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梁山好漢中綽號最低調的五人,真是越低調本事越大

梁山好漢中綽號最低調的五人,真是越低調本事越大

在名著《水滸傳》中施耐庵老先生成功塑造了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漢,每位好漢的境遇不同,性格迥異,綽號更是大不相同,有人的綽號很響亮,霸氣側漏,有的人綽號卻很低調。對於混江湖的人來說,綽號往往也是名號,不過說實話,混江湖看的是實力,也並非是綽號,一個響亮的綽號只能是嚇唬嚇唬初次見面的慫人,今天,我們就來盤點盤點梁山好漢中綽號最低調,但是卻很有本事的五位好漢。

第一個我們要說的就是兩位以自己的武器做綽號的好漢。雙鞭呼延灼,宋朝開國名將鐵鞭王呼延贊嫡派子孫,上梁山之前為汝寧郡都統制,武藝高強,殺伐驍勇,有萬夫不當之勇,耐力尤其強悍,在征討梁山的戰役中,首次與梁山軍隊接觸時就與林沖大戰五十回合,之後又一梁山次一流猛將孫立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後來在三山聚義打青州時,與魯智深大戰三十回合之後又力敵青面獸楊志,可見其武藝之高、耐力之強。因其善使兩條水磨八棱鋼鞭,故人稱「雙鞭」呼延灼。在梁山排座次時,坐第八把交椅,上應「天威星,位列梁山「馬軍五虎將」。

另一員以武器為綽號而英勇無比的好漢就是「大刀」關勝。關勝是三國名將關羽的嫡系子孫,長相與祖上關羽頗為相似,與關羽同樣使一口青龍偃月刀,有萬夫不當之勇,人稱大刀。關勝熟讀兵書,深通武藝,在率軍征討梁山時,一人力戰梁山一流高手林沖、秦明(二人均為梁山馬軍五虎將),雖未取勝,但是也可見其實力,後歸順梁山後,坐第五把交椅,位居馬軍五虎將第一位,對應天勇星。說二人的綽號低調並非僅僅是用武器做綽號,而是其並未加任何的修飾詞,「雙鞭」、「大刀」都是簡潔明了,而不是叫什麼「霸王鞭」、「打神鞭」、「神刀」、「絕刀」或者「雙鞭打天下」、「天下第一刀」之類,尤其是「大刀」其實都不足以說明關勝的武器,因為關勝的武器是赫赫有名的「青龍偃月刀」。

除了兩位低調的用武器做綽號的好漢外,梁山上還有兩位頂天立地的好漢僅僅是用個稱呼就做了綽號,真是太低調了,這兩位就是水滸中知名度最高的花和尚魯智深和行者武松。魯智深,原名魯達,本為一名提轄官,因替金翠蓮父女打抱不平而三拳打死鎮關西,之後流落江湖,後來迫不得已出家為僧,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大鬧桃花山,火燒瓦罐寺,落草二龍山,也是江湖上響噹噹的人物,但是卻僅僅因為一身花綉而得「花和尚」的綽號,後來上了梁山,位列第十三位,為梁山步軍總頭領,對應天孤星。按照魯智深的江湖地位怎麼也得有個「佛」之類的名號,不過那個什麼「生鐵佛」倒是成了魯智深的杖下鬼。

要說魯智深的綽號雖然低調但是畢竟還是有個綽號的樣子,武松的綽號「行者」簡直就連綽號都不像,真的就僅僅是一個稱呼,根本就沒什麼識別度,就像我們說某某老師一樣,只要是老師都可以叫,同樣只要是行者都可以叫,真是太低調了。武松,武二郎,在景陽岡上空手打死一隻吊睛白額虎,從此名聲大振,後來斗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大鬧飛雲鋪,血濺鴛鴦樓,刀劈飛天蜈蚣等等,每一件事迹在江湖上都是驚天動地的,都是響噹噹的,但是武松的綽號卻僅僅是「行者」二字。武松在三山聚義後上了梁山,坐第十四把交椅,為十大步軍頭領之一,對應天傷星。武松是水滸中唯一一個單挑從未有敗績甚至平手的好漢,綽號最次也得是「打虎武松」吧,甚至叫個什麼「飛天行者」也不為過,綜合來說,武松無疑才是綽號最低調,本事越大的典型代表。

最後我們要說的這位好漢,其綽號就不只是低調了,簡直是不要,那就是沒面目焦挺。焦挺出生相撲世家,可惜到了他這一輩實在太慘,家道沒落,只能流落江湖,空有一身本事卻沒人收留,人稱沒面目,就是沒面子的意思,說的不好聽那就是「不要臉」。焦挺的這個綽號實在太低調,還帶有明顯的自嘲意味,我估計江湖好漢一見面,一介紹的時候,別的好好都得哈哈大笑,但是焦挺的相撲本領卻很厲害,大名鼎鼎的黑旋風李逵也被其摔的沒了脾氣,就沖其這一身的本領還不得叫個「焦門神」、「擎天柱」之類的。以上就是梁山綽號很低調卻很有本事的幾位好漢,其實綽號和本事並無關係,關鍵是能不能駕馭,大家是不是也認為這五個好漢的綽號很低調呢?本文系「胡侃文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歡迎關注、留言、點評,一起讀名著、侃大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侃車的小軍 的精彩文章:

TAG:愛侃車的小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