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南懷瑾老師:「潛龍勿用」說的是什麼?

南懷瑾老師:「潛龍勿用」說的是什麼?

南懷瑾老師:「潛龍勿用」說的是什麼?

「潛龍勿用」說的是什麼?

本文摘錄自 《易經雜說》

【初九,潛龍勿用。】

這是爻辭,是把整個的卦作分析,一部分一部分來加以解釋的。我們的老祖宗畫八卦,下面原來沒有文字註解,因為在當時沒有文字,而文字的創造,一開始就是卦。世界任何國家民族的文字,最初的來源都是圖案。卦下面的文字,是後世加上去的,《周易》的文字,是文王開始加的,卦辭、爻辭都是他對卦的解釋。

「初九」的意思,前面說過,陽卦以九作代表,因為陽數以九數到了最高位,所以看到九這個數字,就知道代表陽,初九就是指乾卦的第一爻而言。上面的卦辭,只是元、亨、利、貞四個字,很簡單,也很抽象。這裡爻辭「初九潛龍勿用」,又突然跑出一個「龍」來了,這龍是怎麼來的?我們先要了解,中國文化是龍的文化。自黃帝時候開始,政治制度上分官,以龍為官名,如龍師、龍帝,都以龍為代表。龍是中國文化最偉大的標記,是我們幾千年來的旗幟。中國文化對那些偉大的、吉祥的、令人崇拜的萬象,每以龍為標記。西方人尤其英國人,近幾百年以來,很多資料顯示對我們中國人很多防範,很多不利,他們在心理上一直懼怕中國,有一派基督教,看見龍、聽見龍都會害怕的。他們說《聖經》上說龍是魔鬼,其次他們把恐龍這些古代巨大生物,當作了中國《易經》上的龍,這些觀念都是錯誤的。我們中國人自己要認識清楚,我們龍的文化,第一,不是基督教《聖經》上所講的那個龍,不是魔鬼。我們的龍是天人敬信,在宗教觀念上代表了上帝。第二,我們中國的龍,老實說沒有人看見過,不必說他們把地下挖起來的骨頭當作龍骨是錯誤的。中國的龍,不只是三棲的,甚至不止是四棲,水裡能游,陸地能走,空中能飛,龍的變化大時可充塞宇宙,小時如髮絲一樣看不見,有時變成人,有時變成仙。龍到底是什麼?無法有固定的具體形象。實際上中國文化的龍,就是八個字「變化無常,隱現不測」。如學會了中國文化,人人都可做諸葛亮。試看外國人的恐龍,全部都可看到,中國的畫家畫龍,如果全部畫出來,不管是什麼名家畫的,都一文不值。「神龍見首不見尾」,龍從來沒有給人見過全身的,這就是「變化無常,隱現不測」的意思。我們懂了龍的精神,才知道自己文化的精神在哪裡,這也是大政治家的大原則,也是哲學的大原則,也是文化的大原則。另一方面,我們懂了「變化無常,隱現不測」八個字,也就懂了《易經》的整個原理。《易經》告訴我們,天下的萬事萬物,隨時隨地在變,沒有不變的東西,沒有不變的人,沒有不變的事。因為我們對自己都沒有把握,下一秒鐘我們自己的思想中是什麼?也沒有把握知道。

其次,《易經》為什麼在這裡提到龍?我們認識了龍的精神,就能明白了。《易經》說到乾卦中的龍,就代表了宇宙生命原始最偉大的功能。乾卦也代表太陽。太陽一天一夜的隱現,分為六個階段:第一個是夜裡的太陽,躺在下面——地球的另一面,過去說在海底,在地心的那一面,我們看不見的為「潛龍」。假使卜卦得到了乾卦初爻,那麼「潛龍勿用」,最好不要動,如想找事,履歷表都不必送出去了。但要注意這個「勿」字,究竟是「不能用」、「不可用」、「不應用」或「沒有用」呢?就更難翻成白話了。不過「勿」字,卻也包括了這些意思,但並不是說用的價值不存在,只是此時不要去用它。潛龍就是龍還是潛伏著的,有無比的功能,無比的價值,還沒有用。諸葛亮尚在南陽高卧的時候,自稱卧龍先生,這就表示他抱負不凡,自己認為是潛龍,這也是人生的修養,也是《論語》上孔子說的「不試故藝」。

【初九曰「潛龍勿用」,何謂也?子曰:龍德而隱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遁世無悶,不見是而無門,樂則行之,優則速之,確乎其不可拔,潛龍也。】

初九爻的爻辭說「潛龍勿用」,是說的什麼呢?前面已經有了兩個解釋,現在孔子解釋,龍的精神是看不到的,不會完全給人看見的,一個人如道家老子說的功成名遂身退。幫忙了人家,人家還不知是誰幫了忙,就是「龍德而隱」的道理。一個人做到社會外界環境儘管變,自己不易乎世,不受外界變的影響,自己有堅定獨特的思想,也不要求在外面社會上成名(孔子、老子、莊子都走這條路線),不成乎名。當這個世界不能有為的時候,自己隱退了,不求表現,亦不求人知,沒沒無聞,而不煩悶,真的快活、樂觀,不讓憂煩到心中來,更重要的是這種精神能堅定不移,確乎其不可拔,毫不動搖,這就是初九爻的潛龍。現在經過孔子這一解釋,「潛龍勿用」的勿字下定義了,這勿字是表示原來有無比的價值,並不是不能用,亦非不可用,而是自我的不去用。孔子的一生,是做到了「潛龍勿用」的精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承網 的精彩文章:

【傳統文化】詩詞中的「福」,你知道多少?
致知、誠意這兩個是一切修養工夫的基礎

TAG:傳承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