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當我們看電影時,我們在看什麼

當我們看電影時,我們在看什麼

本篇標題就是唬人的,太大了,沒法寫。

它突兀並恬不知恥地出現在這裡,只因今年情人節時得知的某個消息。

這篇亂糟糟的文字沒應景地出現在情人節,主因拖延癌,其次也是在等某個故事的後續消息。

我們去買幾個橘子,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跟情人節唯一可以強拉硬拽扯上點關係的是卡佛的《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標題有「愛情」這個詞,算是對這個節日的致(bao)敬(yuan)。

至於電影,聯繫是這樣產生的:卡佛用簡約文字和鬆散敘述,提供給讀者很大的想像空間,以及一種將人滯留在文字中的微妙感。這些複雜的感受跟電影相似。好像另一種電影化的文本。

但這裡不打算聊卡佛,因為我不太懂。

卡佛在本文的出現,只是為了給標題找點存在的意義,並把這種意義強行聯繫到某個節日上。人啊是一種喜歡強行找聯繫的生物。

想聊的是有關標題里電影引發的一些邊角料,因為電影的主料我也不太懂。

以上是標題產生的邏輯過程。

而引起本文標題誕生的根源,是大半年前在某個同好聊天群里發生的一場友善地對話,人物關係事件過程大概是這樣:

某群X:電影同好群,半數單身狗,因為各類影展相識相知,進而組建。維持20-30人左右的動態平衡。對於拉新人入群的行為,成員都很自覺審慎。

A君:群常駐成員,直男癌,刀子嘴

F君:群常駐成員,話題黨,八卦心

C君:F君的朋友

某天C君誤入(被F邀請或者脅迫F邀請?)X群,一進群還沒來得及打招呼,就一頓操作猛如虎,提出某電影真好,大家出來討論討論。

作為新人,可能覺著群里都是影迷有共同語言,一般都想表現一下挑點話題求指教什麼的,刷點存在感,提升認知度,可以理解。

可偏偏,在這個以提升世界逼格為己任的群里,C提的電影是被一致認為比較爛的作品。自然這種情況下沒人出來給不認識的新人接話。

也要賴F君,拉人進群沒有向成員說明,私底下也沒跟C事先科普,以及,當C挑起話題後沒有及時在群里控場。

C看到沒啥水花,沒沉住,又將另一部被A極為厭惡的電影拋出來吹水。

如果在平時,按程序正常吹就算了,即便再厭惡,只要見解上說得過硬,A君還是認慫的。可惜吹出來都是好感人啊之類毫無營養的尷尬言詞。

A一個沒忍住,將電影如何爛哪裡爛,C是影盲如何不懂裝懂,分門別類一條條批評到位,同樣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系列連擊噴薄而出,頗有食神史蒂芬大排檔點評雙刀火雞的炒飯之風,有理有據令人幸福。幸福。

於是C君不堪受辱憤而離群。

隨著C的離開,群里重新熱鬧起來,雖然眾人批評A嘴臭,看得出來其實大家心裡還是蠻爽的,大有「雖然你說話難聽欠揍但說的都是我想說的大實話」的感覺,群里又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遲到的F君以一句「你們丫太裝了,又不是所有人都會分析,就不能有這愛好?人不懂你們可以教嘛,哪這麼多優越感」為核心,朋友們又圍繞電影應該怎麼看進行了一段友好互愛地討論。

對於這二十多人的小群里的大部分人而言,故事到這裡結束應該是最好的。

整個事件遵循了一般的經典模式,背景建構——矛盾展開——高潮,片尾外加一點拔高主題的餘韻。

然而,並沒這麼簡單。

直到這次的情人節前夕,A把一個新人拉進群里,我們才知道這個故事的明線看似結束得乾脆,卻留下一條暗線蛇行數月。

這次由A開場:給大家介紹個朋友。

新人君無縫接茬賣萌,並讓群員猜猜看。

大家表示你誰啊不認識,給里給氣的,一定是A的基友,要搞基出去搞,別打擾我們研究島國藝術,快滾吧再見。

接下來的展開,就是針對群里單身狗的暴擊,由F負責解說:

那次懟人退群事件過後,F找到A私聊,說C君是他關係很好的朋友,A群里丟的話有點過分了,太不給面子了。哦對了,C是美女。

本來A還沒多想,一副「你朋友咋啦,老子直男不怕開水燙」的姿態,一聽女噠,還是美女,似乎紳士之魂突然覺醒,抱頭反思以表沉痛,承認失態過激,願賠禮道歉,必須賠禮道歉。同時問到C的微信再次一頓操作猛如虎表達歉(gui)意(tian),又通過F,約了F和C出來吃飯。

在F的友情斡旋和A自己厚顏無恥的攻勢下,C表示大人不記小人過,並要求A教自己怎麼欣賞和分析電影。

A當機立斷拍著胸脯提出喪權條約:沒問題,順帶以後的電影都歸我請。

對,新人君就是C。

大家這才發覺A和C的頭像是某電影劇照的兩部分。

隨著群里一片「不要臉」刷屏,A嘿嘿嘿地宣布,通過幾個月的電影觀賞交流,他和C終於過上了電影般沒羞沒臊的生活。並表示見到C本人的第一眼,就覺得這輩子就是這個人了。

群成員紛紛表示後面那句完全不可信,扯的蛋比王八還大。

為了證明情侶間的默契,C進一步補刀:這是和A在一起的第一個情人節,特意來感謝大家,沒有這個群她就不會認識A,也不會對電影有更深的理解。現在自己看電影也些微能有點劇情之外的審美了,感覺宇宙很遼闊世界更美好。

群成員又紛紛表示A在群里就是個水貨,不如換一個教你吧。

然並卵,無視所有愛狗人士的反對,A和C攜手慷慨陳詞:過年這幾天馬上要見家長了,也許婚期也是可期的,感謝各位的包容、幫助和教導。結婚的時候,F是媒人,群里各位就是見證人,希望今後也繼續在群里快樂地聊電影。

至此,群主總結,群里又少了一隻無趣的單身狗,多了一對扎心的戀人,以後要對這類配種業務採取收費措施,至少給剩餘的單身狗一份物質上的補償。大家表示群主英明,以及,A君快尼瑪的發群紅包。

(過年這些天,大家等著去拜見岳父岳母大人的A被慘烈KO的消息,但他終於還是讓大家失望了。昨天,再次遲到的F君屁顛屁顛來通告:那倆家裡成了,大夥準備到婚禮去吧,他倆最近忙,改天會給你們發請帖。大家表示媽個蛋,才不會去給A送紅包。)

以上就是「導致這個標題產生,以及標題為什麼長成這樣」的狗血故事。

它突然發生,潛行數月,到這裡結束,又從這裡開始。恍惚間,好似也產生了卡佛筆下某種微妙隱約的滯留感。

事後,另一位朋友與我私聊:

為毛大家都看電影,大爺越看越單,人看幾部就把老婆看到手了,差距咋這麼大呢。怕不是看的假電影?

這哥們作為群內的長輩級單身,估計真是被暴擊到了。

準備安慰他,但貌似安慰的話從同為單身狗的嘴裡蹦出來好像並沒什麼卵說服力。而「顏值即正義」這類的大實話,大概決然不可以講。大過年的,別命案了。終究也只能附和一言,呵呵作罷。

回頭想想,朋友的話題其實蠻沉重的,以電影問愛情,我答不上。

愛情這東西我不懂,已然無心追求。它複雜,多變,炫麗,有時卻又簡單到無法理解。某種程度上像電影。

換個角度,也許該思考的是:看電影的時候,我們在看什麼。

------------

我們看到的,在一定層面來看可能是最重要的,就是電影的「事」。它包括但不限於「故事」。可以是一種過程,可以是一種狀態,還可以是一種關於時間流動的呈現。它也是電影的原始載體。

當然,一般情況下,大部分電影的「事」,外在形態表現為某個具體的「事件」或「故事」。如果是這種劇情類電影,那麼,影迷也好,影評人也好,電影人也罷,我們首先看到的也跟大多數觀眾一樣,都是故事。因為故事是此類電影最容易被接納的部分,它承載了喜怒哀樂這些情緒表現、情感共鳴和更深的思想表達。

但是,一般觀眾看電影,多數而已,最在乎的是「故事」,「劇情」或者「情節」。也讓很多人形成了「好故事=好電影」的觀念。視電影為故事的載體,忽略了電影的其他方面。

出現這種情況可能是因為,日常所接觸的電影,大多數都是屬於劇情片範圍的類型電影。而類型電影強調的,就是以情節、故事取勝。必須承認,這是大部分觀影人都要經歷的認知過程。

所以,當我們談論電影時,需要先認識到電影並非只是故事的影像版。電影是一種敘事的形式,是綜合的多樣的影音組合,也是一種工業和藝術的複雜結合。

在此基礎上了解「電影風格」、「電影類型」等這些籠統概念。這裡的「電影類型」跟剛剛提到的「類型電影」不是一個概念,「電影風格」也與日常我們所說的「導演風格」和「影像風格」不是一回事。

根據風格劃分為「現實主義——古典主義——形式主義」這樣不具備絕對邊界的三種;根據類型有「紀錄片——劇情片——先鋒派影片」這樣也沒有明確界限,可以相互過渡的大致區分。而不同的類型,又有不同的側重點和表達方式。有些情況下,傳統的「故事」只是電影很小的一部分,甚至沒有出現,像很多先鋒派影片就沒有任何情節。

然後進一步認識電影的「視聽」,以及構成電影的各種元素,諸如攝影、場面調度、運動、剪輯、聲音、表演、戲劇、故事、編劇、意識形態...不一而足。這幾個較大的構成部分又往下細分出更多的組成元素。它們都是圍繞「敘事」服務的,最終目的是用各種元素通過不同環境、不同組合去表達某種思想和情感,或者讓人獲得和感受某種非現實的體驗。

所有這些,單一的,綜合的,可能都是能作為電影品嘗點的存在。電影側重點和表現形式的不同,我們需要欣賞的點就不同。例如,羅傑·伊伯特在評《2001太空漫遊》時,就是從配樂(而非「故事」)入手,以音樂為切入點對於該片進行分析和欣賞;而在《E.T外星人》中,則對其「視點」大加讚賞。世間電影千差萬別,涵蓋了各方面的技術和意識上的審美。

很多人覺得,審美是個很玄學的東西,有「哈姆雷特」論,有「文無第一」論,還有「情人西施」論。意識傳達的層面暫且不表,確實體驗有千差萬別,像先鋒電影就多數無法進行常規體驗或者對體驗進行統一。

不過,審美並非全都是主觀沒有標準的。

在普通體驗範圍內,單視覺上而言,有人只拿手機就能拍出瑪格南、拍出國家地理,用高端就拍出了「每幀都是壁紙」的BBC紀錄片。回頭你家女朋友男朋友拿著哈蘇徠卡只能拍出「兵長一米六,提莫一米五」、「馬欄山下馬欄坡」、「這跟我看到的不一樣啊」或者「他喵的風景去哪了?」。

我是真不信愛情就能讓人覺得馬欄坡比國家地理好看。

然而電影,就是由無數連續運動的「照片」、各種各樣的鏡頭組成。是流動的畫框,是視覺的奇觀。究其本質,電影:movies,「motion pictures」或「moving pictures」,就是運動的畫面。它是一種用光影進行敘事的藝術。

一般來說,人們直接接收,卻最容易忽視掉的,可能就是電影里的攝影、場面調度、運動、剪輯這幾方面。而它們又進一步細分為鏡頭,角度,光影處理,色彩色調、景框,構圖和設計,開放與封閉的形式,區域空間以及距離關係,攝影機的運動等等。

除了大部分觀眾都能看到的故事之外,以上這些方面就是大多數電影最大的看點了。

偷個懶,借用已經被電影學各教材技術分析過無數次的例子——世界大多數電影院校里編導必修的《公民凱恩》,來淺淺說明一下。

影片從報業大亨查爾斯·凱恩簡短的謎一般的臨終遺言展開,用非線性敘事總結了凱恩的一生,也展現了一個時代。

但《公民凱恩》被奉為教科書,並非是因為凱恩故事本身,而是因為它用令人驚嘆的技藝去講述了這個好故事。

《公民凱恩》不僅僅是一部優秀的電影,更是有聲片誕生初期全部經驗的總結。

——羅傑·伊伯特

路易斯·賈內梯對它的描述是:「全片沒有一個畫面不是經過仔細設計,即使開場戲在當時都以二人中景鏡頭打發,在此片中也拍得驚人」,「就攝影而言,《公民凱恩》幾近革命,間接向透明而不引人注意的古典形式挑戰」。

《公民凱恩》不是將攝影中的各種技巧簡單堆砌,而是使其交融:升降鏡頭,深焦攝影,各種景層的對比,遠景和特寫的交錯,極具設計感的燈光背光側光,大膽的構圖,富有寓意的角度選擇......所有這些,都在故事之外,也都敘事之內。

這些技巧或補充,或修飾,或升華著由演員表演和台詞對話組成的故事,最終的目的是對思想表述的完善,傳達最大的信息。

比如影片19分開始的這個著名鏡頭,講述凱恩的父母將小凱恩和意外獲得的巨額財產一起交給銀行家賽切爾先生監護和管理的童年往事。

GIF

GIF

GIF

做的原GIF太大,請原諒這種渣壓縮

鏡頭從屋外小凱恩玩耍的雪地移動到屋內桌子上,包含幾個景深範圍:

前景是桌子以及凱恩母親和賽切爾先生。

稍遠一點的凱恩父親。

後半房屋的空間。

窗外遠景里的小凱恩。

因為是長鏡頭,這一段全在動態中完成。所謂的攝影、調度和運動,以及何為教科書級,即使不懂電影的人,從這裡也能看出的端倪,不明覺厲:

玩雪的小凱恩,佔據主控畫面,衣服與雪地的強烈對比,形成視覺焦點,也表明他是接下來前景中人物產生爭議的焦點。

隨著調度和運動的發生,凱恩母親穿過此時的前景空間以及這個景深範圍內的凱恩父親,成為新的前景人物,突出角色關係中的主導地位。值得注意的是,過程中,畫框保持一種動態的三角構圖。

直到角色完成走位,位置穩定,完成構圖——凱恩父親弱勢地靠在牆邊,與窗外高對比的小凱恩一起佔據畫面左邊;凱恩母親強勢地控制右下角,與銀行家一同佔據畫面右邊,將角色隔離,同時用前景的桌子對構圖進行平衡。

燈光從左邊打入,正面照向凱恩母親,並在文件打上強光;老凱恩則只有側面能享受光照,臉上一半陰影,突出主控畫面顯示強弱關係。由於此時前景取的是中景距離,背景中的雪地就已經成為了大遠景,小凱恩在這個過程里漸漸被窗戶和牆一層層圍住,表明他的自由是個假象。

《公民凱恩》里還有深焦攝影的其他花式應用:像老年凱恩鏡頭裡的用遠景顯示疏離感;還有用深焦中的遠景製造錯覺。

比如凱恩簽字放棄部分產業的那段。

GIF

深焦攝影有個特性:前景中景遠景範圍內全部對焦,在屏幕這個平面里,需要給觀眾設置參照物才能分辨出主次、距離和真實比例。

上面一段鏡頭就利用這個特性,完成了錯覺的表現:原本看上去窗戶尺寸很普通,隨著凱恩走向後方,才發現窗戶其實很高大。但它們的大小在畫面中的比例沒有改變,看上去是凱恩逐漸縮小了,也暗了指凱恩權財的縮水。這就是一種鏡頭的表現力。

再如剪輯。賽切爾先生年終祝詞這個閃前鏡頭:

完整的話是「Merry Christmas and a happy New Year」。而上半句的「Merry Christmas」還在凱恩童年,下半句「and a happy New Year」已經到了幾十年後。

GIF

另一個由後輩完成的影史經典里,有個鏡頭與它異曲同工,被很多人譽為最偉大的蒙太奇鏡頭。也就是《2001太空漫遊》里的獸骨到飛船的這段剪輯。

GIF

假如,只是普普通通的為了完成劇情,不做以上這些方面的各種設計和處理,會是什麼效果?

想像一下,比如小凱恩童年這段:

一個鏡頭以凱恩玩雪為中景,以凱恩家為背景,交代場景發生地。

切回屋內,幾個角色坐在桌邊對話。

三人中景鏡頭,交代角色位置,凱恩母親和賽切爾先生在一側,凱恩父親在另一側。

凱恩母親說話,反打。

賽切爾先生說話。

凱恩父親說話,正打。

如此反覆。

再想像一下賽切爾先生的閃前鏡頭,和《2001》里獸骨的那段蒙太奇。

如果只為說明時間跨度,可能就是這樣的:

《公民凱恩》,小凱恩回答賽切爾先生一句「merry chritsmas」,鏡頭結束。畫面切到辦公室,屏幕上打出:20年後。

《2001》,猴子用獸骨打死了強敵,高聲嚎叫,鏡頭結束。畫面切到主角的太空梭里,屏幕上打出:XX萬年後。

僅以上面這幾段例子而言,拿掉這些技術處理,就已經讓畫面失去了原本可以擁有的魅力和更多的信息去豐滿人物或劇情,變得粗糙乾癟單調。《公民凱恩》將少了很多流動美,而《2001》更會缺失一層核心哲思里包含的物種宿命感。這也是為什麼很多觀眾僅僅從「劇情」方面來觀賞某些電影時,會覺得有些枯燥乏味,因為他們忽略了設計在影像里的言語。

這些在攝影、調度、運動、剪輯等等方面綜合作用下,蘊藏著設計美感或各類信息的影像,成為了角色表演外的映射或補充、以及電影意圖表達的支架,是導演圍繞「事」來進行敘述的核心方式。以上幾段就屬於常說的「視聽語言」中的「鏡頭語言」。前面提到的電影本質是光影敘事,「敘事」當然包括「事」,也要包括「敘」。

「敘」有很多形式和方法。通過角色嘴巴講出來的是「敘」,通過視聽語言直觀或者隱晦的表現出來,也是「敘」。在電影敘事里,後者更為高級也更具藝術性。也正如羅伯特·麥基所言:故事,需要展現,而不是講述。

這裡需要提一下被很多人稱為2016年國產最佳的《驢得水》,和它所代表的開心麻花這類話劇式電影。

查了下,《驢得水》至今豆瓣上還有8.3分,超33萬人次的均分。

但它在影迷圈、影評圈、電影人圈這些群體里的評價並不如豆瓣這麼高,有相當大的爭議。在這些對電影有所了解圈子裡,喜歡的人基本上和一般觀眾的理由一樣:故事針砭現實,直擊人心。

不喜歡的人,則是因為它在視聽層面而言,幾乎算不上一部電影:技術上的粗糙、敘事上的生硬、劇作上的崩塌,連表演也是濃濃話劇味,而話劇與電影對與表演的要求有著明顯的差異。最重要的是只有中景正反打,基本沒有鏡頭語言可談,敘事完全依靠角色對白。總的來說,就是這樣的作品缺乏電影感。

很遺憾,我屬於後者,對它喜歡欣賞不來。誠然,它也許確實有著成為好故事的潛力,可如果只是聽故事看話劇,那我要為什麼去電影院?話劇市場了解得不多,不知道放在話劇里,它能得到怎樣的評價。我想多多少少可能是不同的藝術形式在表現方式上的差別引起的爭議。

而那些「綜藝電影」「相聲電影」「段子電影」「粉絲電影」,就真算是「突破電影語言」的存在了。不僅刷新認知,還能把認知刷得雪白,當我在看這樣的電影時,真不知道我到底在看什麼。

視聽匱乏,敘事靠吼,是現在很多電影共通的,也是觀眾經常忽略的點。原因就是上面談到的,看電影時劇情至上,眼裡只有故事劇情,並把電影與之等同了。

強如在中國和世界有大片鐵粉的克里斯托弗諾蘭,也有類似毛病。不過說人家有問題,那也只是放在他那個級別里對比別的名導而言,並且諾蘭在電影其他方面做得不錯。特別是在故事編織、設計和結構上玩出花,十分強大,通俗的說就是故事講得好故事編得妙,因此俘獲大片鐵粉。

之前他被人詬病的就是:敘事靠角色講解,視聽語言沒特色,藝術深度不夠。當然,這些同樣是基於名導級別的對比,並不是對諾蘭的貶損。這是事實,即使眾多網站上評分多高,即使粉絲再怎麼捧,始終得不到學院派的青睞。

終於,到了《敦刻爾克》,諾蘭有所突破,強化了視聽語言的敘事,不再執著於強化故事和情感的設計編排。可惜這種進步稍顯些許猶豫和不自信,他並沒有扔掉擅長的小把戲——對結構的技術取巧。似乎沒有保底項目心裡就真沒底。不過這些都無所謂,反正諾蘭的非線性敘事這種花樣也沒怎麼吸引我。

讓我印象深刻的,也就是我在看這部電影時,真正在看的,是諾蘭對氛圍的營造,刻意弱化情節弱化角色存在感,突出群體性氛圍。而存在感最高的,就是漢斯季默的配樂,各種情緒都在音樂里被展開,很恰當的配合了電影的敘事核心——氛圍。這配樂就是視聽語言一部分。於是,諾蘭終於憑藉《敦刻爾克》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導演提名。

去豆瓣諾蘭的頁面看了看,頗為諷刺的是,在諾蘭作品裡,藝術性最高,故事性弱化的《敦刻爾克》,反而是他最近5部長片作品裡的最低分。放到職業生涯里,也只高於10部長片作品裡的《失眠症》和《俠影之謎》。

這似乎也說明一個狀況:

掌握電影的構成,這是對於專業電影人的要求,而且即便是專業人士,達到這個要求的也不多。畢竟地球村裡十億計人民,能出頭的編導攝影不過萬兒八千,有名的更是寥寥。並且,即使寥寥者,也有其弱項。理所當然,影迷、電影愛好者和影評人這些群體就更沒必要掌握。

但是,如果對它們稍加了解,那在看電影時,很大可能,看到的會是不太一樣的精彩。這種精彩可能與大眾輸出的有所偏離,但也許就與專家制定的標準更近,這是不是離......嗯......「真相」又近了一步呢?

除了前面啰嗦了一堆的故事和視聽語言,電影里還有表演風格,動和靜,各種藏在影音中的象徵比喻,等等等等,它們最終合力收束出豐富多彩的意識形態,滿足人的表達慾望、精神訴求和藝術追求。

以及,能不能像A一樣,收束出一個真的老婆。

不知道。這是已知的,也是未知的。

這世界本沒有三。二多了,便堆成了三。

三又生了萬物和愛情。

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假如明天我們倆中誰出了什麼事,我想另一個人,另一個人會傷心一會兒,你們知道,但很快,活著的一方就會跑出去,再次戀愛,用不了多久就會有新歡。所有這些,所有這些我們談論的愛情,只不過是一種記憶罷了。甚至可能連記憶都不是。我錯了嗎?我說得太離譜了嗎?如果你們認為我錯了,我希望你們立刻給我指出來。我想知道,我的意思是,我什麼也不清楚,我率先承認這一點。」

當我們看電影時,我們在看什麼。

我們自以為看到了電影中的兔子洞,懂了那些光與影的啟示。其實什麼也沒看到,什麼也沒看懂。一切的解構,不過都是在滿足自我,填補虛空。成為各類情感的記憶,甚至也可能連記憶都不是。

但我們仍然沉醉於浸入各色的視聽里,不願面對被現實圍困的自己;仍然迷戀於徜徉在虛幻的影像世界裡,期待遇到某個美好的知己。

它複雜,多變,炫麗,有時卻又簡單到無法理解。某種程度上像愛情。

它複雜,多變,炫麗,有時卻又簡單到無法理解。某種程度上像電影。

那歌怎麼唱的來著?

但願一切親吻

不悲不喜

但願不在此時此地

但願誰都不在意

FIN

「當我們談論愛情的時候,說起來就像知道我們在談論什麼一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疊加態的貓 的精彩文章:

TAG:疊加態的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