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敲黑板,關於孕期及哺乳期用藥的一點小建議

敲黑板,關於孕期及哺乳期用藥的一點小建議

不知從何時開始

孕期生病、用藥變成了洪水猛獸

媽媽們都指望著整個孕期到哺乳期結束都不要生病

彷彿生了病

去了醫院,做了檢查,用了葯

寶寶就長不大

發育不好了

對於這種看法,先送兩個字

「荒謬」

很多可憐的媽媽,一旦生病,先是得到家裡人的一頓責怪

比如

那麼冷的天,誰讓你出去亂跑的,感冒了吧!

叫你不要嘴巴饞,吃得那麼多,拉肚子了吧!

叫你每天早點休息,就是不聽,肝功能不好了吧!

我先來個自我反省,在門診和平台諮詢的過程中,這些略帶責備語氣的話,自己好像也沒有少說,今天想要強調的是,人非聖賢,誰能做到時時刻刻嚴謹自律,即使再面面俱到、小心翼翼,小毛小病依然難以避免,一旦發生,我們要做的不是批評教育,這會讓本就身體不適的媽媽加倍自責和擔憂,我們都知道,准媽媽的情緒是會傳遞給寶寶的,應該誰都不想分娩個先天憂鬱的小天使吧。

先給所有媽媽們看一段再平常不過的聊天記錄

這樣的對話幾乎每天都有

且會持續整個孕期甚至延續至哺乳期

相信媽媽們看完了一定會非常有共鳴,從聊天記錄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重點,其實,普通的感冒發燒、腸胃炎、腹瀉、偏頭痛,這些在我們孕前看來都是再小不過的普通疾病,一到准媽媽或哺乳期媽媽身上,就變成了驚天的大病,我們先來分析下各中原因:

原因

1

不知該去什麼醫院什麼科室。

2

做了檢查,接診醫生不知如何處理。

3

所有治療步驟均需本人或家屬簽字,更令人驚慌失措。

4

期待療法往往自愈周期較長,堪比身心雙重摺磨。

其實婦產科醫生常常自覺堪比半個全科醫生,只要是孕婦,好像得了什麼病都成了產科醫生的治療範疇,不怪媽媽們病急亂投醫,就連很多年資不高的醫生都很少有治療孕婦的經驗,見著病人是個孕婦,即使是孕婦相對安全的用藥,也不敢輕易下手。

究其原因,不得不提到目前的醫療大環境,有的話,本該由醫生告知病人,然而,因為種種原因,穿上白大褂的我們總是開不了口,那今天就由我來告訴媽媽們吧:

孕期,本就是個優勝劣汰的過程,自然流產占妊娠總數的10%左右,近年來,由於環境污染等因素,這個率還在不斷上升,出生缺陷率佔6‰左右(並不包括在28周前因先天缺陷引產的寶寶),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因為媽媽有家族史、服藥史、親緣關係結婚等,但大部分都是沒有任何原因可尋的。

每次媽媽們問我是否有方法可以避免流產及先天缺陷,我也只能無奈地表示,這是大自然的篩選過程,醫生並不是神仙,我們只能做到及時發現及治療,並不能完全做到從源頭避免,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並沒有任何研究數據表明,孕期使用相對安全的藥物是導致流產或致畸的首要原因。也就是說,即使孕期沒有得過病用過葯也會有極小概率寶寶存在先天缺陷,而且未必比用藥的寶寶的概率低。

相反的,如果極度諱疾忌醫,大量的病毒及細菌反而會對寶寶產生更大的不良影響,尤其在早孕期間,由於此階段為神經、器官快速發育的階段,胎盤屏障尚未完善,如不即使干預,細菌病毒造成的不良影響往往更大。

以上這些,每位醫生都很清楚,況且,我們有很多孕期相對安全的用藥,但是為什麼內科或者外科醫生還是不敢用,甚至要來諮詢婦產科醫生呢?究其原因,還是為了避免醫患矛盾,就像上文中說到的,即使不用藥,也有不良後果的可能,那一旦用了葯,萬一有什麼問題是否會統統歸結於藥物上呢?行醫年份越長,越是如履薄冰,這也就讓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媽媽白細胞明顯上升,醫生還讓媽媽熬著,體溫40℃也不用退燒藥,或者配了葯媽媽拿回家也是束之高閣,非要硬抗。要知道,感冒嚴重了也會熬成肺炎的。

既然大環境我們暫時無力改變,對於孕期及哺乳期用藥,給大家一些實用的小建議。

建議

1

什麼情況需要去醫院:體溫超過38℃,伴隨癥狀明顯:如流涕咳嗽、腹痛腹瀉、偏頭痛嚴重影響睡眠等。

2

去什麼醫院掛什麼科:分類討論:A.尚未建卡的早孕媽媽,建議去有產科的三級醫院,預檢的時候告訴護士自己是孕婦及目前情況,一般需要掛婦產科及本次疾病的相關科室,不要怕麻煩,也不是騙錢,兩個科室都去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B.已經建大卡的准媽媽,如果建卡是專科醫院,只有婦產科,處理同上,還是要去綜合性醫院就診。如果建卡已經是綜合性醫院,不論級別,都去建卡醫院就診,如有必要,建卡醫院會有綠色通道向上級醫院轉診。

3

什麼時候去看病:很多媽媽喜歡熬,熬到半夜三更掛急診,實際情況是一般的急診醫生身強體壯,但是年資未必高,可能處理孕期疾病經驗不足,且大部分醫院急診無B超檢查,媽媽們很有可能是白跑一趟,或者留觀,或者建議白天看專家門診,一般都無法得到及時治療。所以,敲黑板,劃重點,無論什麼病,看病要趕早,門診最佳,即使是急診,也建議白天看急診,治療相對準確及時,請會診也更有效。

4

用藥方面遵醫囑:一位非婦產科的醫生,在了解到你是一個孕婦,完善相關檢查,權衡利弊,心中盤算千百遍後依然選擇讓你用藥,請千萬不要猶豫,即使要知情同意簽字,也請毫不猶豫地簽字用藥,配合治療,因為此時你的病情的風險一定遠遠高於用藥風險,早治療早痊癒,具體藥物要聽專科醫生的,每種疾病都會有對於孕婦來說相對安全的選擇,而你的醫生選擇的一定就是這一種,所謂術業有專攻,要相信專科醫生的經驗與判斷,對於孕婦,用藥是絕對慎重的。(PS:中成藥及偏方慎重選擇:中成藥的藥物成分比較複雜,且我是西醫出生,希望媽媽們不要再為難我,我真的不知道能不能吃,會不會有不良後果。)

5

可用藥可觀察的媽媽:建議聽取相關科室和婦產科的雙重意見,與家屬商量後決定,在天平像哪側傾斜誰都無從預測的情況下,選擇權只能在媽媽手上,醫生也只能給出意見,並不能代替做出選擇。如果選擇用藥就全力配合,如果選擇觀察隨訪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自身的免疫激發一定會病程比較長,這也是為什麼有的媽媽感冒不用藥兩個禮拜都好不了的原因,要注意的是,病情一旦發生變化,要重新評估。

好了,今天的內容不知道有些話是不是說的太重了,要強調的是,意外的可能性都是極小的,我們只需知道其存在即可,並不用過分杞人憂天,相信每位媽媽都能分娩健康的小天使,順利度過孕期和哺乳期,過程中一旦得病,千萬不要驚慌,要沉著應對,要知道,做媽媽,這才是萬里長征第一步啊!

如果你有孕期得病或治療或硬抗的經驗,歡迎在留言中與我們一起分享,也能鼓勵後來者勇敢面對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程鶴麟:中國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辯論
李廣家族的性格悲劇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