了河西的割據勢力,委派尹奉為敦煌太守,繼續推行西漢以來的屯田戍守政策,保護來往商人,使敦煌成為胡漢交往的商業城市。

太和年間,倉慈擔任敦煌太守,撫恤民眾,壓制豪強,溝通西域,政績卓著,深得百姓以及西域各國的愛戴。去世時,吏民痛心疾首,就如失去了自己的親人一樣,更把倉慈的相貌畫成圖像,以作追思之用。西域人士知道倉慈已死,都聚集起來對其哀悼,甚至有人以刀子割傷自己的臉龐。他們同時又替倉慈立祠,以作遙祀。

嘉平中,皇甫隆為敦煌太守,將新式農具耬犁車推廣到敦煌一帶,並改進了灌溉方法。「初,敦煌不甚曉田,常灌溉蓄水,使極濡洽,然後乃耕。又不曉作耬犁,用水及種,人牛功力既費,而收谷更少。隆到,教作耬犁,又教衍溉。歲終率計,其所省庸力過半,得谷加五。」(《三國志倉慈傳》注引《魏略》)

唐代,敦煌地區人才薈萃、商貿發達、民族交融。當時敦煌 13個鄉聚居著漢、藏、回鶻、昭武九姓粟特胡人等數萬居民。唐中宗景龍元年( 707年),一大批粟特人遷徙到了敦煌,敦煌地方政府便在東城專門划出一塊地方,讓他們居住,取名從化鄉。從化鄉有3個裡,公元750年時有300戶、1400人。

1907年,斯坦因在敦煌西北的漢長城烽燧下發現一個郵袋,裡面裝著8封用粟特文寫的信件。這些信是從姑臧(武威)、金城(蘭州)和敦煌發送出的,是寫給家鄉撒馬爾汗(烏茲別克境內)貴人及在西域地區的其他粟特商人的。

粟特人的貿易網路不但在撒馬爾汗和長安之間,也在中國和印度之間。他們是絲綢之路上的貿易擔當者,也是中國與中亞等地區精神文化交往的溝通者。

唐大曆十一年(776年),吐蕃佔領瓜州,圍困10年後,以「勿徙他境」的盟約方式佔領敦煌,避免了文化浩劫,保護了敦煌的傳統文化。其時,吐蕃贊普赤松德贊正在大力弘揚佛教,佛教聖地敦煌得以保全。吐蕃佔領敦煌後,僧尼人數大增,寺院不斷增加。吐蕃佔領初期,沙州寺院9所,尼寺4所,僧尼約310人。而到吐蕃統治後期,寺院增加到17所,僧尼人數猛增到千餘人。吐蕃統治的近七十年間,因崇尚佛教,敦煌深受影響。大約從8世紀後期,就形成以佛教文化為中心的地方風格。

回鶻人也曾在敦煌歷史上起過重要作用。自晚唐以後,敦煌的東邊甘州、肅州和西邊的西州都曾有回鶻人建立政權,敦煌地區也有回鶻居民。在公元1041年至1068年,回鶻人還曾一度成為敦煌的主人。

蒙元帝國對敦煌十分重視,以諸王來此鎮駐。整個元代,蒙古帝國四大汗國之一伊兒汗國的第十四任君主速來蠻所在的出伯家族統治瓜州和沙州地區近150年,先後擁有四個王號,即西寧王、豳王、威武西寧王、肅王等。速來蠻父子坐鎮敦煌期間,元朝與西域的交流活動變得頻繁起來,東西商路安全暢通,昔日的興盛局面有所恢復,這種和平與繁榮一直延續到元朝滅亡之時。這一時期敦煌及河西地區穩定,藏傳佛教在敦煌地區廣為傳播,並在瓜沙地區留下了許多佛事活動的遺迹,如碑碣、佛教石窟壁畫、供養人題記、出土文獻等。

莫高窟現存的《六字真言碑》是元代治鎮沙州的西寧王速來蠻於至正八年( 1348年)立的,上面有漢、梵、蒙、藏、西夏、八思巴等六種文字,其音均為「晻嘛呢叭咪吽」,即六字真言,此碑有力地證明了敦煌是個多民族和睦相處的地方。(未完待續)(姜德治撰稿)

說說敦煌——全民編創敦煌講解詞選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辛德勇漫談《燕然山銘》︱蒼茫沙腥古戰場:兵未窮時武不止
網上有很多人幻想羅馬比漢朝軍隊強,都是歷史基本知識欠缺的小白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