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簡單食材吃出初秋健康,換季養生必看的五大寶典

簡單食材吃出初秋健康,換季養生必看的五大寶典

從秋分開始,天氣一天比一天變冷,有著「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好穿棉」的說法。白天越來越短,夜晚越來越長,天氣由涼轉寒,早晚溫差大。在這個「多事之秋」,很多人特別是中老年人,隨著身體功能的下降,都特別注重養生。

一、飲食的4種最佳養生食物

說起養生防病,很多人都喜歡食療~那小康妹兒就從吃說起吧,先來給大家推薦下秋分時節的4種最佳養生食物。

百合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脫甲秋水仙鹼和鈣、磷、鐵及維生素等,是老幼皆宜的營養佳品。

中醫用百合作為止血、活血、清肺潤燥、滋陰清熱、理脾健胃的補藥。現代研究表明,百合具有明顯的鎮咳、平喘、止血等作用,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和增加液體免疫功能的活性。百合還可以抑制腫瘤的生長。

將百合洗凈,煮熟,放冰糖後冷卻食用,既可清熱潤肺,又能滋補益中。

枸杞具有解熱、治療糖尿病、止咳化痰等療效,而將枸杞根煎煮後飲用,能夠降血壓。

至於枸杞茶則具有治療體質虛寒、性冷感、健胃、肝腎疾病、肺結核、便秘、失眠、低血壓、貧血、各種眼疾、掉發、口腔炎、護膚等作用。

但是,由於枸杞溫熱身體的效果相當強,患有高血壓、性情太過急躁的人最好不要食用。相反,若是體質虛弱、常感冒、抵抗力差的人最好每天食用。

據中醫專家講,大棗不光是甜美食品,還是治病良藥。大棗性味甘平,入脾胃二經有補氣益血之功效,是健脾益氣的佳品。

中醫常用大棗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失眠等症。根據藥理研究,大棗有保護肝臟、降低血脂等作用。

專家介紹說,大棗雖然味甘、無毒,但性偏濕熱,故不能多食,尤其內有濕熱者,多食會出現寒熱口渴、胃脹等不良反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起寫健康 的精彩文章:

TAG:一起寫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