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羽生結弦信徒的自白

一個羽生結弦信徒的自白

感謝國x把公眾號借給我。本文帶有強烈的主觀情感,請自行選擇閱讀。

毫不誇張地說,真正坐下來懷著虔誠的心情用自己的文字去寫寫他這個想法已經在我心中埋藏了太久。無數次提筆卻又無數次放棄,因為我僵硬得不堪入目的文筆根本就是在玷污人間最聖潔的美。我在做課間操時的每一個恍惚的瞬間絞盡腦汁組織語言,在閱讀時捕捉所有與他相稱的辭藻以拼湊他的碎片,然而最終也難逃過那一個個俗不可耐的辭彙,譬如堅毅、勇敢、善良,譬如奇蹟、天使、神明。儘管這些辭彙對於一個年僅二十三歲的男孩子來講已經顯得難以想像,我卻依然感到不甘。就像《圍城》中方鴻漸不甘於用已經被人用過的語言表達內心獨一無二的愛意,我也不甘於用這些被早已被濫用而淪為蒼白無力的單薄字眼來形容幾千萬年以來上帝對於人類這個種族最大的恩賜。

是羽生結弦其人,重新定義並詮釋了不摻雜質的美,噴薄而出的力量,誓死不屈的堅持,貫徹到底的理想主義,以及永世不變的赤子之心。因此倘若有人發明一種只能專門用以誇讚羽生結弦的語言,我以為將他稱作世界上最偉大最高明的語言學家也並不為過。然而,既然如今我又一次不自量力地做出嘗試了,就要儘可能把所有情感都轉化為文字留作紀念。

我是打心眼裡羨慕那些所謂的路人粉的。

他們可以在新春之際和家人圍坐在電視機前心平氣和地欣賞他,可以伴隨著鋼琴大師齊默爾曼指尖下流淌出的音符,抑或是使人置身於平安時代的日本京都的太鼓和龍笛,陶醉於他集大成的表演。於我而言,即便是他成功衛冕已經成為了板上釘釘的事實的今天,哪怕只是這兩首曲子的前奏,都足以讓我被瞬間沖涌到全身上下每根神經的緊張擊垮。

這是一塊無數人翹首以盼的金牌。

而他,將在短短几分鐘的時間裡,用一隻要靠著多次強力止痛才能在冰上勉強跳躍的右腳,去回應來自全世界的期待的目光。

在當前花滑男單的激烈競爭下,他一旦出現失誤便會給對手留下可乘之機。而錯失金牌的後果是不可想像的。

我一面一如既往地篤信他能做到,一面又難以抑制心中泛起的種種不安。

他可是右腳踝韌帶損傷啊。右腳可是所有跳躍的落冰腳啊。

難以忘卻去年11月NHK杯時鋪天蓋地的新聞,4Lz落冰時右腳嚴重外翻,那一聲來自腳踝的哀嚎清晰可聞,萬箭穿心。隨後又報出高燒。再之後,「羽生結弦退賽」幾個觸目驚心的字眼在新聞頭條滾動,令人絕望地設想他究竟是傷到了什麼程度。

也許對於一般運動員來說因傷退賽是再正常不過的行為,但羽生結弦是一個不到萬不得已賭上性命絕不會主動放棄的人。

2012年尼斯世錦賽傷了右腳打封閉也要上場,2014年那場中國杯的事故後纏著繃帶咬著牙說出「我到死也會滑」,明明已經到了不得不坐輪椅的程度,卻依然強撐著上冰練習十幾天後就出戰NHK杯。還有那場最不願提起的2016年波士頓世錦賽,左腳腳踝的傷嚴重到了「能正常走路我已經非常感恩」 的程度,他都對外界絕口不提並且堅持上場了啊。

他是一個多麼好強甚至喜歡逞強的人啊。

而退出NHK杯也就意味著退出GPF,也就意味著他放棄史上第一次GPF五連霸。但是為了能夠以健全的身體出戰奧運,這也是不得不放棄的吧,我暗暗地想。再者,他也表示自己會參加12月的全日本錦標賽,大概也沒有必要過度擔心吧。

然而,12月,依舊是鋪天蓋地的「羽生結弦退賽」。我相信看到消息的那一刻,所有關注他喜歡他的人都會下意識地瑟瑟發抖甚至跪倒在地。因為,退出全日就意味著那個令人害怕到難以啟齒卻又不得不承認的事實——羽生結弦將會空降奧運。

再之後,4CC的代表名單中果然沒有他,不過令人稍感安慰的是,日冰協宣布他有可能會出戰奧運團體賽作為熱身。而這也就是為什麼當2月3日他宣布連團體賽都不參加的時候,我整個人被有生以來最強烈的焦慮和恐懼裹挾,也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擔心他會失敗。我擔心的不是空降奧運難以恢復競技狀態——畢竟一路披荊斬棘的他最不缺少的就是比賽經驗;我擔心的是,難道他是傷到了只能勉強滑完一遍的程度,所以才不得不冒著空降奧運的風險嗎。

的確,健康狀態是羽生結弦是無敵的,百分之百會奪冠,保不齊還會刷新自己的世界紀錄。但是我們都不會忘記那一年波士頓的苦痛,左腳帶傷的情況下自由滑完全失常後,世錦賽的賽場上再次奏響的西班牙國歌。

更令人戰慄的是,這次傷的可是右腳啊。是落冰腳啊。

(圖:2016年波士頓世錦賽,短節目大比分領先的情況下自由滑崩盤,連續兩年輸給西班牙選手費爾南德茲。賽後透露出嚴重的腳傷。)

那幾日,我心中反覆回蕩的是對命運無處哭訴的質問:這四年來他已經經歷了太多的血與淚,為什麼就偏偏不能給他一個相對萬全的身體去參加這場最為重要的比賽呢。

在這種情況下,他的教練Brian Orser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的發言無疑是一劑強有力的強心針。他說,羽生選手目前在多倫多每天做一次SP合樂和兩次FS合樂,4T和4S的狀態甚至比之前更好。

最重要的是那句,「He is training without pain」

謝天謝地,終於不痛了,終於痊癒了。

他還是那個,只消正常發揮就無人能敵的,絕對王者,羽生結弦。

當然,這一切全部都是謊言。

他受的傷根本不是什麼簡簡單單的腳踝韌帶損傷,而是因為舊傷太多前前後後查了幾個月也沒查清楚的難以平復的疼痛。右腳完全動彈不得,嘗試著站在冰上,卻毫無冰感可言。而查不出具體的病症也難以對症下藥,只能幹等疼痛慢慢減輕,兩個月過去卻毫無結果。今年年初,醫生宣布他的腳傷已經不可能在奧運之前治癒,他選擇了服用強力止痛的藥物勉強上冰開始練習。

此時距離奧運只有將近一個月。

他的對手們在最後衝刺階段一遍遍地提高4Lz的成功率,而他,卻不得不從一周跳重新開始。

BO在賽後的採訪中也提到,羽生選手抗壓的一大方式是相信他日復一日的努力訓練,相信功不唐捐。

但是這一次,他的訓練庫存中空空如也。

他在距離正式比賽三周前開始練習三周跳,兩周前開始練習四周跳。他徹底放棄了為了提高BV而加入的4Lz,就連4Lo也只在OP中跳過一次。他在一百多家媒體的長槍短炮之前幾乎只練習4T、4S和3A幾種跳躍,卻依然笑靨如花,讓人著實有些摸不著頭腦。但是,誠如教練所言,他的跳躍的高遠度和滑出的流暢度確實甚至比傷前更勝一籌。在SP前一天,他像是故意為了讓人們安心似的,跳了五連跳4T-1Lo-3S-1Lo-3S(這也正是他在自由滑中失誤最嚴重的跳躍)。

於是所有人都相信,那個全世界男單選手的噩夢——羽生結弦,又回來了。

「我一定會拿下這塊金牌。」他堅決地重複道。

當他真實的身體狀況在賽後一點點浮出水面時,我們不得不唏噓這場比賽獲勝之後彷彿劫後餘生。

在這種地步的重傷之下,能夠在分數上超過他的人太多了。陳小三,西班牙人,貴豆,天天。坦白來講,如果這幾個人都完美髮揮,他但凡失誤,很有可能連檯子都上不了。

但是他必須贏下這場比賽。因為對於他來說,不是金牌就等於失敗,就毫無意義。

正是因為所有人都知道健康的羽生結弦是無人能及的,他才必須假裝痊癒瞞天過海。他必須在氣勢上壓倒對手,哪怕這樣做的代價是在密不透風的攝像機包圍下故作雲淡風輕,明明擔心得不得了摔倒以後也必須保持天真無邪的笑容,他不能展露出一絲一毫的不安,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但他終究也是人啊。在賽前的新聞發布會上他仰著頭露出小狐狸似的眯眯眼笑容,一陣猛烈的咔嚓咔嚓的下一秒就悄悄抬手拭去眼角的淚水。

幸運甚至僥倖的是,他抽到了短節目最後一組第一個上場,這將最大限度地發揮戰術的作用。如果他能夠做到clean得分接近自己的紀錄,加之他右腳傷勢已好的幌子,在他之後出場的選手將不得不承受心理上的重壓,以至於被壓垮導致失誤。

劫後餘生啊。111.68,和賽季初ACI創下的紀錄相距不到一分。

他最大的對手陳小三緊挨在他之後出場,果不其然,跳躍屢屢摔倒,最後得分竟然不到90直接出局。倘若陳小三在心理上佔有優勢能夠正常發揮,加上他自由滑六個四周跳幾乎零失誤拿到的超過216的高分,超過重傷在身的羽生選手並非難事。

在短節目結束之後的新聞發布會上,當被記者問到有沒有可能在自由滑中加入4Lo時,羽生選手毫不猶豫地回答「有」。

但事實是早在幾天前他就確定以現在的恢復情況根本不可能加入4Lo了。短節目上報的構成中第一跳也是4Lo,但我們有目共睹他一直都是4S的進入路線。只是由於OP中猝不及防的一個完美的4Lo,對手們的心也始終懸著,怎麼辦羽生結弦還沒放棄4Lo他真的已經全面復活了天吶。

說起來也許是自作聰明吧,我一直都認為他的右腳有蹊蹺。OP中有一個摔倒的4S,無論是從哪個角度看軸都是穩的周數也是足的,眼看著右腳都踩在了冰上,還是沒能支撐住摔了下去。SP結束之後心裡的不安就像野草似的瘋長。羽生是一名對著合樂性有著異乎尋常的執著的選手,他的每一個動作都和音樂的律動有著嚴格的對應。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是,4T-3T(rippon)的連跳恰好落在那一記重音上,但是這一次他落早了,緊接著又做了一個增強氣勢的雙手握拳才合樂。落早了意味著,他騰空的高度低了,體力不足了。令我進一步確認這一想法的是整套節目的旋轉。都靈奧運會女單金牌荒川靜香曾經評價道,他是特別擅長旋轉的選手。但是這一次可以毫不費力地看出他的轉速比以往要慢得多,以至於最後雙臂上揚的結束動作在音樂結束之後幾秒才結束。懷著此番緊張的心情雙膝在地跪倒在電視前,我幾乎沒有餘地去欣賞他的表演,這也是最大的遺憾。賽後查小分表,最後的換足聯合旋轉果然是3級,這幾乎是從來沒有在他身上發生的事。

腦海中反覆播放著這些反常的地方輾轉難眠,我又不由得想起他的偶像普魯申科未能衛冕,他的同門師姐金妍兒也未能衛冕,而且二者都是在第二次參加奧運會時痛失金牌。短節目接近世界紀錄的好成績也很難不令人想起波士頓的夢魘。

大概這就是我們是平凡人的原因吧。患得患失搖擺不定幾欲被不確定性帶來的巨大的壓力吞噬,而他卻破釜沉舟自絕後路用強大的心臟戰勝壓力。

打一個也許不那麼恰當的比方,他就像是在高考前只在志願報名表中填寫「清華大學」一所學校的人,哪怕考前他休學了足足三個月。

第二天的自由滑,賽前OP中一直在摔4S。直到六練的時候,央視給他的最後一個鏡頭就是他在拚命掙扎之後,又摔了4S。

顫抖的右腳。終於掩飾不住的焦躁爬上少年清秀的面龐。

那一剎那我忽然明白了宗教存在的意義。在你墮入黑暗的深淵時,至少你還能祈求神明的保佑,至少還能用虔誠的禱告換來一顆安寧的心。

而我,一個與他毫不相干卻又視他如信仰的人,唯有相信他,相信他,相信他。

(圖:弓弦羽神社的繪馬。用罩子封起來的是羽生選手本人所寫。)

猶記得去年夏天在晴明神社和弓弦羽神社親眼所見的像繁茂的樹葉一般掛滿了的繪馬,每一個繪馬上一定會出現的字眼,便是「羽生」和「平昌」。

「雖然許願的人有很多,但是真正去實現願望的人只有我一個。」他曾道。

一千八百平方米的純白的冰場,一萬兩千人繫於一身的焦切的目光,一個國家殷切的希望,四分三十秒,一個二十三歲的男孩,一個搖搖欲墜的腳踝。

連裁判組都被他騙過了,前半的4T和4Sgoe都加到滿。應該沒問題了吧,我想。然而後半的4T落冰失誤直接導致沒能接上3S的連跳。但是他撐住了,在身體失去平衡墜向冰面的瞬間,他死死地握住雙拳,避免雙手扶冰造成的扣分。

他究竟有多想贏呢。

就是不僅要突破自己的生理極限,還要戰勝人類潛意識中在摔倒時用手扶地的衝動。

當然這也不必慌亂,畢竟羽生選手曾經在4CC的自由滑中為了彌補前面的跳躍失誤一邊沉浸於富有感染力的演出一邊在腦中爭分奪秒地計算著小分表修改跳躍構成。果然,3A-2T(rippon)當即改為3A-1Lo-3S,補回了連跳,只損失了2T的分數。八個跳躍中的最後一跳3Lz需要用右腳點冰起跳,在落冰時翻身,但最終還是站住了。賽後我才反應過來,經驗上來講他應該會為了挽救2T的分數將最後一跳從3Lz改成3A,但是他堅持跳了3Lz,很有可能是預想在3Lz成功之後把2T補上。

所以說羽生選手的強大從來都不止於舉重若輕的技術動作和行雲流水的藝術表現力,他在緊鑼密鼓不容懈怠的比賽之中仍然能夠沉著冷靜地最大限度修改構成,這才是真正的大將風範。

並不是所有世界頂級運動員都能做到像他這樣。大多數選手往往在出現了一個失誤就被打亂了節奏精神遊離,就算沉穩如海盜,索契時4S空成3S之後,也沒能及時意識到3S會重複而判為無效動作錯失獎牌。

至此所有跳躍都已完成,大局已定,屬於羽生結弦的平昌冬奧會即將結束,雖然怎麼也算不上是完美,但憶起這四年間的起起落落坎坎坷坷,總算走到了這最後一步。

兩下清脆的擊打聲,來了,最後的,也是我最喜歡的步法。

與2015年GPF他創下歷史時的行雲流水截然不同,這一次,每滑出一步彷彿都要燃盡他體內最後一點能量,每一步都是那樣決絕,宛若日本武士切腹自盡前的撫劍高歌。我倏地想到自由滑的名字,SEIMEI,在日文中是晴明,也是生命。是的,我看到的不僅是平安時代為民降妖除魔的陰陽師安倍晴明,更是一種把曇花一現的極致美感和浴火重生的不屈韌性完美結合在一起的生命狀態,這種狀態可以也只能用四個字加以概括——羽生結弦

兩歲起便患有哮喘的他本像輕飄飄的羽毛一般脆弱,而他卻在花樣滑冰上傾注了旁人無以復加也難以估量的努力甚至賭上自己的性命,當千鈞一髮箭在弦上的一刻來臨,他彷彿在一張被竭盡全力拉的滿得不能再滿的弓上,用飛蛾撲火一去不回式的決心和氣勢,迸發出滿山櫻花飄蕩的令人心痛的美。

(圖:羽生選手的經典動作hydroblading。)

有人說《SEIMEI》最後這一段步法是羽生選手所有節目中最凶的一段表演,眼神如鷹一般銳利的他與平日里笑容甜甜的yuzu判若兩人。但是這一次已經不止是兇狠,幾乎可以稱得上是猙獰。隔著屏幕我都能感受到以右腳為支撐點的hydroblading給他的身體帶來的巨大負擔,最後的最後以右腳為固定軸的旋轉他拚命咬著牙。賽後回看,這部分之前的Stsq只打到了一級。

(圖:羽生選手的sit-spin。)

終於太鼓的聲音響起,雙臂轟然打開,收勢。

人群的歡呼聲幾乎要被江陵冰場的天花板掀翻。

他終於長吁一口氣,那一聲「我做到了」的吶喊讓我想起十七歲那年初出茅廬就絕地反擊的小羅密歐的那聲怒吼,擊穿靈魂,一眼萬年。

(左:2017年世錦賽短節目落後到第五自由滑破紀錄成為第一;右:2012年世錦賽短節目右腳打封閉上場落後到第七自由滑第二追回第三。圖源微博合成。)

不忘初心是一個多麼簡單又俗套的詞啊。可是唯有在他身上,我才第一次看到一個人可以如何不顧一切地堅守兒時最初的夢想,看到毫不收斂的好勝心如何被付諸實踐。

「我的夢想是在溫哥華冬奧會之後的那屆冬奧會上贏得冠軍,然後在那之後的奧運會上再贏一次,然後退役。」

說出這話的時候,他只有十歲,還留著和偶像普魯申科相仿的蘑菇頭。

他幾乎是墜落般的俯身撫摸右腳,又長跪不起撫摸冰面。他是在感謝右腳做了那麼多勉強的動作堅持到了最後,也感謝使他得以成為今日的羽生結弦的冰場。就像許多許多年以前那個夜深人靜時獨自在仙台冰場練習的少年羽生一樣,永遠都不忘在下冰後對冰場深深鞠躬。

他是一個多麼有儀式感的人啊。

在最後一名選手的成績被報出,他確定衛冕時,當時對他的傷病一無所知的我,除了毫無實感的喜悅之外,也感到了深深的遺憾。也許這是很多人此生唯一一次看他滑冰,但這離羽生結弦真正的實力還差得很遠。索契奪冠之後不停地說著悔しい悔しい的他這次卻說,第一次感到沒有什麼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了。雖然並不完美,但對於那樣的身體狀態下的他來說,已經是最好的表現。如果說2015年的那場自由滑是夢幻般毫無瑕疵的,那麼2018年的這一場則是最為蕩氣迴腸的。

(左:2014年索契冬奧會自由滑的結束動作。右:2018年平昌冬奧會自由滑的結束動作。圖源微博合成。)

他封神了,徹徹底底地封神了。

他是六十六年來首個在花滑男單項目實現衛冕的選手,兩塊沉甸甸的金牌在他的胸前熠熠生輝。

再一個甲子之年過去,當此時此刻目睹他創造歷史的我們白髮蒼蒼行將就木時,當同時代的花滑選手淡出視野被人遺忘時,人們依舊會不時嘖嘖稱道,當年那個叫羽生結弦的小夥子,可真厲害啊。

就像十五歲時的他所說的那樣他成為了傳奇他把羽生結弦這個名字刻進了歷史

媒體紛紛稱讚他是「仙子下凡」「神仙滑冰」「把自己活成了熱血漫畫男主角」,而他卻在賽後採訪時笑著說:「我也並沒有那麼多人設加成啊。」

他也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啊,卻用人的血肉之軀去實現了人們對於神的夙願。

(圖:就讀於東北高中的羽生選手。圖源紀錄片截圖。)

他也曾是個淘氣的小男孩,集中精力練習十五分鐘已是極限,把冰場的宣傳海報揉成紙球扔著玩,在清冰時暗暗期待清得久一點這樣就能多休息一點。和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我們一樣,他也會在休息日若無其事地打遊戲到凌晨四點,被姐姐罵哭才不情願地去寫暑假作業,在洗澡的時候放聲大唱,沒有維尼熊紙巾盒的陪伴就無比落寞。喜歡吃生雞蛋拌飯、草莓和小番茄,討厭大蒜、柿子椒和酸黃瓜。聽到花江夏樹的聲音就激動得語無倫次地喊「金木君」,聊起耳機就兩眼放光滔滔不絕。羞澀地承認想要見到上戶彩和堀北真希,沒過兩年就又飯上了gakki帶著日本國家隊大跳戀舞。比完賽回到學校看著課本只能長嘆一句「看不懂啊」,在期末論文的ddl前上網匿名提問求助。

在站在世界之巔之前,他也只是一個和父母姐姐一家四口拉著手在七北田公園仰望夜空的小小少年。

而我卻怎麼也忘不了紀錄片中七八歲時皮膚黝黑的他背著小書包在故鄉一塵不染的街道上蹦蹦跳跳地說:「從上幼兒園開始就沒怎麼好好玩過。但是因為我喜歡滑冰,所以即便是這樣也覺得沒什麼。」

所以我從他身上感受不到一絲一毫的感召力。

他不是那種讓你看了會忍不住感嘆道「他真的很努力,我要向他學習」的人,因為你很清楚地知道,你做不到。當我看著羽生結弦,就彷彿站在山頂上眺望遠方無邊無際的蔚藍的大海,他的笑容如同海風般清爽通透卻若即若離,而我只消縱身一躍投入海中便可讓自己塵埃般不值一提的生命在茫茫宇宙中有所寄託,上下四方往古今來,人生足矣。

記得高三下學期寫過一篇材料作文,大意是幾乎每個人在幼年時都曾有過諸如當科學家一類遙不可及的理想,但是隨著成長都被歲月沖淡。當時的範文中有許多篇都認為這其實是一種去主動適應世界的成熟的表現,千真萬確卻令人嘆惋。你以為這就是人生的真相了,斤斤計較患得患失,走一步看一步,也並非不能獲得幸福。但是當你知曉了羽生結弦的存在,當你聽到他說出「我的人生目標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不曾改變」,你會恍然大悟同時心悅誠服地承認,你不是認清了現實,你只是註定平凡。

從那以後,你的身上開始發生不可逆轉的改變。你不再為自己蜻蜓點水的努力和得過且過的人生洋洋得意,但是當你為了種種世俗繁雜瑣事焦頭爛額時,遠遠想起在世界上某個遙不可及的角落為了赤子之心一生懸命的他,心中便會升起一種崇高的感恩,活著真好啊。

我的好朋友潘姐姐曾經很疑惑,像我這樣從來不into any star的性格,為什麼會忽然如此狂熱地喜歡他。大概是高考步步緊逼的壓力,抑或是極高的曝光度讓我有一種追一部永不完結的熱血漫畫的快感。直到自由滑結束的那天傍晚,我推門而出,猝不及防地撞上了絕美的粉色夕陽和緩緩划過天際的銀光閃閃的流星。那一刻,我心底有一種與萬物合而為一的壓倒性的力量使我目不轉睛,久久佇立,潸然淚下。我強烈地意識到,喜歡羽生結弦的心情和喜歡世間一切美好的心情是如出一轍的,它植根於人類最原初的衝動,就像遠古時期的祖先第一次見到天空中的一輪圓月時,或是在碎石沙礫中偶然發現一塊晶瑩剔透的寶玉時,心底泛起的近乎宗教般純粹的情感。

提筆至此已有七千餘字,大部分筆墨都花在複述他歷經艱險的奧運賽季上。其實整個平昌周期,上個索契周期,包括之前的青年組時期,他的運動生涯都在一幕幕上演著破釜沉舟起死回生的奇蹟,只是由於太過驚險使人後怕而不願提起。作為一名花滑運動員,他的滑行、步法、旋轉、跳躍,甚至選曲、編舞和服裝都值得專業人士細細研究,在此不提。作為一個人,他甚至完美滿足了儒家對於所謂聖人的嚴苛的要求,在此都按下不表。畢竟此番「自白」的初衷是看不慣平昌奪冠後鋪天蓋地的營銷號消費他的知名度,用獎項和數字去堆砌一個「絕對王者」的不敗形象,卻不去關注這場偉大的比賽本身。

正如福爾摩斯將艾琳·艾德勒銘記為「the woman」,羽生結弦亦可被稱作「the skater」,因為他不僅是NO.1,更是the only one。

也許等到他在比賽中成功落冰4A時我會再次激動地寫下一些閑言碎語吧,我是相信那樣一天絕對會到來。然而,在完成4A的壯舉之後,他又會做些什麼呢。我們不得而知,唯有在他身後默默祝願。

願你身體健康,願你花好月圓,願你的笑容永遠如飄揚的旗幟迎風招展。

最後,感謝你的出生,感謝你選擇花滑。

(圖:筆者去年夏天在神戶弓弦羽神社寫的祈願繪馬。)

關注科蜜的繆斯

蘋果手機識別上圖二維碼,可直接讚賞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蜜的繆斯 的精彩文章:

TAG:科蜜的繆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