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特別奉獻:一隻小狗和一個鸚鵡的生死訣別,帶給心靈的震撼
作者 王秋霞
作者拍攝
當一個人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會有他或她的親友為之最後送行。這是親情和友情人之常情。
有誰見過兩個異類寵物之間的生死訣別呢?
一隻泰迪小狗,一隻葵花鸚鵡,它們之間演繹的生死別離令人感慨,令人唏噓。
女兒在省城讀書,回家時間很少。回來也是總往同學朋友那兒跑。在家的時間多數是賴床和泡電視。
可她偏偏喜歡一些小動物。2013年4月份年,她折騰回一隻泰迪小狗狗,當時泰迪剛滿月,蹣跚走路的樣子憨態可掬。
後來,她又買回一隻烏龜,一隻葵花鸚鵡,還有一缸子的小金魚。
我家的書房便成了動物的世界——一隻魚缸,一隻鳥籠,還有一個放烏龜的玻璃容器。加上一些花花草草的,屋子就顯得很擠了。
我只好把那隻泰迪小狗的窩放在卧室里。我給小狗取了個名字叫迪迪。每天我睡覺的時候,就把它放在小窩裡。
迪迪和鸚鵡不在一個房間,它們幾乎不相往來。偶爾,鸚鵡會學迪迪的叫聲,特別是迪迪吭唧吭唧耍嬌的聲音,鸚鵡學得極像。
作者拍照
有時,迪迪便會跑到鳥籠旁邊,瞪著兩隻眼睛,一動不動地端詳著鸚鵡。看了一會再慢慢離開。
白天家沒人的時候,我想迪迪更多的時間應該是跑到書房看鸚鵡。
女兒上學走了,她折騰回來的這些東東,全得我侍候,我不情願地把它們排進我的生活程序。
餵魚喂狗喂烏龜,還有那隻漂亮的葵花鸚鵡,每天都得惦記著給它添食加水。一早一晚,還得出去遛狗。這些功課忙得我不亦樂乎,不過,有了這些可愛的小動物,日子長了倒也樂在其中。
幾天前的早上,吃完飯,我開始打掃房間。當我拖地拖到書房時,發現鳥籠子邊上有不少鳥毛。我往籠子里一看,葵花鸚鵡躺在裡面一動不動。
再仔細一看,這隻可愛的小鳥死了。它躺在鳥籠子里,睜著眼睛。所有的羽毛合在一起,嘴角那縷紅色的羽毛依然很鮮艷。
它好像是睡著了。我愣愣地看著它,一時不知所措。當我緩過神來,打開鳥籠,雙手捧出這隻可愛的鸚鵡時,我才發現,迪迪已經站在我的身旁了。
作者拍攝
迪迪瞪著水汪汪的大眼睛,盯著我的一舉一動。
我把鸚鵡放在鳥籠邊,給它拍了幾張照片。我想用微信把照片發給女兒,讓她最後看一眼她的小寶貝鸚鵡。
迪迪看著我拍照。有時它也擠進鏡頭。 我在拍照時,一直在想鸚鵡的死因。我想起前幾天,我吃西瓜時,就給它放進籠子一塊,目的是讓它吃了解暑。
然而,一放就是兩天,忘了及時拿出來,鸚鵡吃了以後就開始拉稀。那兩天晚上下班回來,我見籠底上的糞便有點兒發綠,也沒太在意。
這幾天太忙了。下班到家,屋裡屋外地拾掇,時爾聽見鸚鵡高一聲低一聲地叫喚,也沒當回事。就在鸚鵡死的頭一天晚上,我還聽到它尖利的叫聲,因為太累,也沒起來去看它。沒想到,這竟是它的「絕唱」,我的一個難以彌補的後悔。
我給鸚鵡拍了幾張照片,打算把它埋掉。這時,迪迪不讓了。
作者拍照
它一看我捧起鸚鵡往外走,立刻攔在面前,又是跳又是叫。它兩隻悲凄的眼睛看著我,隨即雙腿直立,用兩隻小爪子拚命地扒我的腿,不允許我前進半步。
我懂了。迪迪是不讓我把鸚鵡拿走。這小狗和鸚鵡,平時「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怎麼居然還有這分眷戀?一時讓我非常感動。
我把鸚鵡放在地板上,想等過一會,迪迪忘了再把它「送走」。這時,只見迪迪趴在鸚鵡身邊,一會兒聞一聞,一會兒用爪子輕輕撥弄一下,像是觸碰,又像是撫摸。
迪迪想要把鸚鵡叫醒,當它做了最大努力也無濟於事時,知道它再也不會醒來了,就一直默默地守在鸚鵡身邊一動不動。
我收拾好東西,準備上班。當我再一次捧起鸚鵡時,迪迪又不幹了。它在我面前蹦著,跳著,起立,轉圈兒,用爪子不斷地扒我。
我分明看見,迪迪的眼裡晶亮,溢出了淚水。 一時間,我的眼淚也被迪迪勾了出來。
我只好放棄「送走」鸚鵡的打算,把它放在地板上。我想,讓迪迪守一上午吧,中午我回家再「送走」。
到中午,我回家進了屋子時,一下子驚呆了:迪迪竟一直守在鸚鵡身邊。
作者拍照
我給迪迪吃的,它不吃,給它水喝,它不喝——迪迪「絕食」了!
再次「送走」鸚鵡的打算宣告失敗,我只好依舊把鸚鵡放在那裡,任由迪迪守著。
晚上回家,迪迪依然守在鸚鵡身旁,不離不棄。我想了半天,改變了策略:先把迪迪抱起來,再把鸚鵡捧起,一起出了屋。
到了外面,我把迪迪放在地上,手裡捧著鸚鵡。我在前面走,迪迪在後面緊跟。 在小區一棵樹下,我停了下來,用帶來的工具挖了一個坑,把鸚鵡小心翼翼地放在裡面,覆上土。
我埋時,迪迪一直在看。埋完了,迪迪趴在上面,用爪子一下一下地扒土。另一隻小狗跑來,迪迪便朝它「使橫」,不允許它走近。
就這樣,我終於把鸚鵡「送走了」,心裡酸酸的,而又暖暖的。
晚上,迪迪終於開始吃東西了。我的心卻怎麼也平靜不下來。
第二天早上,我再次帶著迪迪出去散步,走到埋葬鸚鵡的那棵樹下時,迪迪一下子跑了過去,在那兒聞啊聞啊,戀戀不捨,不忍離去。


TAG:寵物聖鬥士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