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煎餅攤大媽再上熱搜,月入已過十萬,為何海歸回國月入6000?

煎餅攤大媽再上熱搜,月入已過十萬,為何海歸回國月入6000?

人們才不管那個逆襲者是大媽還是女孩,只關心那個人憑什麼賺到錢。如若可以模仿,自然最好,如若只能看看,那就自嘲為好。總之,唯利是圖成為一種氛圍,滿大街熙熙攘攘,滿大街焦灼不堪,未來會怎樣都不關心,卻只盯著別人家錢包為何那麼鼓。

大家是否還記得去年夏天的微博扎心熱搜?

北京雞蛋灌餅攤大媽月入三萬:

北京黃金地段,開雞蛋灌餅攤的大媽和顧客吵了起來。大媽氣急說出了一句話:「我月入三萬,怎麼會少你一個雞蛋!」此言一出立馬震驚全國。

過去半年,煎餅攤大媽們昨日又上熱搜

真是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錢」不同

此時的煎餅大媽已經月入十萬了,翻了三番不止

來源:微博

小編也詳細地看了這條熱搜內容。

煎餅大媽月入十萬:想把煎餅攤開到全世界

一勺麵糊、兩個雞蛋、加料抹醬…一個熱氣騰騰的煎餅餜子出爐了。從2001年開始攤煎餅(餜子),大媽賈秀英如今月入十萬、有房有車…

憑藉賣煎餅把女兒供上了大學,讀完研究生,還出了國。依照媒體們輕描淡寫的信息,貌似賣煎餅也能賣出獨角獸公司。只是,大媽對女兒說得那句:「不好好讀書,就跟我去攤煎餅」,成為煎餅攤背後維艱辛勞的餘音。

對於未來,她說:"希望將煎餅店開到全世界,讓每個在海外的中國人都能嘗到家鄉的味道。"

同時這條新聞下面的評論也非常之多,許多網友對此褒貶不一:

@申論花木君:不要刻意宣傳金錢和收入,更多關注人家背後的付出和堅持。任何人,任何行業,只要吃得苦、耐得煩、霸得蠻,五年十年下來,一定都能活出自己的光芒。很多時候,不過是急功近利,半途而廢罷了。

@清茶的雜貨店:職業不分高低貴賤,能賺到錢何樂而不為。

@慢慢來1971:吹牛要上稅嗎?

@小土豆Adu:沒有周末休息,沒有五險一金,大媽賺的是辛苦錢,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Mr0Add:不多說他們做這個煎餅辛苦,社會上每一個角色都很辛苦。只是她不甘落後隨著時代和經驗她不斷創新,如視頻中提到綠豆磨的面 自己配的料。我想這是對職業的一種尊重,也是對社會的一種貢獻。所以社會給予她回報。就如中國新聞網評論員評論對於上大學的意義,不在於隨風倒~盲目,而是對感知洞察力

@惹不起的熊:所以讀書有什麼用!

@愛吃糖果的女孩:扎心了,留學回來大半年,感覺就是連煎餅大媽都不如...

越看到後面,小編就越沉默,不禁感嘆到為什麼每次出現這樣的新聞,總有那麼一些人在抱怨或者自嘲:為什麼自己作為知識分子,讀了985,出國念過書,到頭來卻賺的還沒外賣小哥多和煎餅攤大媽多?

很多事情,不能單單看一個結果。否則,大抵看到的就只會是成功或失敗,光鮮或陰暗。對於事情的評價尚可如此,但要是想從一件事情中汲取能量,大概就不得不翻開履歷,重視對過程的審視。

因為我們必須得承認,那些成功者背後都充滿各種維艱。成功可能講求際遇,但多半與付出者的辛勞密不可分。

那些表面光鮮,財務自由的人群里,除卻少數人是源於父輩的加持,多數情況里還是靠自己辛勞在維持著。很多道理我們都懂,只是在面對付出的時候,多數人卻自然的選擇在邏輯上偷懶。社交媒體上,經常會看到一些人對自己的鞭策,基本上都在圍繞「結果導向」,卻很少有人想從過程做起,然後再去看結果。

有不少人一邊內心鄙視「煎餅攤」的底層化標籤,一邊又覬覦月入10萬的中產標配。所以當看到這二者合二為一的新聞時,不免感嘆人與人的差距,大概這也就是在這種事情上的態度決定眼界和未來。

煎餅攤大媽賺錢再多,也明白那終究不會是長久的一份產業。於是,她才會盡自己最大努力讓女兒出國去開拓眼界,為的就是給家庭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何況也不是每個煎餅攤都可以做到月入10萬這樣的境界,這種看似人生巔峰的事業,實際上並非一種普世邏輯。就職業而言,每個人的勞動並無差別,只是現行的社會觀念下,我們還是不自覺的將各種職業分為三六九等。這從人們對「煎餅攤大媽月入10萬」的圍觀熱度上,就能窺探出幾分端倪。

Banker們百萬年薪大家都覺得可以理解,「煎餅攤大媽月入10萬」就瞬間成為大家驚訝的新聞,是否也證明著很多人心中始終是有著偏見的呢?以至於在這種偏見里,有的人開始用偷懶的邏輯去質疑常識,認為「讀書無用」、「自嘲解壓」。

實際上,「不願意麵對」背後是「焦灼的海洋」。

讀書有用,但為什麼煎餅攤大媽的月薪都從三萬漲到十萬了,海歸月入過萬卻很難?

小編在以前的文章里就曾提到:在被調查的80後、90後海歸中,44.8%的人稅後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近七成海歸認為月工資遠低於自身期望。

而這個收入和煎餅攤大媽簡直沒得比。主頁君今天的文章絕對不是倡導同學們與煎餅攤大媽的薪資作比較,而是想讓大家將這個新聞作為契機,靜下心來剖析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通過揚長避短的方式,更加「風光」和「高薪」的回國就業。

畢竟觀念的轉變,決定了最本質的東西,比學歷和收入的轉變都要難得多。

曾經海外留學一度被大家視為可以找到更好工作機會的黃金門票,如今的情形已經變了。眾多海歸在選擇回國求職後,往往都會面臨著一系列國內HR「來自靈魂的審判」:

僅有普通文憑,缺乏技術與經驗的「小海歸」競爭力明顯較弱,但比例明顯偏高

有名校過硬文憑或多年實際工作經歷的「大海歸」則處於人才金字塔塔尖

「去光環化」倒逼留學從「鍍金」轉為「煉金」

留學生專業扎堆,與國內人才需求出現錯配

個人價值總是在社會實踐中回歸的,不是有什麼樣的學歷就應該拿什麼樣的工資

想要正確應對HR的審判,更重要的是認清現在海歸的現狀:

1、容易錯過外企校招季

國內企業一般在9月開始進行秋招,一直持續到11月中下旬。這個階段招聘企業的數量和質量相當高。而海歸一般的畢業時間大多數是6月,少部分是12月等。哪怕6月畢業的一般也不會立即回國,這就是所謂的錯過校園招聘。

雖然容易錯過秋招,還有一種選擇:2月底-4月中旬的春招,不過參與人數多崗位少,所以想在春招找個好的工作是比較困難的。在求職時間上,海歸就處於劣勢了。

2、缺乏相關工作經歷

大部分人在留學期間缺乏對未來的清晰規劃,所以在大學期間只顧著努力提高自己的GPA和綜合素質,不清楚相關工作經驗在求職中的重要性。

3、和清北復交相比,海歸處於劣勢

國內學生有地利之勢,國內企業對他們更加了解。特別是清北復交的學生,國內HR普遍認為從吃苦能力、薪資水平、長期穩定性上要比海歸強。

4、國內HR只認名校

海內外的信息差和課程設置不同,國內的HR壓根兒沒法判斷一個海歸的含金量,所以大多時候國內HR只認海外名校。

5、對自身沒有明確的定位

要對自身的學校、實習經歷和校園經歷等方面正確定位,切勿期望值定的太高,否則會導致求職困難,以發展的眼光來對待才是最正確的選擇。千萬別一方面吃不下苦,另一方面放不下臉。

畢竟沒有天然應該高薪的行業,每個行業都值得被尊重。

世界上存在理所應該被認為「不該賺很多錢」的工作嗎?我們不能把自己的傲慢、狹隘和偏見強加給別人。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價值,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辛苦。真正成熟和值得高薪的人,從來都不會去問,憑什麼他能夠賺這麼多錢,也從來不會去滿臉鄙夷地說,「他不過就是賺了點錢么,有什麼了不起。」

因為他們深知,金錢是這個真實世界給我們的掌聲。

而往往那些不願意付出,不願意辛苦,就因為出國留過學就想要問社會要高薪的人,心態就會越來越失衡。

當有的人完全理解不了煎餅大媽為什麼能月入十萬,強烈地要抱怨憑什麼自己工資那麼低的時候,那些人的思維模式,已經完全配不上自身的眼界、經歷和身份了。

共勉。

這裡有

全國各個省份的AICPA學習交流群

還有備考群、留學群、福利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頓AICPA 的精彩文章:

考證考到瘋狂,拿獎拿到手軟的她,如今卻迷茫了……

TAG:高頓AICPA |