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燃燒的石頭終將破碎

燃燒的石頭終將破碎

被寒假即將結束的憤懣縈繞著,柴柴決定要講一個悲傷的故事給你們聽。

故事有關一位著名的法國雕塑家——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in,1840-1917)。他最著名的作品《思想者》也常常為現代雕塑家提供創作靈感。

奧古斯特·羅丹 《思想者》

電影《借刀殺人》中有句台詞:「藝術家都是死後才成名的。」這樣說起來,羅丹屬於少數活著就能享有盛名的藝術家。在他43歲那年,19歲的卡米耶·克洛岱爾(Camille Claudel,1864-1943)進入他的生活,擔任他的助手,不久後他們墜入愛河,克洛岱爾成為他的情婦和靈感繆斯。與此同時,羅丹進入了創作的全盛時期。

卡米耶·克洛岱爾(Camille Claudel,1864-1943)

七年後,羅丹名聲大噪。以克洛岱爾為創作靈感的作品《吻》、《情人的手》等都成為羅丹的代表作。

&

奧古斯特·羅丹 《吻》&《情人的手》

然而和羅丹糾纏了近十五年後,克洛岱爾愈發覺得自己是「被拋棄的人」。那個時代的女性雕塑家活在性別歧視和「羅丹的學生」的雙重陰影下不為世人認可,羅丹也始終不願為了她拋棄髮妻。終於,她離開了羅丹。

卡米耶·克洛岱爾 《羅丹像》

離開羅丹的克洛岱爾搬到了蒂雷納大街,離群索居。靜默地鑿打併未沉澱出應有的價值,賣不出作品使她陷入貧窮的窘境。生活富足的羅丹沒有忘記她,但生性高傲的克洛岱爾拒絕了羅丹的幫助,最終羅丹的幫助沒能改善克洛岱爾的生活。

長期的壓力漸漸壓垮了克洛岱爾的意志,父親去世化為最後一根稻草,她完全瘋了。1913年3月10日赤身裸體、披頭散髮的克洛岱爾被醫護人員帶走,只留下一屋子被絕望打碎的雕像。

同年,羅丹毫無預兆地中了風,四年後平靜離世。克洛岱爾在蒙特維爾格瘋人院關了三十年,死後就埋在蒙特法韋公墓為瘋人院保留的墓地里,十字架上刻著她的號碼:1943——NO.392。

後來,克洛岱爾葬身的這塊墓地由於政府的徵用也徹底地平掉了。沒有財物,沒有墓碑,世間只有幾件沒被她打碎的作品。更教人心情複雜的是,收藏她作品最多的是羅丹博物館,不知道對於她來說是喜是憂呢?

註:圖片均來自網路

編輯:包子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騎鵝旅行的板栗山彎寶 的精彩文章:

不用水墨中國就做不出好動畫嗎?

TAG:騎鵝旅行的板栗山彎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